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为例

2020-11-25 21:44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专创竞赛实训

白 冰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 研究背景评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创新创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十分注重与“专创”教育的融合度,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的相互转换,“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熟,研究成果丰硕。

1.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强调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制度,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及各大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各高职院校也纷纷响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热潮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其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没有实现有效融合;其二,只有少部分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有所收获,受益面相对较窄;其三,缺乏有效的奖惩考核监督机制;其四,缺乏有效的保障体系,政策、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发展是推进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

2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分析

2.1.1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件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中明确强调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于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实践活动、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2.1.2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元素不断融入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主人翁精神的毕业生往往更能获得企业的青睐,在企业发展空间更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校的创新创业经验的养成拓展了其就业的空间,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成为一名求职者或者创业者。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满足“双高”建设的要求,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提高的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2.2 可行性分析

2.2.1 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意愿不断增强

为获得第一手信息,对我院300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学生进行了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在实习就业创业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认可的,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意愿是明显的,但学习途径相对不成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现状满意度一般。

2.2.2 学校软硬件投入比例明显提高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组织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或者专业技能竞赛,聘请省内外专家为参赛学生提供免费的指导。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团队提供办公场所,帮助其申请创业扶植基金,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3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

3.1 以“专创”融合为着眼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紧跟时代步伐,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领专业教育改革,从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3.2 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结合对应企业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双线融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在教育教学及比赛训练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意识品质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培养。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中穿插创新创业相关的综合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专题讲座、创业实践竞赛及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学期,通过专业教育、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专题讲座等课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辅助学生完成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

第二学期,通过AFC技能实训、院级创业实践竞赛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带领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院级创业实践竞赛。

第三学期,通过信号基础设备检修实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其技术技能水平。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大学生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并将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转化成产品,进行创业实践。

第四学期,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综合实训、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指导学生团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以省级创业实践竞赛等课程为载体,帮助学生完成企业注册、融资,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参加省级创业实践竞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创新创业能力。

第五、六学期,通过专业岗前实训、项岗实习等课程辅助学生完成择业规划,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选择就业或者创业,辅助学生完成3~5年职业生涯规划。

3.3 建设融入创新创业知识的专业综合技术技能训练课程

建设融入创新创业知识的专业综合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就是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评环节中全方位嵌入创新创业知识。

以“城市轨道交通信信号综合实训”课程为例:在课程内容选取方面,选取工作现场的安全操作、信号系统设备设备安装与调试、通信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AFC设备的维修与调试4个具有综合性、覆盖性特点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设计了接近实际工作情景的任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实体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网络课程平台教学为主线,融合动画、视频、微课等优质教学资源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多方考核评价模式给予学生综合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全方位的成长[1]。

3.4 打造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型的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专业教师通过参加专业技术师资培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参加教学能力竞赛提高综合执教能力与技术技能水平,从而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切实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并落实到专业教育中去并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创新和创业实践指导的高水平教师团队。

3.5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技能训练和创业模拟支持平台,鼓励学生以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为载体开发创新创业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2]。

4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效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提高学院办学水平[3]。通过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学校和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节约了企业培训成本,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创竞赛实训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看竞赛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