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2020-11-24 19:12许江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灌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跆拳道思想课程

许江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跆拳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作为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跆拳道是集健身、竞技及娱乐为一体,以技击为基础,修身养性为核心,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精神道德为目标,所有的一切完全与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契合,伴随着跆拳道课程步入高校的教学课堂,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课程思政的教育作用,在方法策略上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

一、跆拳道课程在高校开展的现状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的结合

跆拳道课程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晚,对于有些地区的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方面有许多的不足,产生了理论和技能的失衡,甚至出现了极端化,有的学校技能水平有限,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注重理论,忽视技能,有的则恰恰相反,教师技能超越,理论上欠缺,就让二者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跆拳道的教学思想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顽强果断,与对学生进行礼让谦逊、勇于献身、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相呼应,可以弥补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效果不佳的不足,如果这种思想没能有效地传达,就让许多学生对跆拳道课程失去了兴趣,逐渐偏离。跆拳道课程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技能,在锻炼的过程中,很容易让学生受伤,违背了初衷[1]。

(二)师资力量缺乏,重视力度不够

跆拳道课程引入高校,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加入,和普通的体育项目稍有不同,这个运动对专业性要求的更高,这样就出现了教师匮乏的现象,有的学校一名老师要带许多学生,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滞后性。在有些地区,有的学校还是把分数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德智体不能全面发展,每周可能就一节体育课,特殊情况下还可能上不了,导致学生出现参加跆拳道课程不积极的现象,即使去了也是应付了事,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有很多,“宣传时重要,具体实施时次要,忙起来不要”,学校的应付了事和学生的应付了事,二者“交叉感染”,产生了严重的滞后性和不良后果[2]。

(三)教学设施不完备

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设施参差不齐,存在许多不完备的现象,许多学校甚至没有足够的场地开展跆拳道课程,教具严重不足,有损坏的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修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进程。有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此门课程,只是听过看过,没有练习基础,因为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不具备师资力量开展跆拳道课程,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去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过,有的因为文化课比较紧张,就浅尝辄止,学学就搁浅了,进入高校以后,觉得力不从心,体力各方面好像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期,不愿意积极尝试,受许多错误观念影响,产生了排斥心理,对学校的正常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思政策略及方法

(一)学校教学方式方法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八个字揭示了教育的使命与价值,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这样说:“教育孩子是具体的问题,没有‘一招鲜吃遍天’。”这就要求各地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学生从不同地域聚集到高校,学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要引起重视。学校要根据跆拳道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练习,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步进行学习。跆拳道课程和其他的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区别,难度也不同,在教学进度上,从基础课到提高课有一个过程,不能盲目的为了跟进教学进度而基础不牢固的错误,根基没打好,以后的学习会遇到很多困难,许多学生会因此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兴趣,丢了自信。高屋建瓴不可取,盲目跟风也不可取[3]。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在不断地加强和跟进,现在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学生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超前,大家都有自己的要求和判断,对于学校而言,面对高素质的一代青年,在各方面教育上,着实省力不少,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的教育方法能否跟上时代的进步,能否跟上学生思维的变化,这是许多高校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教学内容的相对枯燥,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改革,出现大面积的滞后性,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

现在网络发展迅猛,高校之间应该多进行网络互通,交流教学,相互借鉴,交流经验,理清思路,发现不足,及时更正,做好工作,扬长避短,不断超越。这样做省时省力,一些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如果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面对未来,有更大的愿景。

将跆拳道课程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去的意义也特别重大,通过锻炼学生体魄、锻炼意志、锻炼作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畏艰难、耐受输赢的综合能力,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优秀的体育精神意义重大,一定要得到发扬传承。

(二)对教师素质的培养

“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教师这个神圣的角色,也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势在必行。对于高校的教师,各方面素养要求都特别高,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祖国强有力的一代,思维超前,理解分析能力、实践能力都比较强,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的更新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要及时的组织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情感管理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培训,提升整体教师水平。纸上谈兵不可取,要经得起“切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给学生信心,让他们觉得,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没有错。教师团队壮大,教学的方法过硬,才能让学生信服,不排斥、不逆反,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进步、共同成长[4]。

学校也要支持教师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尽力帮助落实相关的配套设施,为教师开展高效率教育提供支撑和保障,激励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去,不必畏手畏脚,顾虑太多。

跆拳道的课程在高校内广泛的推广,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补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老师正确的引导。这个项目不同于其他的体育项目,在于它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能力,更专业的知识做支撑。老师可以合理的运用比赛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培养大家的好胜心,从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把跆拳道的精神理念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等等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提升[5]。

全国政协委员陈春生曾说过:目前中国的高考教育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要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内涵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思想教育,着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加强教师全方位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社会各界的人士献计献策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所有的发展变化世界有目共睹,取得傲人的成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未来的教育事业,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考验,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也需要各界人士建言献策。

目前许多学校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跆拳道教学设施不完善,学校资金有限等问题,学校可以进行通过把体育场馆进行经营权出让的方法,来换取专业的教练团队和更专业的课程。通过一些商业运作来拓展资金渠道,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加入,慷慨解囊。在这方面,许多人已经做了很好的表率,比如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先生,在母校北大120周年校庆时,成立了“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很好的诠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心存感激,回报社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体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正面的、阳光的报道有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发育很好,长势喜人”,但是很大一部分体能方面欠佳,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体能的训练,这就要引起社会的关注,积极有效的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高校开展的跆拳道课程,强健了体魄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防身技术,自我安全得到了保障,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家长在孩子的体能教育中,也要提高认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锻炼身体也非常重要,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不能懒惰,强身健体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

生活在现代社会,虽然不需要像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样,肩扛大旗,穿越生死,博取生存的一席之地,但是青年一代,仍然肩负着祖国兴衰的民族大任,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成长积累是将来面对“天下兴亡”时候的资本。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让更优质的人才的涌现,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力,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

三、结束语

我国目前高校的跆拳道课程,在各方努力之下,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旧题寻新解,新题求共策”,群策群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未来的形势也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跆拳道思想课程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跆拳道奶奶
思想与“剑”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嘻哈跆拳道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