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

2020-11-26 06:56欧阳海燕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共融飞絮园林景观

欧阳海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拥挤的城市需要园林景观的点缀,国民才能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得到放松的空间与地点,可以说高楼林立的建筑工程和风景迥异的园林景观在感官上是不同的类型,一个忙碌一个闲适,在城市建设中,加强两者的共融,提高两者设计的协调性,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城市宜居程度。

1 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内涵[1]

大到一个城市的整体设计和风景区、公园、广场的协调互融,小到一个建筑小区的设计和小区内绿化地、亭台、林木的完美融合,都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趋势,两者缺一不可,和谐、平稳、互融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是现代化建筑的本质需求。

1.1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对城市整体或者某个区域的功能分析,从城市整体设计角度分析,城市人口、交通流量、发展前景、风格定位等详细战略设计,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加强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加速劳动力转移。从建筑小区角度分析,做好建筑设计,做好建筑内绿化地的修建,提升整体观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建筑企业带来更高效益,也为居民带来更高居住舒适度,达到双赢的局面。

1.2 园林景观设计

1)提高国民生活舒适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在闲暇之余喜欢到园林景观中欣赏美景,摆脱城市的喧哗,让心灵得以净化,园林景观有极强的调节心理作用,让国民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2)保护环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对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破坏,雾霾、酸雨等污染性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园林景观加大了城市绿色覆盖面积,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锁水减少水土流失。

3)有一定运动属性: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园林景观从一开始的纯粹观赏性增添了运动性,是人们运动的最佳地方。

4)能点缀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点缀建筑设计,让建筑设计变得更协调,不突兀,小区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即是一栋楼与另一栋楼之间的间隔,为保障采光和通风合理留出间隔,加以园林景观点缀,提升美感,也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闲适的环境。

综上所述,将两者在设计上协调互融,能提升某一区域或整个城市的宜居程度,有助于国民在繁闹喧哗的城市学习生活中放松心神、锻炼身体,更好地享受生活,进而用饱满和热情的精神应对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 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策略

2.1 尊重当地生态以及环境[2]

园林景观的建设必须要尊重当地的生态以及环境,生态设计是重点问题,不能对生态以及环境造成破坏,林木的选择,制式风格等都需要加以注意,其目的是建造园林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举个较为常见的例子,北京近几年不断爆发较为严重的飞絮灾难,追根溯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大面积栽种杨树柳树(以杨树为主),现在杨柳到了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春季萌发出大量的杨柳絮,据调查一棵雌树能产生一公斤的飞絮,每年春天飞絮满天乱舞,而且以往飞絮可以降落到泥土、水池中,进一步降解,现在却不同,城市干燥的马路和建筑让飞絮没有附着点,只能随风漫天飞舞,形成灾害,当然,这也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沙尘暴有关,当时北京地区遭遇沙尘暴,杨树生长成本低、耐力强的特点就被挖掘了出来,而发展至今却成了灾害,只能用药以及研发新的品种。

尊重当地的生态以及环境,在建设园林景观时选取合适的林木,例如当地日照较大,可以选取遮阴面积大的林木,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可以选取锁水固地的林木,设计出符合园林景观和当地生态的林木群,加强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2.2 加强设计艺术和设计能力

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说起来只是一句话的事,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就像榫卯相接,要做到严丝合缝,必须有科学的设计理念才行。借鉴其他地区的设计理念,借鉴历史建筑的设计理念,加大设计理念的创新,确保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融合,不能让两者的融合显得很突兀,很别扭,例如两栋楼之间的景观,既然是为了加强底层采光,就不适宜栽种体型巨大、冠盖较大的树木,对整个园林景观区域协调划分,体现出个性特点,选取不同的林木和园林建筑充斥其中,增强丰富性。

设计艺术是个非常概念化的词语,要做到使个体与群体,景点与建筑物,内外延续,相互协调,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园林组景的整体气氛,园林景观虽然是建筑的点缀,但却是最显眼的点缀,能瞬间“照亮”这个建筑,这单纯靠文字描述不足以说明设计艺术,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设计最恰当最合适的风格设计,不求最好,只求最恰当,才是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

2.3 挖掘当地地理、景观、历史、人文潜能[3]

园林景观并不单纯是在种树修亭子,它是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载体,承载着当地文化品位与特色,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如能充分挖掘当地地理、景观、历史、人文潜能,从城市特点出发,肯定会让人印象深刻,并且更想参与,例如,当地有水资源渠道,可以合理开掘引入水资源渠道,构建活水特色,例如当地有优秀的抗战文化传统,可以树立人物雕像,再例如,当地是历史名城,可以将文化元素融入进来,构建特色汀步路,构建古风街道、长亭、廊宇等,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人文,构建特色的园林景观,合理定位,不过也需要和相邻的园林景观建筑做出对比,做到扬长补短,避免太过混淆和同一性。

2.4 提供人们休闲娱乐锻炼的器材

以往园林景观都是单纯的供人欣赏,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深入,人们休闲娱乐以及锻炼的地方被进一步压缩,而在当前的园林景观建设中,为人们提供可以休闲娱乐锻炼的器材,让人们能更好地融入到园林景观之中,这也逐渐成为建筑项目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例如说,人们在好不容易放松下来之后,看了一场球赛立刻生出想要打球的欲望,在园林景观中就建设有球场,四周绿荫环绕,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运动,运动质量更高,心理舒适度也更高,更有效降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2.5 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4]

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做到环保的同时,也在加强两者的共融,例如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储存、太阳能、风能等,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这种设计理念本质上就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调节生态、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体现。

2.6 尝试围绕园林景观完善产业链条

这一点是对于大型园林景观来说的,可以将其看作旅游景点,带来客流量的同时,尝试完善产业链条,随之而来的,根据这一园林景观,周围会形成不同的建筑设计,形成整体的生态园区,这也是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例如某一出名园林景观,周围会迅速建立起相关产业链条,美食街道、民宿建筑、温泉度假村等,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能带动起了无数产业的发展,相互协调发展,做到有效融合。

3 结语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园林景观地成了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好地方,为缓解社会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管是建筑小区和内部园林景观的分布,还是城市整体和园林、公园的设计布局,都需要做到两者协调互融,避免突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当地的生态与环境,深入挖掘当地的人文因素,将之运用到园林景观中,能有效提升居民参与感,最大程度提高城市宜居程度。

猜你喜欢
共融飞絮园林景观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窗外飞絮
杨树飞絮治理初探——以潍坊学院为例
大型原创黄梅戏《江城飞絮》
共融机器人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音乐与城市共融
春之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