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天津消费品市场供需影响分析

2020-11-25 15:44刘振兴
天津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市天津零售

◎文/刘振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给出的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 稳定经济增长, 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稳增长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2015年以来, 天津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动消费市场发展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业态创新转型, 释放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初步构建市场机制有效、 微观主体有活力、消费结构持续改善、消费热点持续升级的消费体系, 充分发挥改革对消费提质扩容作用, 使消费进一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一、消费市场供给体系持续改善, 消费提质扩容效果逐步显现

近年来, 天津深入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 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活力, 以扩大有效供给和品质提升满足新需求, 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和产业发展, 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共进、 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有效对接,消费市场供给体系持续改善,消费提质扩容效果逐步显现。 2015—2018 年,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5.4%,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4.3%增至47.6%。

(一)优化营商环境,消费市场活力增强

市场主体持续加快增长。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近年来,天津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深入实施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 “一制三化” 审批制度改革, 出台“天津八条” 和民营经济“19条”及配套细则,全面落实减税降费, 打造成本洼地投资高地。 截至2018 年底,全市商品消费市场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达到7.84 万家, 较2013 年增长13.4%,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 市场主体持续加快增长,2015—2018 年,日均新增企业先后达到23 家、30家、35 家和37 家, 累计新增4.60 万 家, 占 全 部 企 业58.7%。

民营经济充分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出的民营经济活力, 成为消费市场发展的支撑力量, 发挥着扩消费、稳增长、调结构作用。2015—2018 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 (以下简称限上企业) 民营经济分别 新 增575 个、698 个、722个和896 个, 占全部新增单位比重分别为 88.6% 、91.8%、93.0%和94.7%;民营经济新增零售额占全部新增零售额比重分别为49.5%、90.8%、86.1%和97.6%。截至2018 年,民营经济零售额接近1500 亿元, 市场份额63.6%, 较2014 年提高6.2个百分点。在22 个商品消费领域中, 民营经济占比超过50%的有19 个。 其中:建筑、家电、 体育娱乐类占比分别为98.3%、94.4%和87.5%。此外,外资经济进一步发展。2018 年,全市限上企业外资经济市场份额12.3%,较2014 年提高2.3 个百分点。其中: 家具和化妆品外资经济占比分别提高16.8 个和15.2 个百分点。

(二)实施创新驱动,新经济引领消费转型升级

推进技术创新, 线上线下消费协同发展。近年来,天津紧盯经济发展新阶段、科技发展新前沿, 把发展互联网零售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零售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扩消费、 促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2018 年,全市限上企业互联网零售额由244.0 亿元增长到438.2 亿元, 占全部商品零售额比重从5.4%提升到20.7%,占非汽车、 石油类商品零售额比重从16.6%提升到42.0%,在基本生活商品、 住房商品和消费升级商品中的占比分别由12.2%、3.6%和30.0%提升至48.4%、38.1%和48.6%,分别提高36.2 个、34.5 个和18.6 个百分点。

支持实体零售业态创新, 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融合发展。 实体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约占全市80%以上,纳税约占全市80%以上,是消费市场中心所在、 活力所在。 近年来,坚持需求引领,推动实体零售由分散独立的竞争主体向融合协同的新生态转变。 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城镇消费重要载体。 截至2018 年底,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44 家,大悦城、天河城等年客流量达到千万人次,年销售额超过十亿元, 成为继百货商场后新的消费中心,引领实体零售转型升级。便利店成为城乡消费网络供给的重要载体。 鼓励生活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 推进便利店对接餐饮休闲等多种生活服务项目,“全时”“7-11”“便利蜂”“华润”等一批新型便利商店迅速崛起, 对提升商业服务功能, 扩大商业网络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会展经济、 夜市经济等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场所。 消费和会展加快融合, 在人工智能、汽车、老字号、进口商品等领域, 培育和引进了一批与区域经济契合度高、品牌好、题材新、规模大的知名展会,消费外延进一步拓展。目前, 全市已建成6 个市级和9 个区级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区, 使得消费与城市特色功能、 服务业态和观光景点进一步融合,“夜津城”效果逐步显现, 城市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新消费产业不断催生。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破除束缚市场发展的机制, 制度创新红利逐步显现,一批“天津名片”正在形成。 平行进口汽车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自2015 年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天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 港口便利和保税叠加优势,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天津口岸平行进口汽车进口量占全国70%,以绝对优势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首位,成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汽车平行进口最大集散基地。 截至2018 年,天津平行车试点企业发展到55家,试点企业市场份额提升,对汽车消费调结构、 促升级作用显著。 跨境电商迅速发展。 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区建设加快, 京东全球购、阿里菜鸟、网易考拉、唯品会等跨境电商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天津, 跨境电商生态圈和产业链初步形成。2018 年上半年,天津跨境电商进口申报清单485.6 万单,同比增长4.8 倍,进口销售额10.5 亿元,占全市同领域商品零售2.0%。

