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体会

2020-11-24 19:12莫亮儒湛江市第五中学
灌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田径阶段考核

莫亮儒 湛江市第五中学

在针对高中阶段的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来做好课程综合合理设置,另外一方面,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把握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针对高中阶段的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新时期的体育田径运动的教学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田径运动的教学标准及要求,下文首先阐述了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困难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改革创新策略,希望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开展有所启发。

一、高中田径教学的现状

当前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尤其国家也在推动全民体育,全民体育理念促使教育部门对于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来进行了新型的改革。在针对体育课程设置上已经有所增加,同时在内容和难度和考核标准上也有所增加,更多的是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身体素质,不断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教育体制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这一重要的节点,很多体育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地推动,也会导致体育锻炼的时间也难以有效满足;同时,也会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课时与教学质量难以有效增加,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田径运动极为重要。尤其是田径运动所特有的长期性、单一性和较高的考核标准,往往会导致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教学,最后还是在考试上对学生考核,这种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二、田径教学困难的成因

(一)教学模式僵化

实际上,由于现阶段的教学模式,更多的重视田径运动的技术性,往往对传统意义上田径教学自身身体素质以及全身素养教学,会影响传统意义上田径教学的重要作用,需要对学生的运动动作进行改造,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把握,也没有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的技术指标,而且,较高的考核标准会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展开,尤其是对田径运动的畏惧和厌倦心理为后续的体育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体育教师也积极转变相应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更新来实现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传统田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僵化,新模式的创新难以有效地进行实质性的推动,并没有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考核体系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都导致田径运动教学难以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二)田径运动自身的缺陷,考核标准单一

田径运动自从发展以来,不断的发展、繁荣和提升,而且田径运动具有自身比较特有的竞争性属性,所以田径运动的发展没有出现表面的没落,而且田径运动,在国际的比赛项目上得到了有效的进步和繁荣,传统的单一的田径体育运动教学更多的重视技术的完整性,以及技术的完成质量和美观程度,并没有重视对于田径运动存在的载体。田径运动最主要的是要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且,人的身体才是进行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基础,由于受到田径教学技术教学单一性、重复性以及高强度的情况,会导致田径运动较为枯燥,而且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自身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相对薄弱,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成年人来说到难以实现长久的坚持,更别提高中阶段的绝大多数学生了,这些都会导致整体的田径运动教学难以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三)生活水平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人们的文化素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田径运动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性、运动转变为更为轻松高雅的体育运动,而且对速度、高度要求严格的田径运动来说,往往容易造成田径运动教学开展有所影响,而且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子女教育往往偏向于文艺安静的方式,同时还是家庭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田径运动学生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田径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大力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针对新时期的高中阶段的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全民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趣味性的教育方式往往在教学活动日益增长,所以在开展高中的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来搭建起更加完善、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田径锻炼的课时,帮助推动田径教学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传统意义上的田径运动的畏惧情绪,也能够做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性转变,并且增加个性化、区域化的体育活动,从一种乏味的方式转变到趣味的方式,同时在田径过程中有效调整教学标准,不断减少教学难度。这样能够让学生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学习发展到主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做好对自身的体育锻炼,同时还应当要增加体育课的教育,通过这种生动鲜明生动的视频实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趣味性特征,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对体育运动的信心,同时教师在进行田径运动教学之前,也应当要做好课程的备课,要引导学生能够做好有效的田径运动,同时要设置趣味性的运动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不断地增强体育体育运动质量和效果。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针对高中阶段的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以及语言能力和自身的文化素养,对田径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应当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可以聘请一些高素质的教学专家以及优秀教师和资深的体育运动员,做好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同时,要注重做好对教师的技术以及教学的培训讲解,帮助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业务能力,另外一方面,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自我的行为规范,要以一种饱满的态度来对学生进行积极教学引导,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学生做好有效的教学引导,在课程结束后要做好反思,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有合理的地方要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和提升。

(三)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

针对田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要明确做好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考核评价,由于学生自身的高、矮、胖、瘦的个体生理差异,在进行高中阶段的体育田径教学考核过程中,要做好对一些学生的综合照顾和特别对待,这样有效地缓解学生的考核评价压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

另外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动作教学讲解过程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来实现相互配合,要引导学生做好对于战术的实际性应用,并且能够理解到田径运动的动作使用的方式方法,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增强对于田径训练技术的认识,可以组织小组间的活动竞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然后展开针对性的引导,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关注到学生的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同时也能够注重把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断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四、结语

总体来说,开展高中阶段的体育田径运动教学必须要紧密地把握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还应当要结合现阶段的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标准来做好教学的优化创新,带动高中田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所以应该要把握现阶段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尤其要针对田径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僵化、田径运动自身的缺陷,考核标准单一,以及受到生活水平与教育观念的改变的影响,积极的推动田径教学的改革创新,大力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高中阶段的体育田径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阶段考核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计数:田径小能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