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台”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1-24 17:41天水市公园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习作信息技术语文

天水市公园小学

现阶段,甘肃省多数地区的课堂教学主要运用科大讯飞研发的“畅言智慧课堂”,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学乐云教学”核心应用平台,以及超星校园“学习通”阅读平台。这些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都是为教师、学生服务,都是推动课堂教学向高效率高质量发展。通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一、“电子课本”打破了传统教学格局

在“互联网+课堂”畅言通平台中打开“电子课本”,其最直接与最有效的功能就是将文字转换成了鲜活的“有声”篇章。无论是叙事性作品,还是诗词歌赋,只要点开播放按钮,有声朗读立即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而优美的读书声抑扬顿挫地将任何一类作品都能转化为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情节、一幕幕场景。学生的初步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几乎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得到了同步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有四个梯度与方向: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欣赏评价力[1]。那么,就“听读”效果而言,无疑是将小学生阅读的大门叩得响亮。此外,学生效仿范读,其朗读的欲望、兴趣、能力也在长期的倾听中得到开发与培养。可能有人会说教师是能做到范读的,但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来说,可能大部分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未必都能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范读,未必就能用自己的声音带着学生“渡”到文字的对岸[2]。所以,“电子课本”恰到好处地弥补并提升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笔者以为,如果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原声或用知名人士的声音来朗读已故作者的作品,语文教学的本质将彰显无疑——朗读感悟,走上真正的“悦”读之路,走上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之路。课堂也将显示出教师、学生、文本以及资源之间的多元对话,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在听,我想读,我在悟!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人或事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感可触”。长期参与语文教材编写的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在《朗读的意义》一文中强调: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特有的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由此看来,“电子课本”的朗读系统已经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听见”声音,就是“遇见”未来。目前“电子课本”的使用和我们对其抱有的期待将是未来语文课堂改革的新动向。

而更令学生喜爱的课堂模式是,学生自己朗读的音频和视频也可以就地上传,或前一天晚上做好预录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音频作品,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与“电子课本”一道来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进程,因为其能实时反馈学生的朗读水平,既能检查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对文章的感悟是否准确,又能为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当配合使用“畅言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模式时,学生上传的音频将在大数据的统计与调配下公平地被呈现,学生的成就感、参与感得到提升,学习者身份的认同感也在悄悄改变着他们对知识的感受及对学习之路的认知。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大大改变了学生不读或少读的现状,真正达到了引领学生由“语”学“文”的目的,强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以“微变革”的步调走向未来。

二、“拍照讲解功能”助推学生学习

以课堂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类活动以“拍照讲解”模式即刻上传。比如,在写字教学环节中,学生学写“臣”字,上传写字过程是为了展示学生在汉字书写中的握笔运笔、笔画书写、间架结构、字形字体等方面的动态过程,以便细致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标准书写,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堂课要给学生留出不少于10分钟的写字时间[3],那么“拍照讲解”这项功能更能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再比如,作文教学中会大量运用“拍照讲解”功能。利用“学乐云”或“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学乐云”平台的优势是课后进行展示,学生进入“学乐云”班级圈一一赏析并留下评论,这无疑将“有形课堂”延伸为“虚拟学堂”。而“畅言智慧课堂”直接支持真实课堂,一次可同时同屏展示4篇习作,在对比讲评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评委,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人面临批阅所有学生作文的状况。

习作是为了练习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果学生只完成了“写”这个过程,那么就相当于一张工程设计图只是“留”于纸上而已。当大家面对屏幕,转化为读者或评委时,是将语言组织的能力、语言推敲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落于心胸,为下次更好地表达夯实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实实在在的书面表达的思维力。

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4]。而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笔者也认识到练笔既要追求数量,更要讲求高质量的引导与评价。而传统教学从写到改到讲评,主角几乎都是教师,而现在能在两节习作课上分多次将学生的习作同时展示并讲评,的确彰显了学生学习写作的主体地位;在展示批阅的过程中,教师随时可批注圈点并截屏,培养了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修改的能力,并在与同类习作对比的过程中学会取长补短,形成“一人写,众人品”“众人写,众人评”的新型互动式习作课堂模式,学生经过新型习作课的学习,可立即在自己的作文本上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笔者觉得,只要教师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功能,肯定会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并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从而成为教育教学的助推器,绘好“互联网+教育”琴瑟和谐的蓝图。哪怕只是微变革,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生活也会在幸福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三、校园阅读平台“学习通”促进了学生的精神成长

如何引领新时代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成长,“学习通”平台做出了有效的阅读实践。首先,打开阅读平台,“藏书”功能为学生建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书房”,尤其使普通家庭的藏书量得以改观;其次,校园分级阅读可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量体裁衣,每个学生的阅读数据都被实时记录,阅读水平也能得到科学的判断,教师可在诊断后,给学生提出适合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规划。

作为教师,笔者深知“指导阅读”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同时阅读可选择这样一个流程,即学校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堂上结合学生最近学习的实际情况,推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经历,可以谈一本书的感受,可以谈某本书中某个印象深刻的情节,可以为大家朗读一段文字以成为成功推介者等等,最后制订出一个全班阅读计划——选择阅读由学生提名的一本书。课后在阅读平台组建的班级内由教师借助“校园阅读”系统发布这本书,限制阅读时间,等学生读完后提交并在阅读平台上通过这本书的相关自评,再进入以班级为小组的活动室来发表读书感言,写下读书心得。如,我们师生共读的第一本书是《鲁滨逊漂流记》,笔者发布了一个讨论话题是:“请同学们谈谈误入荒岛如何独立生存?”学生以“回复主贴”的方式留下自己的读后感,每个学生都能写出自己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观点。这时候阅读平台为我们构建了一间课堂以外的虚拟的读书室或学堂。大家畅谈一会儿后,笔者又引导:“看完书的同学,我再推荐大家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体验不放弃希望并努力铸就的生活才能展现生命的价值。读书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让精神得以成长。观影后我们可以继续探讨荒岛求生的话题。”以此为例,传统教学中的教室被攻破了壁垒,固定的教学时间被改变了,固定的上课模式被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一次扩大了。学生从真实课堂走向虚拟学堂,从校园走向生活,从一人读一本书到大家共读一本书,从读语文教材到读经典名著,语文课在信息技术的蓝海里有了“新语文”的航向——无界语文,语文无界,而真正受益的无疑是学生,学生从阅读到相关习题自测,再到在虚拟读书室畅所欲言,一路走来,精神在成长,身心在强大,思维在改变,智能在提升。

笔者以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阅读活动扩展了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外延了语文教材的边界,形成了“读书沙龙”,有助于学生美好精神世界的建构。在陪伴式的阅读之路上相互切磋,也有益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三观”;在有效交流的基础上将口语表述落实为书面表达,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真正使学生会读会写,语文综合素养在逐步提升。

当然,人工智能在语文课堂上就“读”与“写”方面的效能,是建立在教师不被“信息化技术”硬性“挟持”的基础上,即不可让人工智能完全植入教师的备课、上课思维。教师与学生之间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课堂都是生命在唤醒生命,共同启迪,共同成长,让技术平台服务于推动教育有效前行,才是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义。

猜你喜欢
习作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