(三)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2015 年以来,天津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并重, 形成以基本消费为基础、 汽车消费为支撑、 升级消费为方向的供给体系。

基本生活商品供给平稳增长。 从限额以上单位看,2018 年,全市基本生活商品零售额671.28 亿元,市场份额30.9%, 较2014 年提高8.4 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2.1个百分点。食品供给领域,加工食品占到78.0%, 较2014年提升43.7 个百分点,超过粮油、肉禽蛋等原材料食品,消费结构转变显著; 穿着供给领域, 服装消费占到90.6%, 较2014 年提升11.9个百分点。

汽车、 住房等耐用消费商品供给扩大。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深入推进,带动住房消费市场增长。 2018 年,全市限上企业住房商品零售额165.56 亿元, 市场份额7.6%,较2014 年提升0.4 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份额提高1.0 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 平行进口汽车等产业支持力度加大, 汽车市场进入扩张期。 2018 年,全市限上企业汽车零售额724.73亿元, 市场份额33.4%,较2014 年提升3.7 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培育成效显现,能源供给结构改善。紧紧围绕居民消费升级谋发展、促发展, 鼓励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绿色消费、信息消费、品质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福利的改善。 2018 年,全市限上企业消费升级商品零售额127.67 亿元,市场份额5.9%,较2014 年提高4.9%。其中:化妆品类35.74 亿元,较2014 年增长21.4%;体育娱乐用品类8.80 亿元,较2014 年增长37.5%。 增加绿色能源商品供给, 传统能源零售大幅减少。 全市限上企业煤炭和成品油零售额376.55 亿 元, 市 场 份 额17.3%, 较2014 年减少6.5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供给显著提升。 顺应生活消费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的趋势, 重点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 健康养老服务等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2018 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6.3%。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98.31万人次,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10亿美元。 接待国内游客2.27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9.1%; 国内旅游收入3840.89亿元,增长16.7%。 餐饮消费持续活跃。2018年,全市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020.37亿元,较2014年增长36.0%,年均增长9.1%。

(四)补短板强弱项,发展更加协同高效

区域协同发展。 坚持布局优化, 推进空间布局向集约高效、区域统筹协调转变,初步形成以市级、区级、社区级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为核心的城乡协同发展的商业布局。 中心商圈布局进一步优化。 实施南京路、鼓楼、大胡同等商圈提质升级,加强古文化街、 意式风情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提升津滨大道商圈、 中山路商圈等新兴商圈整合能力和消费集聚水平。 截至2018 年底,建成15 个十亿级商圈,服务体验和品质消费进一步提升。城郊商业空间进一步拓展。支持城郊差异化发展, 打造汽车零售、 网上零售优势产业,建成“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区地毯产业园”“京滨工业园”“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 四个五十亿级零售产业集聚区。

