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管理当中的主要组织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权分工结构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其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对此,本文试图分析在企业管理中,主流组织结构是如何随着社会变化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1 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企业的组织结构有三种类型,即多元结构(M型)、控股结构(H型)、一元结构(U型)。其中,当市场特征呈现出需求比较旺盛,数量和种类远大于市场供给,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有限,且变动性很小时,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结构主要为U型,即经营管理责任主要由组织领导者承担,发展战略多集中于短期,欠缺长远发展规划。与U型企业组织结构相比,H型是在其基础上实现了分权治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被分散,当两家企业横向合并时,其内部组织结构会表现成为H型,这种组织结构的治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之间能够相对保持独立性。

2 企业组织结构特点

2.1 U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属于集权式管理,高层掌握了所有权力,优点如下:第一,企业活动有序运行,各部门之间有正式关系和统一标准;第二,工作效率高,员工之间权责明确,有细致的分工;第三,能够迅速展开行动,分层授权,直线指挥。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不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被限制;第二,公司内部信息传递满,管理层级多;第三,公司不适应变化较快的环境,管理偏向程序化。

2.2 H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实行内部分权治理的管理模式,组织内部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彼此独立,其优点是工作效率比较高,缺点是在总的层面存在统筹难度,子公司间的组织管理比较松散。

2.3 M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形式虽然也是分权管理,但是在统筹层面是集中决策的,经营权利分散在各个分权组织中。这种结构的优点如下:第一,职能组织的外部交易内部化;第二,促进了企业的内部竞争;第三,更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和创新需求。该结构的缺点是:第一,整个组织内部,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增加;第二,组织内部工作效率降低,资源被重复使用,技术分散。

2.4 矩阵组织结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根据不同项目和职能部门进行划分,形成“矩阵”形式的组织管理模式,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第一,各个部门之间便于沟通协调;第二,员工创造性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将各类人才集中起来;第三,适应性较强。该结构的缺点是:第一,统一性受影响,组织内部双重领导;第二,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影响,队伍稳定性不高。

2.5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的前身是二维矩阵组织结构,两者相比,一方面该结构更适合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另一方面更适应跨国公司多角化经营需要,但同时也存在组织协调比较困难、组织管理费用高昂等特点。

3 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

3.1 环境因素分析

1)企业微观环境,这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因素,包括时间、信息、物、财、人、销、供、产等具体因素。此外,微观环境中,还包括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产品的需求者以及购买企业劳务的消费者。

2)企业中观环境,包括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身处的行业环境,是介于企业自身及宏观环境的中间部分。

3)企业宏观环境,这并没有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也深深影响着企业发展,而是是企业管理者不能控制的因素,包括技术、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社会力量。

3.2 管理因素分析

1)企业文化。这是在组织内部形成的一种信念感,是团队成员高于个人价值观和信念之上的一种认知。一般来说,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创始者提出的,然后将其制度化,成为整个组织的战略和愿景。

2)企业组织技术。企业组织技术对于其管理效率和生产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组织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方便指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指企业内部用于制造的机器设备及先进的生产方式。以上两部分内容会影响组织内部的管理层次和幅度,以及内部的集权分权程度,进而影响组织结构。

3)企业经营战略。A.D.Chandler(钱德勒)是最早研究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关系的人,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企业战略的调整会影响组织工作重点,进而影响不同部门工作是否是组织内部的重点,这种重要性的迁移会使得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关系会做出调整;其次,部门的设计与管理岗位的制定都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所以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根本。

3.3 组织特征因素分析

1)管理幅度和层次。一名上级管理者所领导的人数,就是管理跨度。不同领导受其专业经验、知识技能、个人精力的限制,能够领导的人数是有限的。管理层次是在组织内部不同管理的层数,表现了组织内部的管理复杂程度。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2)组织分工形式。组织中的分工形式不同,组织结构也不同,分工依据有区域、产品、职能等要素,体现出组织内部分工的精细程度。

3)关键职能。在组织中,关键职能部门决定了其他职能部门的设立,所以其对于组织结构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关键职能是不同的。

4)专业化程度。专业化程度影响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规模相同的两个企业,如果其专业化程度较高,其分工就要更细,所要设置的机构也会更多。

5)集权程度。组织内部集权程度较高时,内部决策权力多集中于组织上层。

4 结论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供”型结构,即无中间管理层的双层组织结构将会成为组织结构演变的终极理想形式。

猜你喜欢
分权分工结构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论结构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分权与增长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