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0-11-26 00:07刘持俭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5期
关键词:排球比赛犯规规则

刘持俭

(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位法学家曾说过,“很多中国人不守规矩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上好体育课”。因此,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加强体育课规则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暴露出的一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及时加以教育,找准切入点,分析这种行为在今后的人生中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哪些危害,使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了增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以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成功课堂案例,探讨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及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1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切入点

1.1 体育课堂教学集合时的规则意识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集合整队时,总有个别学生不按时到上课场地集合,虽然他们就在集合场地不远处,却慢悠悠地走向集合队伍,完全不顾全班学生的等候。这就是不遵守时间规则。这种不守时的行为,首先,没有时间观念,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一般都有拖延的习惯,而且因为耽误正常上课集合时间,也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同学关系会受影响。其次,这种时间观念不强的学生,走向社会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守时错过一份满意的工作。遇见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及时分析时间观念不强的危害,从思想上给予学生以自觉养成遵守时间规则的意识,并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并表扬时间观念强的学生,如集合最先到达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分组练习任务的学生。表扬时间观念强的学生要有理有据,让学生认可并有向其看齐的感召力。惩戒不守时的学生,应更多地说明守时的好处,既要照顾学生的感受,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1.2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讲解时的规则意识培养

例如,教师开始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注意事项时,发现有学生一直在说话,不遵守课堂纪律。此时教师会与学生达成一种默契,教师说“安”,学生说“静”。安静下来后,再提出违反此默契应接受的惩罚。一个简单的做法,不仅维持了课堂纪律,也让学生学会了遵守纪律,学会了聆听。教师要及时询问学生的听取结果,得到满意回答时,及时表扬、鼓励,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认真听讲的态度。用心聆听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在体育课堂认真聆听所学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方式、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参与运动项目的学习。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不仅有助于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也有助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是有利的。

1.3 以排球比赛为例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1.3.1 从猜硬币选择权谈规则意识的养成排球比赛中,一局比赛开始,教师组织双方队长以猜硬币的方式来选择发球权或场地。猜对的一方优先选择,没猜对的一方也有选择权。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向学生简单说明公平、公正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如选择了发球权,场地就要由对方先选择,而不是猜对的一方选好了场地再要发球权。一个小小的猜硬币行为,适时地教育,不仅能顺利地开始比赛,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排球比赛规则的公平性。只有学生认识到裁判规则的合理性与公平性,才能更好地接受规则、遵守规则,进而有助于规则意识的养成。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公”,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体育比赛中彰显得尤为突出,养成公平、公正的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如没有了投机取巧的心理,更相信美好的明天需要努力奋斗来实现。

1.3.2 从过线、踩线犯规谈规则意识的养成排球运动被称为一项优雅的运动,这种优雅得益于规则的制定,更取决于规则的遵守。过中线犯规,是排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犯规情况,是指排球比赛进行中球未成死球,场上队员脚或手的全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完全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应判为过中线犯规。激烈比赛时,学生容易激动,往往会出现违规现象,这时作为裁判员的教师应及时鸣哨判决,并立即做出违规手势,让学生意识到遵守比赛规则对取得比赛胜利的积极意义。

过线犯规还包括发球队员发球时的踩线犯规。比赛开始前,要求发球队员必须站在发球区端线后8 s 内把球抛起并用单臂把球发出。违反此规则则直接失分,因此比赛队员不得不遵守规则力求取得胜利。发球犯规的现象,会让人不自觉联想到交通规则中的过红绿灯行为,不管是机动车还是行人,过停止线或斑马线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且有时间限制。可见,体育比赛项目规则的教育不仅对体育比赛有益,对学生日常生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也有积极意义。正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规则,效果差强人意,还不如利用体育比赛的规则细节教育,让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主动融入规则,让自觉遵守规则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责任感,形成自觉意识。

1.3.3 从位置错误谈规则意识的养成排球比赛中,在对方发球、本方得分情况下的位置转换规则,是比赛中队员容易混淆的规则。教师在组织学生比赛时,有些学生因为对此规则不了解或违反规则而失分。教师发现违规行为不仅要及时判决,也要合理分析,利用比赛的细节及时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违反规则不只在比赛中失分处于弱势,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也会给自身发展带来困扰。例如,违反考试规定,会被取消考试资格;违反公司规定会被罚款辞退等;违法国家法律法规,会接受法律的制裁等。教师不仅要抓住排球比赛位置转犯错误的违规现象及时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也要看到规则的能动性作用。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规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规则,最好在制定游戏规则时让学生参与其中。

2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注意事项

2.1 教师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不仅要做到教好书,更要做到育人。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自身必须更加严格自律,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卢元镇教授说过,“体育教师是最懂规则、最讲规则、最守规则,并且最会用规则意识教育学生的”。因此,在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

2.2 鼓励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常规的制定和平时课堂比赛、小游戏规则的制定。通过学生参与,加深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有利于其对规则的遵守和规则意识的养成。

2.3 教师要把握规则教育的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教育时机,切不可把问题都集中到课的最后,统一进行小结时对规则教育几句话带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对违规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时要因势利导,适时地帮助和指导,而不是指责、批评。

2.4 不断巩固学生的规则行为

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时,不要只盯着学生的问题进行教育,还要肯定学生遵守规则的做法,积极地肯定、表扬。

2.5 加强评价、监督措施

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相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监督措施可以采用评分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小组,组内成员相互监督,组与组之间采用评分的方法进行排名。

3 结 语

体育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作用也应引起广大体育同行的重视。

猜你喜欢
排球比赛犯规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论排球比赛中的节奏控制
排球比赛中技术动作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分析
试析影响排球比赛水平发挥因素的心理训练
嘟你犯规啦!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关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