扩大有效投资,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增强。 近年来,全市稳消费投资,推进稳增长和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有效供给和新需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消费领域大项目储备处于较高水平。 2015 年以来, 全市批发和零售业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储备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中北宜家家居商场项目、 红星美凯龙世博家居项目、 天津航空物流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根据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方向, 确定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 把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放在补短板上。 引进京东亚洲一号天津东丽物流园、 国安社区智慧连锁零售等项目, 进一步增加消费供给和提升消费质量; 出台老字号企业扶持政策, 支持天津市桂顺斋糕点有限公司投资年产各类糕点270 万斤等项目, 保护和传承老字号, 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

二、消费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 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2015 年以来, 随着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天津消费提质升级的态势愈发显现,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总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2015—2018 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由26230 元增长到32655 元,年均增长7.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消费成效显著。

服务相关消费加快增长。从居民消费八项支出看,2015—2018 年,全市城镇居民在服务消费相关领域,人均支出由15638 元增长到21033 元,增长34.5%,年均增长10.4%,与2015 年之前(2013—2015 年, 下 同)相比, 平均增速提高2.1 个百分点,呈现加快增长的态势;消费占比由59.6%提升到64.4%, 提高4.8 个百分点,较2014 年提高5.6 个百分点。 商品消费人均支出由10592 元增长到11622 元,增长9.7%,年均增长3.1%,与2015 年之前相比,平均增速回落5.5 个百分点; 消费占 比 由 40.4% 回 落 至35.6%。

(二)升级消费明显提升,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教育文化娱乐引领消费升级。 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 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居民再教育以及观看文化演出的频率和消费的意愿增强, 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2018 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598 元, 较2015 年增长57.6%,年均增长16.4%,与2015 年之前相比,平均增速加快3.1 个百分点; 消费支出占比11.0%,较2015 年提高2.3 个百分点, 是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

健康消费意愿显著增强。 建立与高质量小康社会相适应、 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 推进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培养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 居民医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用于医疗健康的消费支出大幅增加。 2015—2018 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障消费支出由1888 元增长到2825 元,增长49.6%,年均增长14.4%,与2015 年之前相比, 平均增速加快4.4 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由7.2%提升到8.7%, 提升1.5 个百分点。

通行信息消费热度不减。 2018 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4637 元, 较2015 年 增 长36.3%, 年均增长10.9%,与2015 年之前相比,平均增速加快5.3 个百分点; 支出占比14.2%, 较2015 年提高1.2 个百分点。一方面网络基础建设的迅速提升、 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智能产品快速发展, 激发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2015—2018年, 全市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由113.1 个增加到120.5 个,互联网宽带用户由246.4 万个增加到339.4 万个。 另一方面随着京津冀交通网络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轨道建设大幅提升和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航空、高铁、地铁、 自驾等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加快释放通行消费需求, 全市个人载客汽车保有量由214.27 万辆增加到232.95 万辆。

基本生活用品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吃穿消费稳定增长。 2015—2018 年,在食品烟酒和衣着方面, 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8448 元、2144 元 增 长 到9421 元、2201 元, 分别增长11.5%、2.7%,年均分别增长3.7%、0.9%。 居住消费平稳增长。 房地产去库存深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制度完善,公租房和保障房有序发展,居民住房装潢热情高涨,居住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2018年, 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037 元,较2015 年增长24.2%, 年均增长7.5%, 支出占比21.5%。日用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594元增长到1916 元,年均增长6.3%。

三、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

供需有效对接, 运行更加顺畅。坚持市场主导,增加有效供给,压减无效供给,消费市场库存持续降低。 9 个限上零售行业,7 个库存下降,5 个降幅超过30%。 消费升级行业库存大幅减少。2014—2018 年, 互联网、医药和文化体育零售行业库存分别下降76.5%、40.2%和47.4%。多数传统零售行业库存下降。 综合、食品、服装和家具零售行业库存比2014年分别下降34.1%、25.4%、35.4%和12.7%。

