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潜移默化 立德润物无声

2020-11-24 17:41兰州师范附属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德育

兰州师范附属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自古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1]。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2]可见,“立德树人”永远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它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核心命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只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回归本源的追求,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渴求。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和素质养成的重要开端,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意识、行为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等重要人生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而“立德树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有赢得孩子、赢得教育,才能赢得民族的未来;我们也只有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引导孩子成长为“有民族气质、有民族自信、有民族德性”的一代新人。

一、形成文化精神,做学生立德求知的影响者

德育是人生的必修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帮助小学生形成初步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1.实践创新,学校须有以德立校的建设构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立德树人”的建设愿景和构想,让学校德育工作深深植根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并生长于儿童的生活,更长远地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更从容地让孩子们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和投入中涵养性情。同时需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群体热心从教、静心从教、舒心从教、安心从教,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为此,我们需要把师德师风和“两学一做”结合起来,唱响“五师四有”主旋律,开展师德演讲、经典诵读、道德讲堂、教育故事分享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把师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立德求知的引路人,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3]。

2.修德励志,师者须有行为示范的影响力。育人先育师,育师先育德。“师者,人之模范也。”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足见师德是教师的生命和灵魂,是为师者的精神底气,更是教育的坚实基石。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可触摸到的教育,具体、直接、真切、有力,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育人为本的教师职业观及学科教育观,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润物无声,春风化雨。通过灵动高效的课堂,通过富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教师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最重要的影响者,让师生的生命状态在活动中美好构建。

3.悄然培植,学生须有品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情怀。立德是为了更好地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曾讲,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无论从基础教育的角度,还是当好教师的角度,“四个引路人”都意味着“立德树人”所承担着的重要责任和特殊使命。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认识社会并走向人生的第一步,对其今后的生命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立德树人”落实、落细,融入到学校教育及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把文明意识、行为习惯作为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重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意蕴,以文育德,以文化人,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锻造真正能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希望一代。

二、创建人文环境,做学生行为养成的奠基者

人文环境是每一所学校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栖息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对学生性情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感染。

1.高目标低起点,整体着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它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关乎幸福。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力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需要良好环境的依托。作为学生人生第一道起跑线,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从整体育人的高度来思考和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引导孩子满怀信心走向人生下一个驿站?为此,学校要努力建构有道德感的校园生活,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为学校注入更多文化的元素,努力营造充满教育内涵的校园环境。实现人创文化,文化育人,物我合一,人文共进。

2.大手笔小细节,微处着手。要着力于教育内涵的智慧表达,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力争从显性的物质文化和耳濡目染的精神文化中彰显出大道至简,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由班级名片、班风班训、班主任寄语等组成的班级文化,由名人名言、经典名句、教育寄语、温馨提示语以及《三字经》《论语》《朱子家训》《礼记》等国学经典组成楼道文化、教室文化、标牌文化悄然浸润着师生的心灵,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整个校园成为一部多彩的、立体的、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学生耳濡目染,倾心于心灵的无声打动,以达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三、建设行为文化,做学生道德实践的推动者

行为文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广泛、最真切,也是最深刻的部分。我们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德育的魅力,让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更让校园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给学生铭记终生的教育[4]。

1.大德育小主题。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月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德育活动,积淀德育主体内涵。如三月份的“义卖有价,爱心无价”学雷锋月主题活动;四月份的“红星照我行,童心永向党”、清明节祭扫、参观八路军办事处等活动;五月份“青少年模拟法庭”展演活动;六月份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好少年”经典诵读活动,营造阅读经典、传承文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引导师生积极践行“小手拉大手,共筑中国梦”“阅读经典传承文明”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九月份的感恩主题读书月活动等。同时有计划地建构了系列主题文化教育活动,让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全体师生的心中。

2.大德育小社团。在德育实践中,我们结合学校文化、学生兴趣、师资团队等特点,设计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多元发展课程与特色实践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自由的空间与向上的支点。开设了武术、手风琴、长笛、刻葫芦、智力玩具、少年空竹、艺术体操等30余项社团课,并延伸出《少年空竹》《益智课程》和“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全阅读》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观军营、消防队、博物馆、社区敬老院等社会实践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

3.大德育小讲堂。我们特地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或利用家教光盘开设“父母学堂”或“家长讲堂”,根据问卷调查情况调整“父母学堂”授课内容。家长通过“父母学堂”活动聆听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讲座,提升家庭的教育学素养,使家长明白“诚信文明、包容激励、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会促进孩子自信、阳光、文明、健康地幸福成长,甚至能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变为同盟者,由教育的参观者变为参与者,由教育的评论者变为支持者,让学生成为家庭教育的幸福小天使。

4.大德育小读本。学校在实践中逐步开发了《学生文明礼仪读本》,包含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儒雅、文明、阳光、大气的新时代学子[5]。学校已有校本教材《童蒙养正》《空竹》《智力玩具》《书法》等也都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美育以及艺术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健康体魄、认知能力、美好情趣及劳动习惯提供优质课程资源。这些小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道德的力量,从而成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最好的载体。

5.大德育小生活。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一个地方的本土文化,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乳交融。为增强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基本认知和情感认同,可以围绕“我生活的地方”主题,开展一些小讨论、小演讲、小征文、小发现、小创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挖掘和探索本土文化和自己生活的城市,成为小小“研究者”。凡此种种,如果在教育教学中巧加联系、善加利用,都会成为生活化教育的良好途径。让德育与日常生活很好地贴近起来,让学生在生活的朴素、亲切和温馨中,增强对家乡的亲近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6.大德育小文化。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徐特立、陶行知等,都非常重视和倡导乡土教育,树立了本土文化教育的典范[6]。我们要促进本土文化教育,就应学习借鉴这些传统经验和做法,在提高本土文化教育成效上进行积极探索。实践中,我们让学生走出校园和家门,实地领略和欣赏古文化遗迹、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为自己家乡而感到自豪。通过置身于这些文化的场景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厚重,受到文化的洗礼和教育,让这些文化因子深深地烙在心中,伴随自己一生的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工作是社会各领域共同的责任和方向,也是基础教育应有的担当和使命。当教育春风化雨般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最美的教育、最真实的教育、最有温度和感染力的教育画卷,也就一点一点地铺展开来。愿我们坚守基础教育这块神圣的园地,让学生在这里“自然地、有活力地、快乐幸福地成长”,这便是教育最和谐的音符。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