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24 19:12吕晓臣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中学
灌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练员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吕晓臣 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中学

通常情况下,中小学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教练员和基础设施会对其训练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学校需要对其加强重视,科学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同时提升教练员整体素质,确保篮球运动员能够更为高效的开展体能训练,为了对其体能训练具有更为充分的认识,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一、体能训练影响因素

其一为教练员,通常情况下,在学生进行运动训练时,教练员是其重要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对其运动技术水平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练员素质对运动员训练水平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二为基础设施,在开展运动训练时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在组织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时,需要科学完善器材场地等基础设施。器材设施是体能训练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具体开展体能训练时,器材和场地的完善程度会对其训练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二、中小学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

(一)力量耐力训练

中小学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力量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篮球教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速度力量训练,具体包括负重和不负重两种练习方式。在进行负重训练时,需要对其负荷强度加强控制,通常需要将其负荷控制在学生最大力量的40%到80%之间,主要是保障学生的力量和速度可以同时发展。每组训练5到10次。每次进行3到6组。每组休息时间为两到三分钟时间休息。不负重练习具体是引导学生进行下肢力量速度锻炼,具体包括跳台阶练习和跳深练习,使其克服身体自重[1]。同时,教练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快速练习,确保上肢力量速度和躯干力量速度能够高度满足专项技巧要求。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时,需要提升其个人用氧,输氧和耐氧的能力,保证体内糖元和脂肪储存量,同时还需要确保其肌肉能够为器官长时间负荷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持续负荷法,确保篮球运动员具有更高的有氧代谢水平,使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60次左右。同时还可以应用间歇训练法,实现无氧有氧混合代谢,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68次左右。

(二)灵敏素质训练

通常情况下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身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尤其是在进行空中对抗,上篮,接球,传球时,中小学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灵敏素质的训练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培训工作,确保能够实现。学生反应速度,柔韧度,爆发力的全面提升,对其肌肉弹性和韧带伸展性进行科学改善,确保学生综合体能素质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篮球教练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灵敏素质训练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解训练[2]。利用投篮,接球,传球,运球等篮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长传快攻,传切配合等进攻战术,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训练,确保能够实现运动员球感的有效提升。其次,还可以利用专项移动动作进行训练,例如在运球时,身体重心下移需要和上下肢配合,确保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同时在进行上篮时,需要手部,上肢和脚部密切配合。而在传球时,则需要注意其力量,角度和高度。最后还可以利用绳梯练习,绳梯练习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运动员脚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进而使其在篮球比赛和篮球运动时可以更为灵活的变换脚步,创造更多进攻机会,实现学生快速移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提升。

(三)弹跳素质训练

弹跳素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中小学再对齐篮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教练,需要对其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因素综合把控,同时还需要有机整合篮球技术训练,确保可以实现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有效提升,使其爆发力得到更大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在具体开展篮球运动时弹跳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仅需要控制弹跳高度和弹跳速度,同时还需要严格把控弹跳时机,在各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及时起跳或连续起跳,运动员在身体腾空时必须保持平衡,确保能够完成接球,抢球,投篮,传球,拍球,封盖等动作[3]。同时还需要保证在落地之后,可以迅速开始下一个动作。因此。篮球教练在组织运动员进行训练时,需要对齐脚踝檀树加强训练,确保运动员踝关节具有更强的着地缓冲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其瞬间发挥最大力量。与此同时对大腿和腹背肌头还需要加强爆发力训练,合理应用半蹲力量训练。例如半蹲跳,壶铃跳,立卧撑等训练方式。确保能够高度实现训练目的,对运动员上肢力量和摆动速度进行科学锻炼。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身体协调能力进行科学训练。针对不同动作生物力学特点,确保学生动作幅度,频率以及用力时间和方向能够保持同步,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篮球动作技术发挥最大的效果。教练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台阶跳,蛙跳,跨步跳和收腹跳,同时还可以进行三步上篮和连续抢篮板等训练。

(四)体能训练检测

在具体开展体能训练时,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会对其未来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体能训练会使肌肉出现一定的劳损,当其劳损超出限度之后,则会产生伤害,对运动员未来生活和运动生涯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教练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需要对其检测机制和评价机制进行科学完善,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学生训练情况,对其各种不良因素进行及时把控,进而避免对运动员造成消极影响,例如在开展耐力训练时,运动员需要进行长跑练习,这些具体训练时教练需要利用科学仪器实时了解运动员的血压和心率,如果有不正常数据出现之后,需要立即停止训练[4]。与此同时,教练还可以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学生身体素质,确保能够为其后期训练制定完善的计划。在进行成果评价时教练需要定期评价学生训练成果,确保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总结与收集,确保能够明确运动员训练具体效果,同时还可以对其训练中没有做好的部分科学把握与重点加强,进而推进运动员发展。该种方式的有效落实,可以使教师对其训练信息有效获取,并对其训练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运动员的训练成果和身体情况。

三、结束语

总之,中小学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教练员需要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实施力量耐力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弹跳素质训练和体能训练检测,确保可以实现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强化运动员身体素质,使其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篮球运动,进而保障篮球运动员能够更为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

猜你喜欢
教练员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