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敷设对策研讨

2020-11-26 06:56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8期
关键词:管沟陷性黄土

杨 洁

(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供热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湿陷性黄土地区制约管道敷设的因素分析

在中西部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地貌,其最大特征在于土壤是由粉粒与砂粒等颗粒性分子所构成,但与此同时其又不具备砂土物质的散体性质,而与之相反的是弱联结的粘性土,所以在处于干旱条件下,黄土含水量极低时,其强度和立壁性会得到提升,进而导致水稳性、抗水力冲蚀功能的降低,最终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另外,湿陷性黄土地区大多处于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此地是属于温带干旱气候特征,即春季雨水少风沙多;夏季多为暴雨、阵雨甚至冰雹;而秋季常常温度急降;最后冬季过于干旱,多见西北风侵略。此外,湿陷性黄土地区每年的降水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年蒸发量又极高,所以当地的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现象严重。并且因为管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当地的原始地貌与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也会导致水土流失、冲沟发育、以及内壁塌陷等问题的产生,最终威胁到管道的运行安全。

2 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敷设对策

2.1 管道测量放线环节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形地貌多呈现破碎现象,且水土流失、侵蚀问题严重,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从管道施工实际情况出发,对敷设线路的纵断面展开科学复核依旧修正工作,以此进一步确保管道组装工作的规范性、线路放线就位的准确性,最终确保管道埋没深度的合理化,降低悬空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率。其次是管道开挖环节。因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较低深,所以如果工作人员在进行管道开挖作业的时间,和回填处理操作的间隔时间过长,则将会导致土壤含水量的蒸发情况严重,最终致使回填土密实度不符合规定值。由此可见,工作人员应当想法设法缩短管沟开挖被暴露的时间,并且也要尽可能不在暴雨情况下进行作业,这是为了减少水量沿沟汇集 的水害事件的发生率。

2.2 管道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层的管道基础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土或灰土垫层、砂或砂垫层、强夯法、重锤夯实法、桩基础和预浸法等。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由于管线长,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而且,机具、材料等条件也会因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因此,对每一具体线段都要进行细致分析,从地基条件、处理要求、工程费用、材料、机具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当地基的压缩变形、湿陷变形或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针对不同土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类别,在地基压缩层内或湿陷性土层内采取处理措施。对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对乙、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地基处理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土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的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与对软弱土地基的充分利用,老的地基处理的方法在日益完善,新的地基处理方法不断涌现。从机械压实到化学加固,从浅层处理到深层处理,从一般松散土处理到饱和粘性土处理。方法有机械压实法括机械碾压、重锤夯实、振动压实及强夯等方法、换土垫层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等。

2.3 管沟回填环节

管沟回填作业环节,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长输管道敷设工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回填土的质量问题将会影响到管道施工附近区域的水土流失程度。针对于此,在进行管沟回填的作业时,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在河谷、冲洪积平原以及坡度系数低于15%的相对平坦的黄土地区进行作业是,可以采用原土分层压实回填的处理措施;在坡度系数高于15%的斜坡地段时,在确保含水量充足的时候,可以采用分层夯实回填方式;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管沟回填作业的高度,不能低于当地地区的原始地表30cm。然后是管沟回填土的防护环节。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敷设的管道工程进行回填土防护处理,是一种有效确保管道运行维护安全的重要措施。其能够进一步降低回填土下滑的速度、减少地表层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度、以及预防潜流通道问题的产生。对此,实践证明,采取体积比为2:8的石灰土加水分层,来修筑和搭建管沟的挡土墙,并同时做到因地制宜、防护得当,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最后是地貌恢复环节。在对黄土地区进行地貌恢复操作时,工作人员要从土地复耕的角度出发,对管沟回填工序后多余的土壤进行集中废弃处理,尽可能确保其可以均匀分散到管沟中心的两侧;由于施工便道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也要在距离管道中心50cm的两侧区域,建设自然集水环境以及汇流沟槽等工程;同时也应当与水土保护措施结合起来展开地貌恢复作业,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水工构筑物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长输管道工程需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等自然特性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并遵循科学的选定线原则,选择靠近公路、长度短、笔直化的线路进行敷设作业。随后在具体的敷设作业环节中,要做好管道测量放线、管道开挖、管沟回填、管沟回填土的防护、地貌恢复等工序,如此才能最大化地提高管道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水平,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猜你喜欢
管沟陷性黄土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排水管道防沉陷设计探讨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热力管道保温材料在通行管沟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