何申与大避暑山庄文化

2020-11-23 07:37刘刈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热河避暑山庄承德

著名作家何申把毕生精力都致力于文学事业,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力作,而且潜心研究文学理论,特别在大避暑山庄文化体系建设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何申是大避暑山庄文化体系的建设者

大避暑山庄文化是著名作家郭秋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率先提出的。郭秋良先生认为,以行政区划的方式来界定承德文化是不合理的。承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历史文脉,不能够用燕赵文化“一言以蔽之”。避暑山庄文化才是承德地域文化的核心元素。因康熙、乾隆对这块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巨大影响形成了宫廷文化。为了与北京宫廷文化区别,我们可称之“亚宫廷文化”。“也叫做以避暑山庄文化为主,包括木兰围场、雾灵山、金山岭长城、白云古洞、辽河源头文化等在内的大避暑山庄文化。”

郭秋良先生的专论文章《大避暑山庄文化雏说》于一九九五年问世后,在文学界产生了极大反响。而后在二〇〇三年他又亲自编著文集《大避暑山庄文化论说》作为避暑山庄肇建三百周年献礼,将此理论体系集中推出。原《人民日报》副总编翟向东在《序言》中说:“大避暑山庄文化的研究,其意义极为深远。希望有更多专家学者就这一课题展开讨论,以求深化认识,取得多一些共识。”

何申先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撰写了《关于“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思考》《面对山庄三百年》《大避暑山庄文化与山庄颂系列歌词》等多篇专论文章。并通过访谈等形式,旗帜鲜明地为大避暑山庄文化体系建设鼓与呼。他在《关于“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思考》中说:“在一个省份中,把某地(市)自己的文化单列出来,还是不多见的。我们已经习惯地将河南那里称为中原文化,将山东称为齐鲁文化。更何况,有关燕赵文化即为笼概整个河北的文化的说法,在那时已经大力宣扬开来。”“大避暑山庄文化的论说,对承德很重要。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一独属承德特有的文化,是承德强健的根脉所在。”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这里不光是对历史的回恋与骄傲,还有着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乃至生存发展的需要。”何申先生把大避暑山庄文化之“大”由历史向当今拓展,由核心向周边辐射,由皇家向民间延伸,由城市向农村扩充,充分体现了大文化、大视野格局。

二、何申是大避暑山庄文化理念的践行者

对于“大避暑山庄文化”何申先生虽然在学术上很有见地,但更多的还是用作品来支撑这一理论体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何申先生把视觉放到承德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先后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梨花湾的女人》《多彩的鄉村》《田园杀机》《青云宫闲话》《青松岭后传》五部;中篇小说《年前年后》《乡镇干部》《穷县》《信访办主仼》《女乡长》等百余篇。电视剧作品有《一村之长》《一乡之长》《男户长李三贵》《乡村女法官》《大人物李德林》《青松岭后传》等,电影作品有《能人于四》《信访办主任》《调解》等。从一九九二年小说《村长》改编成电视剧《一村之长》后,他写电视剧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七年每年都有一部大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成为收视热点剧目。在写乡村的同时,何申的“热河系列小说”也相继问世。如《祥云飘在天边》《古井茶香》《孔家巷闲话》《酒仙桥边风流巷》等。在何申先生笔下无论是农村系列基层农村干部和农民的不同典型形象,如郝运来、李德林、老侯、郑德海、老秦等,还是热河系列中的一批人物,如热河鸟人、热河傻妞、热河平民二猪头、钮太平、姜婉婷等,都是在承德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鲜活形象,都是大避暑山庄文化浸染的精致产物。

著名作家王蒙曾对《年前年后》给予高度评价:“很久没有看到一篇作品能把当代人和生活写得这样真实、全方位、千奇百怪、眼花缭乱、哭笑不得而又充满活力、充满善良、充满希望。”他说这部小说真像一部当代农村乡镇的《清明上河图》。郭秋良先生在《同一株巨树上的两颗硕果》中说:“何申和刘俭的热河系列小说与山庄颂歌词系列是同一大避暑山庄文化的硕果,也同是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支撑点。”

何申先生在文学创作中也写散文随笔。他的《避暑山庄赋》和《热河一梦》等作品在《人民日报》《当代》等报刊发表后广为传诵。在《承德日报.热河周末》上开办的“老何妙文”专栏,历时五载,刊发三百余期。并在《今晚报》写随笔,不遗余力向全国各地播撒大避暑山庄文化的燎原星火。

上世纪九十年代,何申先生与河北作家谈歌、关仁山被称为当代文坛“三驾马车”,刮起了“现实主义冲击波”,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册。何申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优秀作品特别奖、《小说月报》百花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其个人连续四届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申先生无愧为大避暑山庄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三、大避暑山庄文化方兴未艾,永远在路上

何申先生二〇二〇年二月二十一日因病在承德不幸逝世,享年六十九岁。他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笔巨大财富,也为大避暑山庄文化的研究和发展留下了宝贵遗产。他在生前曾说:“《大避暑山庄文化雏说》在这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值得很好地研究,乃至有些不同的看法。”大避暑山庄文化是个年轻的学说,他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何申先生殷切期望,要对大避暑山庄文化持续进行研究,不排异议,不怕争辩,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建设性去完善,去发展,最终形成趋于完备的理论体系。

在这方面,无论是文艺工作者,还是业余爱好者,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大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好,发展好,坚持好,运用好,让大避暑山庄文化成为承德文坛的一面旗帜,一种引领,一个品牌,成为承德作家为家乡放歌,为时代抒怀的理性取向和自觉行为,牢记初心使命,谨遵先辈嘱托,注重理论研究,为大避暑山庄文化增砖加瓦。

新时代,新征程。大避暑山庄文化方兴未艾,永远在路上!

作者简介

刘刈,本名刘宗杰,男,河北承德人,河北省小小说艺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承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9年始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重庆日报》《中国文艺家》《中国林业》《北京精短文学》《当代人》《参花》《时代作家》《河南文学》《大楚文学》《齐鲁文学》《南北作家》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文心雕虫》。

猜你喜欢
热河避暑山庄承德
与承德心灵相守(中)
承德露露诉汕头露露商标侵权案开庭 索赔9000万元
阅读承德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承德关帝庙探析
理论与现实的碰撞:1946年前后中共对东蒙的策略
避暑山庄中儒家文化的渗透
六世班禅热河觐见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