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020-11-26 06:56赵宏伟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8期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计建筑物

赵宏伟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1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概述

安全性主要指建筑物建设或应用中承受突发外部作用力负荷的能力。建筑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需合理灵活地应用力学原理完成机构力学计算,确保建筑外形设计及构件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较为严格,设计人员要充分结合见备注功能特征、空间划分特征和荷载分布特征,确定结构形式和构件配置,以维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1]。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应全面考量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等多种要素,根据施工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自然环境,加强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日渐完善,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受上述问题的影响,常规的建筑结构设计已经无法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阻碍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设计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建筑结构形式缺乏合理性,以及实际的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均是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诱因。下面就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论述。

2.1 工程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设计人员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参与者,而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但纵观行业储备人才现状,一部分设计人员对设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进而导致建筑安全缺乏保障[2]。另外,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也会直接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设计人员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执行者,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影响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部分设计人员不重视设计工作,缺乏对工程实际的考察勘测工作,极大的威胁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2 建筑结构布置不合理

建筑行业的发展使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如今,市中心地区房价快速上涨,建筑物的使用面积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需要建设更多的高层建筑物。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在兼顾建筑经济性的同时,维护建筑结构安全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高度关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如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及建筑物的传力路线是否具有合理性、建筑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建筑结构能否能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但是很多建筑单位并未对上述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最终建筑结构布置不合理,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2.3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较差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务必高度重视抗震设计。现如今,部分特殊区域频繁出现灾害事故,由地震引发的建筑坍塌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坍塌问题一方面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3]。设计人员忽视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整体结构设计方案无法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要求,在出现地震事故时,小震应确保建筑物不发生损坏,中震时,要保证建筑物可修复,大震则要保障建筑物不倒。但是,很多建筑单位无法高度重视建筑物的结构抗震工作,部分设计人员并未全面了解和掌握抗震设计技术规范,防护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发生事故后,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我国地域广阔,发生地震的概率及严重程度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对此,工作人员应当灵活应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满足标准规范要求。

3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3.1 增强安全意识

首先,建筑企业需客观地认识到如建筑结构出现安全隐患,则会损坏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形象。对此,施工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设计行业要求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完成计算工作,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不断改进设计方案,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其次,设计人员要高度关注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始终坚持谨慎的态度和原则,贯彻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4]。

3.2 提高设计的规范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稳步前行。建筑人员的思想意识有所改变,人们对建筑结构也更加关注和重视,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维护居住安全,我国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多个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范。为此,在工程设计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加以操作和处理。也就是说,在结构设计中,要求工作人员基于法律规范,注重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工程设计中出现安全事故。另外,结合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维护参建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如出现问题,则设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3.3 合理设计建筑结构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也需在设计中渗透先进的技术手段。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也出现了诸多的设计软件。对此,设计人员需熟练地应用基础知识合理应用新型软件,以期有效简化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水平[5]。

3.4 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结构设计人员应当立足多个层面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依据不同地区的概况设计抗震指标。如地震高发区或地震强度较大的地区,需要适度增设抗震指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当抗灾性能有所提升时,要求工程人员高度结合建筑地区的差异,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勘察工程的施工现场,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建设单位及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中可灵活的运用抗震墙这种抗侧力构件,这种抗侧力构件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结构抵抗水平力的能力,进而加大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以维护整体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3.5 加大审查力度

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审查环节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求人员做好审查工作。为了有效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加大审核力度,实现全方位审核。审查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不得出现闪失,工作人员可参照施工图纸展开科学的审查作业。首先,审查人员应加强施工图纸审查工作,这其中涵盖了诸多细节部分。其次,审核人员也需对总平面图纸及立剖面图纸进行全方位审查,不得落下图纸。且在审核工作中,工作人员也需做好配合及协助工作,加强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最后,高度重视材料审核,为了全面展现出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最大作用,只有做好材料审核工作,方可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要求。为此,在审核材料的过程中,人员务必高度重视材料性能检测,不合格材料不得应用于工程建设,以期按时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保证工程结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建筑单位需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抗震设计,改善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做好材料的审查工作,以此加大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系数,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抗震结构设计建筑物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古建抗震有绝招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火柴游戏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