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0-11-25 21:44朱承伟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朱承伟

(南京首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300)

0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管理工作没有有效落实,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在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对策,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并有效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从而全面提高相关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1]。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科学合理地应用相关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协调,确保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工程施工中相关技术、设备和材料也在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中,而建筑工程自身的功能也朝着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工程自身的结构以及装修等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对此,相关施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并通过优化相关管理措施,使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细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以此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为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保护作用。

1.2 有利于工程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包括温度、天气、人员、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在工程施工中,特别对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程来说,其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相对较多,没有有效的管理,施工现场将会出现混乱现象,相关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1.3 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约束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并合理地利用资源,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加强工程管理,能够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促进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使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2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监督条例不够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当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在相关工程项目施工前,投资方和施工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由于相关监督管控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有效地对施工开展管控工作,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上级部门所分配的相关工作任务不够清晰,相关职责没有具体落实到个人,此类问题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也十分容易出现。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健全监管制度,导致施工过程当中一些人员存在谋取私利或是以次充好等相关现象,进而对工程的施工品质产生影响,同时也使施工方自身的信誉程度受到了相应的损害,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

2.2 建筑工程管理力度相对较弱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材料质量验收不合格、材料浪费、安全检测工作开展不够到位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力度不足,多数时候施工企业为了节约自身的施工成本,导致建筑自身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并埋下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企业在对材料或设备开展安全监测工作时,相关质检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比较缺乏,进而对每个环节的检测产生相应的忽视,这导致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许多隐蔽问题,而且往往无法及时发现,最终降低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欠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量房屋建造项目开始投入到具体的施工环节当中,这使相关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大,而且相关工人数量正在大幅度增加。由于多数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对于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操作等在掌握和理解上都具有较大的难度,进而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来说,由于相关施工人员无法熟练操作专业设备,会造成相应的资源损耗问题,使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施工操作失误也容易出现相关的施工安全隐患问题。除此之外,相关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对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加大重视,进而威胁到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使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难度有所增大[3]。

3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策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于相关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而言,人员、素质、管理制度以及施工工艺等都会影响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相关施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工程管理力度,并合理地采取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1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项目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目前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分析,并结合具体的问题优化管理措施。针对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具体分析后可以发现,一些施工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没有有效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监督管理职能。例如,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了设置,但没有细化权责,导致相关监督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权,无法有效地监督管理相关工作,进而影响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需要健全工程监督管理体系,以此来确保体系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需要对工程开发中监督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行明确,并对相关监督管理小组自身的工作职责和权利等进行界定,从而更好地落实此项工作。

其次,需要合理筹建专业监督管理小组,并有效保证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对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监督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并要经过具体的职业审查和技能考核,从而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监督队伍。

最后,需要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将其那些重复的监督管理程序进行简化,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专人专责,使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

3.2 提高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意识对一个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新时代下,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从领导层面进行入手,加大对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还应对企业内部有效地开展相关宣传工作,使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有效突显,更好地保障相关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建设相关管理部门,并对部门的职能和责任等进行明确,制定出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和规范化流程,使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逐渐向政治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进行转变。

其次,施工企业还应制定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有效约束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最后,管理人员作为相关工程质量的重要监督者,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并加大重视程度,有效地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由于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重视。具体来说,对于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以及高空作业和相关危险作业是否合理的采取相关防护措施等进行有效检查,同时还需要监督施工材料保管和使用等环节,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4]。

3.3 施工过程数据化

施工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施工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进度和相关基础信息进行充分把握,从而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5]。具体来说,施工企业需要完善相关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工作,并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和进展阶段融入其中,做好实时监控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提高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能够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查看,并根据相关反馈信息合理的做出调整,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并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具体来说,施工企业需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加大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合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