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之名,向光而生

2020-11-26 08:57
师道(人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竹节语文老师

于 波

2020年高考季,湖南考生钟芳蓉同学以676分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报考了冷门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她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并受到了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选择了北大考古系。这样的选择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热议,各种立场、评论纷沓而至,褒贬不一。

从钟同学的事件中,我们约莫可以理清这样几条思路:部分网友认为以高分读冷门专业,是一种对分数的浪费;有些人则认为梦想无价,无须畏惧世俗的眼光;也有人说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一直以安于清贫、乐于传道为社会所尊重的教师职业,同样在冰火两重天里被赞誉、追捧或者嘲笑、打击,“人生海海”,职业漫长,何以坚守三尺讲台?在钟同学与樊锦诗先生的往来互动中,从身边人身边事那里,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敢于突破,找到职业的发力点

2000年10月,在经过了中师三年的英语学习之后,我们四十几个同学终于在通过了最后一轮选拔之后,被分配到了全市各农村中小学校,挑起了本市英语教学的大梁。鉴于2000年之前农村英语教师中专业出身的人数几乎为零,我们这批定向培养的英语专业中师生颇风光了几年。

随着师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近几年,本科生、研究生等学历的年轻教师纷纷充实到全市各中小学校任教,作为昔日的天之骄子,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教学基本功、发音准确度、口语流利度上与她们之间赤裸裸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任教班级里优秀学生可达到的学习水平上,也体现在公开课等可以走到的层级上。

曾经一度是个有些自卑的英语老师,因为我一开口,总是单个词地往外蹦,并且两个句子之间还总夹杂着“嗯……那个……”这样一些语气词,一节课下来,自己十分尴尬,学生也不明就里。以这样的教学水平混到退休的年纪不是没有过先例,顶多就是放弃赛课的机会,守住自己的一方教室,对学子们苦口婆心地规劝或照本宣科地讲授。但作为“80后”的中坚力量,我们承上启下,是网络时代的见证者,也是网络时代最直接的借力者、受益者。突破点,我一直在寻找,只差一个良机。

2017年上半年,我接触到了几款手机学习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练习口语、阅读外刊成了每日必做的功课,从刚开始的广泛撒网,浅尝辄止,到后来有针对性地补自己的短板,查辞典、做笔记;三年下来,通过自己踏实勤恳的努力,将英语听力提高到能基本听懂TED演讲、适应全英文办公的水平,圆了自己阅读英文名著、与外教口语交流的梦,也圆了自己站在讲台上流利表达的梦。

樊锦诗先生扎根敦煌40多年,在敦煌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并非一路坦途。她在守护中求变通,拒绝了多次以过度开发换取更大经济收益的机会,终于在2003年初,开始着手筹建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在进入洞窟之前,先通过影视画面、虚拟漫游等,全面地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人文风貌、历史背景等,之后再由专业导游带入洞窟做进一步的实地参观。她说:“这样做不仅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更详细的文化信息,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置身时间的长河里,没有哪个人的一生会是一路坦途,坎坷、瓶颈总是必然经历的职业阶段,从大师到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突破,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考验,挣扎之后破茧成蝶,生命才会以更广阔、更绚烂的姿态出现。

坚持积累,为人生的砝码加重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凭借自己深厚的诗词积累,他在决赛场上接连击败了北大文学硕士、四川大学学生,最终夺得了总决赛的冠军。主持人董卿这样称赞他:“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你所有偷偷地躲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是对诗词坚持不懈的积累,让外卖小哥的人生达到了预想不到的高度。

2016年,我第一次自费参加培训,在活动中结识了同处一地,现在已经在教育阅读、写作以及团队成长方面都卓有成绩的杨雪梅老师,而那时,她还是一个在特教行业默默坚守的小班主任。因为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共同的爱好,我们一直保持了不错的友谊,五年来,她坚持做到了每周至少完成一篇稿子,每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同一个教育素材,她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别人的文章,她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着手。工作的琐碎烦忙,家里咿呀学语的女儿和正值青春叛逆的儿子,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她成长路上拖延、停顿的借口,五年来,她笔耕不辍,一篇一篇坚持地写,从量的堆积到质的改变,我几乎是全程的见证者。

