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优化对策

2020-11-26 06:56马华军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8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人员道路

马华军 朱 健

(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近几年我国逐渐完善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加剧了道路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道路建设市场一直都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而我国的道路建设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化和专业化,相关的建设企业必须加强控制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1 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及安全管理概述

市政道路工程的涉及范围广泛,城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管网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园林绿化工程等,都属于市政道路的施工范围。市政道路工程有着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征,既在拥堵的市区建设,也会在空旷的郊区建设,而且多为露天作业。这种高复杂性的施工工程会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

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要求管理人员科学分析施工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合理的对策,以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大量实践证明,企业重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推进工程开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复杂性高的市政道路工程,如果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延滞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还会损害企业的形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

2 影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材料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管理问题,例如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以及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不规范。管理人员无法判断施工现场的环境或者对危险情况处理计划制定不合理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进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材料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施工材料质量不高或者不符合行业规范导致的施工问题。部分施工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会使其选购质量较差、成本较低的材料进行道路施工,这就增加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影响工程的实际质量。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天气情况、地理位置等导致的安全问题。由于道路施工主要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这就导致施工过程受天气影响程度较大,施工人员对天气情况判断不准确或者防范措施采取不及时就会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我国各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以期及时应对各种环境因素对施工过程造成的不良影响。

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纵观道路工程现状,施工单位局限于经济效益的情况依然存在,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领导缺乏安全意识、未认知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人才、资本等方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前期安全准备不足,普遍采取的是事后控制的方式。安全管理体系是各环节有序推进的基本保障,施工单位虽然创建了安全管理体系,但缺乏全面性与可行性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欠佳,企业缺乏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员工在实际施工中轻视安全管理问题甚至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极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3.2 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力度不足

统一监管和分级落实负责是城市市政道路安全监管的主要方式,由国家交通部门组建工程安全管理处负责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同时在国内每个省市都设置专业的职能部门,以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就当前而言,安全检查为市政道路安全监管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繁琐、庞大,现有的监督力度远远不足,监管的手段和措施也十分落后,导致监管工作缺乏有效性,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3.3 资金投入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活力的体现。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中,企业市场竞争压力极大,道路工程项目的获得依靠招投标的形式。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施工企业盲目采用提高报价的手段来增大中标的可能性的现状,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在施工阶段由于资金短缺而带来的延误工期、偷工减料等层出不穷的问题的出现。在企业资金短缺时,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采用裁员、降低安全投入等方式,这也是资金投入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具体体现。

3.4 施工安全制度不健全

目前,道路工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制度以及安全标准方面。道路施工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难度和复杂性都会增加,安全管理的效率会降低。安全制度不规范会扩大环境因素对道路施工产生的影响。另外,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存在肆意修改设计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分包转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施工安全制度,就无法保证安全管理的效果。道路施工单位也常常存在缺乏安全措施的问题,以致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利于施工。

4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探究

4.1 提升安全意识

要提高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从提升施工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安全意识做起。应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科学联系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对象,提高管理的统一性。施工企业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并将具体的管理方案和计划一一落实。施工企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准确了解道路施工中各个环节面临的问题以及不安全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形成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最主要的是明确道路施工的安全属性,以提高安全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吸收国际道路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确保安全管理措施对实际的道路施工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为了保障安全管理的效果,施工企业要从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的角度出发,构建安全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内容要科学合理,不仅要按时按质完成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还要及时排查道路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道路施工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还要做好安全知识普及工作,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宣传贯彻工作要彻底,要深入人心,可以张贴安全告示,也可以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讲座活动。要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的安全应急措施,从而应对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4.2 建立并完善道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加强完善现阶段的道路施工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帮助施工企业进一步规范道路安全建设的相关程序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道路建设安全管理方针和理念。为此,道路建设施工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专业的管理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找出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进一步推动我国道路施工企业向着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根据不同岗位、权利以及职责,制定符合现阶段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责任制度,将责任规划到个人,签订相关的责任书,进一步实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的工作目的,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持证上岗,更好地扫除安全管理的死角;

3)根据施工人员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奖罚机制,有利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和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融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权、效、利、责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4)建立一些高级层的领导部门,加强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在考核管理人员的业绩内容中加入安全生产。如果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就必须将责任规划到个人,严格追究相关的负责人,并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执行,进一步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更好地控制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因安全管理不当而引发问题。

4.3 出台管理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出台管理政策,从而形成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标准体系,为施工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及全体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前,国际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美国的OSHAct,该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雇主为每一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人员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施工手册与规范,随着市政工程的发展进行修订与整改。在20世纪末期,还提出了有关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作业区的安全保障机会,目的是为了保障作业区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4 确保安全费用投入

项目部负责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从源头上保证安全资金投入。

采购的各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不得采购无生产资质、不符合标准、无合格证明等假冒伪劣产品。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保护装置须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购买,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组织验收。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费用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4.5 加大安全监理效率和安全监理力度

道路施工企业必须落实对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和控制监督管理工作,并详细地记录检查结果。为了反馈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道路工程企业要定期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4.6 科学应用信息技术

在对道路工程具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文明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科学应用各种平台系统、安全网络系统,实现其安全文明警示作用的有效提升,将安全文明生产具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同时,还可以根据动态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抽查等多种形式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进行具体情况的检查,有时还会用到微博、微信等平台系统的配合。

4.7 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实现全面防范

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扩大事故统计范围,加强安全事故分析的力度,将成因分析及规律总结作为事故统计的核心,紧抓安全管理工作,全面防范安全事故。在20世纪末,美国就将市政道路工程安全事故作为单项实施统计,相关人员通过对事故的全面统计,可以获取到事故的所有信息,使安全分析工作有了依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建设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在道路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必须通过建设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层层把关,加强落实每一份工作。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施工人员道路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