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研究

2020-11-24 19:12於振朋鞍山师范学院
灌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老龄老化公共服务

於振朋 鞍山师范学院

一、前言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是社会上普遍关心的话题,发展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无疑是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是为了使人们的体育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而提供的公共产品。老年人因其群体的特殊性,在对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需求上有别于其他人群,而眼下我国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正趋于完善过程中,探讨养老模式下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优化改进,使之更有益于老年群体,这也是对于老龄化问题的一种科学化应对,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管理概况

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管理体制是社会适老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专业特殊性的服务供给,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组成。其中政府管理部门主要指文化体育事业管理部门和老龄事业管理部门。国家文旅部公共服务司和体育总局的群体司共同主管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中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是拟定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政策及其发展规划时将适老化举措考虑在内,在建设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过程中充分重视老年群体的受益性,并在适老化指标上予以监督实施。我国的老龄事业管理部门包括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各级民政部门,负责主管、主办以及具体养老服务的供给,对老年群体的体育文化工作一般是从老龄事业发展的角度进行间接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发展经费比例的调控。社会机构组织主要指各级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协会。老年文化体育协会的服务对象就是老年人群,以群众自治的形式参与到老年人的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中。受体育部门和老龄部门的双重领导来开展老年人体育工作,包括老年体育相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贯彻、组织各种健身活动和竞赛、举办各项健身培训和讲座以及进行老年体育的有关科学研究等。

三、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完善的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的前提就是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让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能够在当前社会形势下进一步促进适老化建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与社会主体供给之间的协同合作。而当前我国的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还存在服务供给权责不明、服务理念欠缺、服务场地器材缺失等诸多问题。

(一)适老服务权责不明

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主体与养老服务主体在应对老年人群的实际需求时,应协同合作,沟通明确权责范围,以免造成管理混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老龄管理部门一般不会介入到具体的体育文化服务供给管理中,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中文化体育部门也是作为协助者需要老龄管理部门的授权来完成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目前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在适老化建设中供给主体双方因其权责并不明确,在展开协同合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并不完善,社会性体育文化组织也存在相当不成熟性,在供给协作增效方面有所欠缺,这就导致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供给效果差强人意。

(二)适老服务理念欠缺

适老服务理念对于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走向起着正确引导作用。虽然时代的发展使我国的公共服务理念一直在适应性转变,但依然存在明显不足,在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上就出现适老化意识和文化体育权利主体意识都存在欠缺的情况。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致使老年群体越来越庞大,尽管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正在有序发展,但是对于被服务对象结构的变化,服务主体的适老化服务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及时转变,并落实到具体的服务中去。另外,外部环境与老年群体自身也对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需求存在认识误区,他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并没有被足够重视,还无法形成良好的适老氛围。

(三)适老服务实体平台缺乏

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的实体服务平台主要指体育文化设施和场地,它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老年群体的满意度,是适老化服务供给的最直观体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场地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城市老年人群的需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城市社区在规划体育场地和设计安装运动设施时普遍对于老年人群适用性缺乏更加细致的考虑,如防滑和防碰撞处理、紧急呼叫装置、老年人安全扶手以及适合残疾人锻炼的无障碍通道等适老化设计,致使在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另外,有的社区健身场地和设施远离老年人居住生活区,导致老年人需求上的不便,降低了利用率,老年适用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适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提供的内容和层次会受到服务供给人员自身技能水平的限制,这里所说的服务供给人员指的 是适老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上目前适老化服务供给人员的专业性程度偏低是无法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体育文化需求的主要因素。大多数的老年人都缺乏一定的健身锻炼常识和技能的,因此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帮助他们在锻炼过程中采用正确的锻炼方式、方法,并且能够解决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活动单调、锻炼效果差等问题。专业的适老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使老年人的健身效果得到保证,而且在安全上也能得到基本的保障。由此可见,专业服务人员的缺乏对体育文化适老化服务供给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

四、完善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深化适老服务理念

将适老服务理念融入到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中是引导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步入正轨的关键所在。首先,在对待老年人的体育文化需求方面要改变认识误区。老年人更加需要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并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脱节于社会之外,生理机能的老化更需要通过适合的体育锻炼来促进身心的健康。其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主管部门应具有适老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建设中合理融入适老因素,对待老年群体的体育文化服务需求要予以充分的尊重。最后,要增强老年群体自身的体育文化权利意识,通过宣传,形成良好的适老社会环境,让老年群体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体育文化需求。

(二)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

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需要老龄服务和体育文化服务主管部门的协同合作。只有相关主管部门的协同合作,服务资源才能够得到较高的整合,服务计划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在实施服务供给过程中,应鼓励相关社会机构组织积极参与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打造多元的供给模式,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使适老服务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同时要给予适当的监督评价,使适老化服务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加强适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在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适老化建设中从业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适老要素。培养老年体育文化专业服务人才是适老化建设更加专业化的有力保证。提升适老供给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首先应在人、财、物上予以保障,要有计划地对从业服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化培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其次在资格审查认定方面要严格制度化,使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另外还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发挥志愿者与积极分子的力量,有效拓宽适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

猜你喜欢
老龄老化公共服务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适老化理念下的整体橱柜设计创新研究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加快养老体系建设 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杜绝初春老化肌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