有人说她不务正业,整天写些没用的东西;有人说她为了博关注、博眼球,脱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在这样的争议中,她坚持走到了教育写作的第三个年头,当地教育局领导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助她从一个普通的特教老师,转变为带动一方的教研中心主任。更大的平台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团队班子从无到有,到硕果累累,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共赢,从经验型到专家型,坚持,是她脚下最笃定的铺路石。

反观我们自身,读书的口号喊了又喊,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个?买了一堆书回来,每次都告诉自己,这次我是真的要开始读书了,然后手机的魔力总让人欲罢不能,一段时间下来,手机没少玩,书却没读上几页。

做事的能力包含看得见的学历和看不见的努力。有一句话说,“如果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每一天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夯实、是积累、是我们不断刷新自己、不断提交的人生答卷。

秉持热爱,给岁月着一抹亮色

“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钱,我觉得喜欢就够了。”这是钟芳蓉同学给那些说她傻气的网友的回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具有调节、疏导、协调等积极功能,人在愉悦情绪状态下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也可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格外令人感觉不到疲累。

暑假的时候,我把儿子送到与我相熟的晓老师那里,因为了解,所以信任,大约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褒奖。晓老师教语文,成绩中上,不突出,也不落后。刚毕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时候,晓老师主动要求到一线教语文,她说自己喜欢语文。但是现实的残酷给了她当头一棒,因为成绩落后,她被请到了校长室里。“性格严厉的老师有严厉的办法,咱这不严厉的性格也应该有个不严厉的办法。”她说,校长的一席话她一直牢记在心。也是这次谈话之后,她萌生了尝试“体验式写作、多层次评价”等教学方法的想法。

“晓老师说下节课要带我们做竹节人,我一听便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在周末的时候到竹林中挑选竹子,回来之后又把竹子截成2.5厘米的小长条。……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怎样串竹节人……串完了竹节人,我们在一个纸盒里斗竹节人……小弟弟的竹节人竟然这么厉害,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原来晓老师帮弟弟做的竹节人是没有关节的,所以他的竹节人才能站立起来……”这些是儿子在晓老师那里学做竹节人,学写竹节人的片断。

对自己写过的东西,儿子总是耐不住性子地扔到一边,病句、表述不通顺、错字等问题都不想改正。晓老师抓住孩子们玩手机从来不嫌烦的心理,要求各人写完作文之后,通过语音转文字输入法,自己朗读转成文字之后,再发送到我们的微信群里,在朗读自己作文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了病句,又挑出了自己的错别字,学习的过程很愉悦很有效果。把孩子送到晓老师那里,除了放心,还有时时的惊喜和赞叹。

在同事们“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语文”的玩笑下,晓老师反而愈加从容,她爱语文,愿意在语文教学上花一些巧心思,并由自己的喜爱,带动了学生的喜爱。难怪儿子会说:“晓老师上课太有意思了,再多布置一些写日记这样的作业也没问题!”

许多人对中年女教师有一种苛刻、放弃自我管理、甚至专业能力不高的印象,这些并不是中年女教师撕不掉的标签,任何一种工作,都需要热爱来保鲜,人至中年,让人害怕的不是年龄,也不是样貌,而是好奇心和活力感的消失,如果变得越来越麻木,对生活没有激情,对明天没有期待,对学习没有渴望,那才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与其遗憾,不如成长。在职业发展中,保持与大环境适度的共融性,找准着力点,像植物一样始终向着阳光生长,才是我们长久立足于讲台的基石。

猜你喜欢
竹节语文老师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竹节人”中说“趣味”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