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适能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联性及干预对策研究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2020-11-26 00:07李红霞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5期
关键词:意识运动体育

李红霞

(新疆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健康体适能概念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 的中文翻译。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而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它是一种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强调当人们还相当健康的时候,就设法寻求采用有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体适能强调的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对生活或工作等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多方位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体适能正好满足了学校体育追求的“健康第一”及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2 运动类App 发展现状及大学生体育意识

运动类 App 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产物,运动类App 集科技与运动于一身,很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进步,其功能设置新颖、内容时尚潮流,无论是健身锻炼还是核心力量训练或其他各种项目的训练,都可以通过运动类 App 的指导进行学习与练习。

当今,媒体报道的多起英年早逝、猝死等事件,引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全民健身正风靡全国。大环境带动小环境,现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也正逐步增强,运动类App 正逐步成为大学生运动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大一、大二的450 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知道运动App 并想尝试来提高健康状况、缓解学习压力的有402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9.3%;目前正在运用运动App 锻炼、参加学校团体比赛的学生有283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2.9%;看到同学、朋友在通过运动App 锻炼,想尝试加入的有139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9%;表示目前还没有想通过运动App 进行运动的欲望的学生只有28 人,占调查总人数6.2%。82.7%的学生认为运动App 对自己来说很重要;42.6%的学生已持续使用运动App 锻炼1 年左右。其中,选择“咕咚运动”的学生有62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8%;选择“悦动圈”运动的学生有98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1.8%;选择“Keep”运动的学生有123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3%。

调查结果还显示,由于很多学生高中时期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很好地锻炼身体,导致速度、耐力、心肺功能下降,大学体育100m 跑、2 000m 跑测试很难通过。课上体育课锻炼时间有限,因而通过微信朋友圈接触、了解到运动类 App。目前使用运动 App,在丰富课余休闲时间的同时又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速度和耐力素质。再者,体育同时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体育荣耀所带来的光芒同样具有强大的磁力和吸附力。目前,新疆农业大学的很多学生,因校运会田径比赛获得名次而爱上运动,在课余时间利用App 进行锻炼,由最开始1人行动,到3~5 名学生参与,再到20多人约跑,其中很多同学被选拔连续参加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农林高校田径运动会的万米长跑项目,均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调查显示,有89.3%的大学生试图通过运动类App 来增强体质、缓解压力;有62.9%的学生正通过运动类App带给自己的好处,享受着参加团体比赛带给班级、学院的荣誉感,感受着运动的快乐;有42.6%的学生已持续使用运动App 锻炼1 年左右,始终能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在学习、生活、交友方面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这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健康意识意识还是很强烈的。只是在学校开展的健康体适课程中,运动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激发出来。随着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体适能课堂教学如何紧跟时代前沿,让课堂教学发挥其本质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当前健康体适能课程存在问题

3.1 内容设置单一、重复,缺乏新意

由于家长对学生安全意识的过度关注,导致长跑、单双杠、跳山羊、跨栏、急行跳远等田径项目逐渐淡出教学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基本的短距离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太极拳及简单体育游戏,为避免运动损伤,也基本上没有强度,篮球项目也是基本的传接球、运球、简单的三步上篮等。这些项目及内容,学生基本上从中小学就开始接触,大学并没有很多创新,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基本为应付考试。

3.2 课程目标明确,但实施不到位,与社会育人需求脱轨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合格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受社会大小环境的影响,目标虽然明确,但内容不能有效实施,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其实体育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通过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团结、果敢、拼搏、合作等意识都是非常有效的。

3.3 班大人多,强度不足,达不到提高身体素质的要求

目前新疆农业大学开设的一年级体适能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以田径和大球项目的普及内容为主。体适能课程每周1次,每次100min,每个班级50 名学生左右。为了安全和基本教学效果,需要分组教学,时间远不能保证学生技能的掌握,对培养运动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更无法保证。

4 健康体适能课程干预对策

4.1 推行校园运动App,构建健康校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是手机互联网运用的主体,又是全民健身的领跑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大学期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他们步入社会后,他们的体育意识对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内容单一的体适能课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运动欲望,而运动类App的多功能健身内容,就像一场及时雨,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要。

4.2 定期推送运动App 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不要把体育成绩作为毕业的枷锁,要让更多的学生感受运动的魅力。延续大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积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体育运动赛事活动。学校可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实际,在运动App 平台上定期推送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4.3 增加体育课时,强化运动技能,为课余运动筑牢基础

每周增加1次体育课,内容聚焦“体育健康、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等内容。保证每节体育课有25min左右的体能练习,每节课的运动密度保持在75%以上,运动强度使学生平均心率达到140~160 bpm,运动技能以专项性活动和比赛为主,通过专项集中学习,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项运动。通过强化学习,让健康、科学的运动方法、健身理念深入学生内心,真正认知体育、了解体育、实践体育、爱上体育。

4.4 与课内评教相结合,运动持之以恒

开发运动类App 的教师版本,让运动类App 成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体育教师对学生课余锻炼情况进行监测,保障学生安全合理运动。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在4 年中完成800 km 跑步目标(每天1km),4 年后根据学生达标情况先获体育毕业证书,再获学业毕业证书。持之以恒,变强迫为习惯,让终身体育意识水到渠成。

4.5 组织教师进行运动类App培训

健康体适能课与运动App 结合教学最突出的特征是网络信息化。而目前体育教师队伍中,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较多,但他们的网络信息技术较弱。健康体适能课程与运动类App 联动教学更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所以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运动App 培训,对推行校园运动App、构建健康校园,尤为重要。

4.6 增加教学经费投入,确保联动教学有效开展

健康体适能与运动类App 联动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通过反馈真实教学效果来进一步论证它的教学价值,进而更好地推进健康体适能与运动类App 联动教学的开展。而这些研究调查也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以确保其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学校增加教学经费投入,以满足新的教学模式基础发展。

猜你喜欢
意识运动体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不正经运动范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们的“体育梦”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