经营效益企稳向好。 深入贯彻“三个着力”要求,坚持把发展重点转移到质量效益上来, 消费市场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盈利面扩大。 从限上企业看,2015—2018 年,综合、文化体育和汽车零售行业,企业盈利面分别由43.7%、62.1% 和 56.0% 提 升 至49.4%、70.8%和58.8%,分别提 升5.7、8.7 和2.8 个 百 分点, 扭亏为盈的企业数量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2015—2018 年,家电、汽车和食品零售行业, 资产负债率下降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3.2%、51.8%和52.5%,“去杠杆”效果显现。

共享发展成效显著。 作为社会就业主要渠道, 消费市场“稳就业”作用更加突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社会从业人员数191.16 万人,较2014 年增加15.13 万人,年均增长2.8%,占全社会从业人员21.4%,较2014 年提升1.3 个百分点, 对就业的贡献高于经济贡献率10.4 个百分点,是社会就业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8.20 万元,较2014年增加2.17 万元,年均增长8.0%,高于同期消费增速2.6个百分点,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增强。

四、与其他直辖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比较

(一)扩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扩大消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2015 年以来,天津社会消费总规模逐步提高, 居民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稳步增强。 但是,供给规模偏小、增长偏缓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018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3.04 亿元,增长1.7%, 人均3.55 万元;而上海为12668.7 亿元,增长7.9%, 人均5.45 万元;北京在产业疏解的背景下是11747.7 亿元,增长2.7%,人均5.23 万元。

(二)供给结构优化潜力广阔

近年来, 天津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在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服装、食品、汽车和石油等传统消费热点持续升级, 市场占比由63.2%升至75.3%,基础消费和耐用消费供给能力增强。但是,引领转型升级的消费热点相对较少, 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在其他省市已经形成热点消费的商品增长乏力、规模偏小,如通讯器材、中西药品和文化办公用品三类消费升级商品占比不足5%,远不及北京(29.8%)和上海(13.2%)。

新经济为北京消费提质扩容注入强大动力。 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全国百强互联网公司46家总部位于北京, 位居全国第一位, 作为全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 北京互联网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力量。 2015 年以来, 北京发挥互联网技术产业优势, 把发展网上零售作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推进互联网经济和消费深度融合, 培育扩大新兴消费热点, 推动传统消费和升级消费协同发展。 从限额以上单位看,2014—2018 年,北京网上零售额从1500 亿元增长到2500 亿元,带动升级消费从2000 亿元增长到2500 亿元,平均每1 元带动升级消费0.3 元。与北京的总部模式不同, 天津互联网零售企业多是区域中心或是分支机构, 以销售服装、 食品和日用品等传统商品为主,规模约450 亿元,对消费提质扩容作用不及北京。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是上海零售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上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提出建设“上海购物”品牌战略方向,通过对接全球市场、汇聚全球资源、激发创新活力, 全面促进零售转型升级, 推动消费领域开放创新进入新阶段, 成为国际零售商、 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名列全球前茅的城市和新零售的 “试验田”“竞技场”。 目前,上海国际零售商集聚度达54.4%, 国际高端知名品牌集聚度超过90%,口岸服装、化妆品、汽车进口额分别占到全国的70%、53%和37%, 连锁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达到2500 亿元,遍布各个省市的产业单位达到2 万家,“星巴克” 海外第一家“零售+工厂”门店、“盒马” 首家机器人餐厅和家乐福首家新零售智慧门店均在上海。 2018 年,上海实体零售转型升级继续推进, 综合零售、服装零售、汽车零售三个行业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 亿元, 为优化供给结构、 增加有效供给提供了广阔空间, 而天津三个行业合计只约1300 亿元。

(三)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企业发展活力是经济健康良性循环运行的基础,提升质量效益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5 年以来, 天津商品消费市场企业登记数量持续提升, 市场活力加快释放,但是,盈利不强问题仍较突出, 对消费提质扩容带来一定影响。

外资经济贡献偏小。 上海零售业提质增效走在全国前列, 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资经济规模大、 盈利强。 2017年, 上海三资企业营业收入对整个零售行业盈利贡献达到60%。 天津三资企业在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和户均利润方面, 同上海均有较大差距。

