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舒芬太尼应用在内科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2020-11-24 02:32高光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静息芬太尼

高光华

镇静、镇痛治疗是临床挽救患者生命、提升救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对于重症患者来说,需要仪器或介入操作等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躯体不适,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恐惧等,需要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持情绪稳定[1]。临床可供选择的镇静镇痛药物较多,不仅要确保较强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避免焦虑、躁动等,也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舒芬太尼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镇痛治疗中应用广泛,其镇痛力是芬太尼的7~10 倍,且呼吸抑制的几率小,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舒芬太尼应用在内科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3 月在本院内科行镇痛治疗的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男32 例,女28 例,年龄27~78 岁,平均年龄(58.3±11.2)岁;对照组男33 例,女27 例,年龄25~79 岁,平均年龄(58.6±1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需行镇痛镇静治疗,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Ⅰ~Ⅱ级,原发疾病中,神经系统疾病41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9 例、呼吸衰竭25 例、多器官功能损伤16 例、重症休克11 例、败血症及中毒8 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意识障碍、情绪不安等,均需行严密监护,无麻醉药物使用禁忌证;排除甲状腺疾病、有麻醉禁忌、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帕金森病等。

1.2 方法 两组均建立静脉通道,放置多参数监护仪,密切监测心电图及生命体征。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治疗,将咪达唑仑注射液10 mg 加入生理盐水20 ml 中进行静脉滴注,起始剂量0.1 mg/kg 进行麻醉诱导,之后以20 μg/kg 的剂量静脉滴注,每隔2 h 评估1 次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适当调整滴速[4]。观察组使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治疗,将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200 μg与咪达唑仑10 mg 加入生理盐水50 ml 中稀释,以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静脉泵注,速度2~4 ml/h[5]。两组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根据患者镇痛镇静情况及时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6、12、24 h 后活动、静息状态的VA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后1 h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①采用VAS 疼痛评分评估患者活动及静息状态下,用药6、12、24 h 后的疼痛情况;总分0~10 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②采用Ramsay 镇静评分评估用药6、12、24 h 后的镇静情况;1 分为焦虑不安,2 分为情绪良好且能配合治疗,3 分为能听从治疗指令,4 分为浅睡眠,5 分为睡眠逐渐加深且对声音反应差,6 分为深度睡眠[6];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嗜睡、躁动;④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后患者活动、静息状态不同时间点的VA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活动状态下6、12、24 h 的VAS 评分分别为(3.12±1.04)、(2.42±1.05)、(1.16±0.63)分,静息状态下6、12、24 h 的VAS 评分分别为(2.13±1.01)、(1.68±0.95)、(1.01±0.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09±1.82)、(4.14±1.31)、(2.76±1.35)、(3.98±1.29)、(2.51±1.20)、(1.74±0.6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6、12、24 h 后的Ramsay 镇静评分分别为(1.61±0.48)、(1.74±0.51)、(1.79±0.5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0.20)、(2.17±0.18)、(2.18±0.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用药后1 h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 h 的心率(64.57±8.31)次/min、呼吸频率(18.64±3.26) 次/min、平均动脉压(73.47±5.12)mm Hg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45±10.63)次/min、(25.72±4.83)次/min、(87.28±6.39)mm Hg,而血氧饱和度(95.85±2.74)%高于对照组的(89.16±3.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用药后患者活动、静息状态不同时间点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用药后患者活动、静息状态不同时间点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后1 h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后1 h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镇静、镇痛治疗是指在特定药物作用下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及焦虑情绪,催眠并进行顺行性遗忘,缓解躁动的治疗[7]。镇痛、镇痛治疗在重症加强治疗中应用广泛,属于常规治疗内容,可达到以下作用:①缓解或消除躯体疼痛感,最大程度减少对机体的不良刺激,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②诱导患者进入睡眠,进行顺行性遗忘,基本消除治疗期间的疼痛记忆[8]。③有助于消除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抑制躁动、谵妄的发生,避免发生无意识行为,如挣扎、自行拔除导管等,降低对治疗的不利影响,提高治疗效果,保障生命安全。④降低机体代谢速率及耗氧量,使氧输送状态与机体组织耗氧需求相适应,最大程度减轻器官及组织负担[9]。

咪达唑仑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起效快、用量少、持续时间短,并具有抗焦虑、镇静以及顺行性遗忘的作用,还可提高麻醉性镇痛药物的镇痛功能,能有效缓解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达到良好镇静效果,并协同产生镇痛作用,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中具有较高治疗价值。其经血液循环进入血脑屏障,与大脑皮层中的苯二氮卓受体结合,激动γ-氨基丁酸(GABA),增加氯离子开放通道,进入脑细胞后,超极化后抑制突触后电位,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些重要的神经元减少放电,达到抑制中枢的作用[10]。用药后患者可快速入睡,延长睡眠时间,且没有耐药性和戒断症状,但单用镇痛效果不理想。

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属于μ 阿片受体高选择性激动剂。具有可逆性、饱和性及特异性,亲脂性是芬太尼的7~10倍,起效快,镇痛力强,持续时间长,是一种强效麻醉性镇痛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11]。但单用所需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与其他麻醉药物协同使用,如与咪达唑仑协同应用,可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达到良好镇痛、镇静效果,不仅增强了麻醉镇痛效果,还减少了呼吸抑制作用,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了用药安全性[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活动、静息状态下6、12、24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6、12、24 h 后的Ramsay 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 h 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有效提升了镇痛效果,且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应用在内科对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的稳定性好,保证了各项治疗的顺利进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静息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中秋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不准时睡觉堪比熬夜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