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邮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5 16:05谭大坤
名师在线 2020年34期
关键词:高邮校本家乡

高邮,别称“秦邮”,是全国2000 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有诗云“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静立于悠悠运河之畔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怀抱中的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有着六十多年的建校史,得城市之厚重灵秀,孕育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地方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集物态、制度、精神、课程、活动于一体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秦邮小学通过秦邮特色文化的打造,净化、美化师生的心灵,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和国学经典,建设课程基地、优雅校园、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进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依托地方文化,建设课程基地

秦邮小学教学楼和办公楼所环抱的内广场面积为1764 平方米,花木成畦,景致迷人。在这里,我们因地制宜,围绕秦邮特色文化建设主题,打造了“邮”韵十足的“秦邮苑”,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悟。

(一)溯根源,铭记邮之路

高邮因地理优势,自古就形成了便捷发达的水上交通,为古代历朝邮驿、漕运的必经之地。盂城驿,取宋朝词人秦观之句“吾乡如覆盂”,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修葺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水陆两用驿站,被誉为中华邮驿历史上的“活化石”。怎样让学生对千年前家乡的邮驿历史有直观的认识呢?我们沿着“秦邮苑”中间的小径向前,在右边建一座长长的景观廊架,模拟运河故道(古代水驿之路),布置明代两京(南京至北京)古邮驿之路。弯弯曲曲的邮驿之路,数不胜数的古老驿站,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用游戏的方式,走“古道”,送“书信”,识驿站,寻历史。

(二)寻历史,演绎邮之源

古代汉语中,“邮”字左边为“垂”,本有边境之意,右边“右耳旁”则是汉字“邑”的简化,是城邦、城市的最早概念。将边远地区与城邦联系在一起,就是“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了强化中央政权和地方的联系,着手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邮驿系统,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落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被朝廷看中,高邮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城市的历史,是高邮的根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与今天,把家乡历史文化根植心里,是学校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在“秦邮苑”左右两侧的苗圃中间做了两条文化廊,分别介绍高邮的起源、概况、龙虬文化、邮驿发展和高邮各方面的文化及名人,旁边建有景观小品“邮之声”,文化廊中间有门、有洞、有孔,通透呼应,极具游艺性。学生可以边玩边看,寻根问史。

(三)传经典,品味邮之景

“秦邮八景”历史悠久,清万历年间,吏部郎中孙宗彝就曾著有“秦邮八景”诗八首。“秦邮八景”分别为耿庙神灯、甓社珠光、西湖雪浪、邗沟烟柳、玉女丹泉、露筋晓月、镇国寺塔、神山爽气。如诗如画的名字,如歌如泣的故事,让我们陶醉且自豪。我们在“秦邮苑”中间连廊的八根柱子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曾经家喻户晓、美名远扬的“秦邮八景”,为学生打开秦邮历史的美丽画卷。连廊的左侧建了一座凉亭,我们将其命名为“秦邮亭”。由于邮驿的发展,历史上,高邮的尚文之风曾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文人墨客登台游湖、观亭访驿,留下了大量有关高邮的名篇佳作。我们撷取其中的经典之作(楹联、诗词)进行呈现,供师生欣赏、吟诵。我们还将高邮具有代表性的古文游台、魁星阁和盂城驿三处文物古迹,用古典的木雕方式呈现在牌匾上。“秦邮苑”上的一步一景、一字一画、一诗一文,无不给予师生心灵的浸润。

(四)追梦想,升华邮之心

“秦邮苑”的正西面有座圆形平台,我们在这里设立了一座标志性的雕塑——形似秦邮的首字母大写“Q、Y”的结合体,其似一株幼苗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立志建设家乡。这座雕塑位于整个“秦邮苑”的中轴线上,为点睛之笔,中心所在,寓意秦邮小学的广大师生孜孜以求,托起明日朝阳的追求和梦想。

二、依靠特色文化,建设优雅校园

“时时皆教育之时,处处皆教育之地。”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我们要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学校搬迁新校园后更名为“秦邮实验小学”,用秦邮文化来打造秦邮实小,充分体现秦邮特色。

(一)物态文化有“型”

新校区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区明晰,整体性强;校园建筑的装饰风格富有特色,教学设施完备,功能室设置齐全。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绿化,建花坛、植草坪,学生也从家里搬来盆栽,美化教室环境,使校园呈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美丽画卷。

(二)班级文化有“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征,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上精心设计。比如,针对低年级,我们设置“成长树”,一片叶子就代表一位学生,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换取为它“浇水、施肥”的机会,让它更葱翠、更茁壮;针对中高年级,发动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发展目标,并将班级公约张贴于醒目位置,或让学生结合本班实际设计、营造班级环境,打造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三)楼道文化有“品”

学校的每幢楼均命名并有注解,如教师办公楼取名“崇德楼”,出自《论语》,意在使教师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在走廊的角落处及教室内为学生设置图书角,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在走廊、门厅、教室、食堂及功能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学者的画像,或是张贴古诗、名言警句,或是开辟专栏,展示师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等。这样,既为师生提供了展现才华、张扬个性的平台,又赋予了校园各个建筑设施丰富的文化内涵,真正起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棵草木均传情”的文化育人功效。

三、依据资源文化,建设校本课程

课程关乎着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乎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着学生的个性萌发,关乎着学生的潜能释放,更关乎着学生的未来走向。课程,让家乡历史在场,让学校文化在场,让学生成长在场。在秦邮特色文化的建设中,我们撷取了本土文化河流中的精华,以家乡文化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学校集师生群智,以“邮之礼”“邮之人”“邮之诗”为主线,编撰了集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校本教材《在邮一方》,让学生在学习中触摸乡土乡情,追寻千年之前的邮驿文明,探索独放异彩的龙虬文化,从而领略国学经典的无穷魅力,享受特色文化的精神滋养。

(一)开发和使用校本教材,激活秦邮文化

学校编写和使用《在邮一方》系列校本教材,一是将家乡的文化礼仪作为课程资源;二是将家乡的名人故事作为课程资源;三是将家乡的著名诗词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旨在让学生系统学习家乡的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等综合知识,全面了解高邮的诞生、兴衰、发展等,特别是掌握其对运河沿岸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崇文尚德、求实创新”的高邮精神浸润每位学生的心灵。

(二)植入和融合学科课程,发展秦邮文化

学校将秦邮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中,一是“学科——拓展运用”,有效延伸学科教学,贯通课内与课外,链接课堂与生活,着意“秦邮知识”的吸纳;二是“实践——技能操作”,通过感知观察、实践操作、实验模拟、言语交际等拓宽活动空间,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着意“秦邮文化”的历练;三是“活动——体验探究”,整合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综合性问题,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等综合发展,着意“秦邮精神”的升华。

家乡的人文底蕴在这里铺陈,地方的教育希望在这里绘就,我们正行走在秦邮特色文化建设之路上,寻邮、铸人、追梦,一定会且行且思,渐行渐远……

猜你喜欢
高邮校本家乡
夕照高邮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画说铁军:高邮受降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我的家乡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