较高的负债对盈利造成挤压。近年来,全市零售市场深入推进去杠杆, 化解金融风险, 企业资产状况持续好转,但是相比之下,部分行业资产负债率仍偏高, 对利润空间形成挤压。 2014—2018年, 天津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增加,制约了企业效益提升。其中,综合零售、 家电零售负债率较高,是降负债、增效益的重点领域。同一时期,上海零售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超过4个百分点, 带动利润大幅增长。

优势行业竞争力不强。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和全球主要消费品集散地,上海服装、 汽车和百货零售业市场竞争力强、 品牌知名度响、盈利能力高,是零售市场主要增长点和盈利点。 2017年,上海优势行业综合零售、服装零售和汽车零售的利润总额合计占比超过90%。 北京优势行业综合零售、 医药零售和家电零售的利润总额合计占比接近九成。 天津优势行业汽车类零售利润总额不及上海的20%, 运行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优势,打造消费市场发展新高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 立足天津产业基础,通过提升产业链水平,推进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立足发展战略,培育智能消费市场。近年来,在信息革命的带动下, 网上零售成为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的第一动力。当前,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智能消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天津确定了全力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打造“天津智港”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智能”产业集聚区, 为培育智能消费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推进消费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向消费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智能制造和智能消费良性互动, 将智能消费打造成引领消费提质扩容新引擎。

二是发挥制度优势,发展一批新的消费产业。 自贸区和港口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天津平行进口汽车试点、 跨境电商建设、 融资租赁等一批开创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分发挥港口和自贸区制度创新叠加优势。 站在新起点, 进一步把这种优势转换成推进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推动形成一批新的消费产业。 要优先发展跨境电商总部经济, 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转型升级, 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进一步对接海外市场,共建共享开放成果,满足国内高质量生活需求。

三是巩固现有优势,继续做大汽车消费市场。 汽车消费占商品总消费30%,承载着扩大内需、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职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 其长期增长的态势仍将持续。 一是现阶段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有很大增长空间。 2018年,美国、德国和日本人均汽车 拥 有0.79 辆、0.59 辆 和0.57 辆, 而我国仅为0.14辆,天津为0.20 辆,均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二是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将带动汽车消费全面升级。 从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看, 新能源汽车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切换过程中, 会释放大量新的消费需求。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提 出,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20%,2030年达到40%, 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销量占比70%。 下一阶段,在天津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科技跨界交叉融合, 扩大新能源汽车供给能力, 建设垂直的产销体系, 发挥上游产业带动作用, 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发展。

(二)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转型升级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将承接北京产业疏解作为推动天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举措。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天津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愈发显现。

北京“京东”选择天津作为战略支点, 承接外迁业务转移, 在津先后成立5 家区域中心, 在津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 为天津消费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独特的区位优势,对接北京疏解资源,成功打造全市最大的互联网零售集聚地武清电商园, 线上市场份额占到全市一半以上,对全市转型升级发挥示范作用。下一阶段,进一步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发展质量,主动到北京、河北对接合作, 积极承接北京产业疏解,加快建设现代化“双城记”,推进天津消费市场进入新阶段。

(三)发挥企业家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次提到“微观主体活力”,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 近年来,全市着力打造公平化、 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支持、服务企业发展,有效地发挥了企业和企业家的主体能动性,提升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据调研了解,一家位于五大道街区的餐饮企业,在夜市带动下客流量明显提升,希望间断性地开放临街场地用于外摆经营。 另一家坐落于民园体育场的进口商品直营店,希望扩大场地打造主题消费场景。 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后,把“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落实到精准服务上,积极予以协调,企业备受鼓舞,先后成为“大众点评网红店”,不仅满足了消费升级迫切需求,也为打造五大道夜市经济2.0 升级版增添了新的活力。 下一阶段,进一步落实天津民营经济“19 条”,仔细摸排企业产业优势、行业竞争力,积极回应当前企业家的重大关切和紧迫诉求,针对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政策措施,确保让广大企业有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全市天津零售
如果天津有“画”说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新零售咖啡”前景几何?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天津之眼》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