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2020-11-27 10:56张雪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经营人员

张雪

(武汉康力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32)

一、分析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构成因素

(一)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基本因素

企业审计的失败往往是审计风险的产生造成的,审计风险的存在会让企业产生诸多管理上的漏洞,给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带来巨大的影响,审计风险的产生使企业管理层获得的管理与经营信息缺乏可靠性,使管理者产生决策和监督工作上的失误。通过对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的审计风险由三个部分构成: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固有风险与会计报表的审计无关,与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政策和程序无关。企业从事范围广泛的业务操作和复杂的业务流程。在企业的内部不遵守管理制度,企业的审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发生便容易发生重大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固有风险的产生概率便大幅提高,给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带来巨大的损失。

控制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未能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行充分利用,甚至都没有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对违法违规问题而产生的风险及早地发现并预防。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中,很多中小企业的市场化重组起步较晚,多年积弊已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甚至保留着传统家族企业以及计划经济管理的思想,企业缺乏服务和管理意识,缺乏对内部管理的创新和思考,导致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呈现出高层管理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企业各个岗位的业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内控执行能力不足。甚至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科学的认知,这一定程度上无疑会增加中小企业的控制风险,这会形成中小企业审计工作落实的阻碍。

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的管理过程中,按照规定程序未发现违规操作的问题,和与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公正性以及专业性,不能秉承审计工作审慎性的原则,在工作中为了个人私利忽视企业的审计风险和问题,没有为企业给予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审计环境比较复杂,很多审计人员缺乏一定的审计经验,其对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细微性风险和问题不能有效识别,增加了中小企业审计工作中的检查风险。

(二)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组织机构的设置比较单一,企业的股东数量一般较少,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将经营权和管理权进行分割管理,也没有完善实现聘请职业经理人制,内部管理方面过于集权,这直接导致权利大于制度的企业弊病,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效果,如今中小型企业大多缺乏内部管理机制的设置,也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控制风险,领导阶层及股东对公司财务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没有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审计工作的地位,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缺乏招聘优秀财务人员的意识,企业会计组织不健全,导致了审计信息的质量不高,对不相容职务的权力分离程度有限,违规和各种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概率提高,随着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增加,企业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会带来巨大的危机。

法治体系不健全。如果国家立法部门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将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执行与审计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一些关于审计工作的法律规定,但针对企业审计的专业法律规定只是一些未成体系的政策文件,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其法律水平明显不高,可操作性差,对于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执行无法提供明确的指导。而且,目前许多政策出台于不同部门,政策之间的矛盾性和冲突性使会计师和事务所面临尴尬局面,对于审计审计政策的内容阐述不够清晰,对于审计政策的贯彻实践操作性比较差,也容易导致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发生。此外,很多中小企业针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是交由于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乱收费、恶性竞争压低价格、降低审计成本的使用,无法按照行业的规则和约束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导致市场秩序产生乱象,这极大的影响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针对此类问题我国还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约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审计风险,无法保证中小企业审计结果的质量。

中小企业的审计方式较为落后。在企业的审计工作中抽样技术为审计工作的常规方式,其主要是从审计整体对象中抽取少量样本,从样本特征中推断出总体特征,目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往往选择简单的审计模式,在审计过程中不常对风险因素进行考虑。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都由工作人员的审计经验进行决策,缺乏科学的审计目标,容易产生疏忽漏洞。现阶段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方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与大型企业审计工作的执行情况来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的审计方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需求,其中所存在的审计风险会加重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危机。

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审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有较高要求,由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但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团队建设投入成本不高,其缺乏对专业化审计人员培养和引进的意识,不愿聘用工作能力强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往往是由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负责,其缺乏审计工作的经验,以及审计工作执行清晰的思路,而专业能力不足的审计人员容易在审计过程中产生失误,从而导致审计风险,此外,大量审计人员由于缺乏责任心和职业素养,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关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工作态度的严谨性和公正性欠缺,不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审计风险。

二、防范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严格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即各企业管理层及员工共同采用的制度体系,为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率、财务工作的真实、企业相关制度的精准提供了完备的制度基础,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企业严格的内控机制,关键在于对良好控制环境的创建,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管理层首先要建立相应制度,构建完善的审计工作监督体系,使企业各个部门岗位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得到明确的分配,以便于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这也会降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难度。同时,要科学评价内部控制工作,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及时,并进行改进,优化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随着中小企业管理层次的不断提升,其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系统,科学评价和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在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当中利用审计结果做出科学的管理规划,只有使企业内控机制得到完善,才能有效去除审计风险,保证中小企业发展和运行的稳定性。

(二)对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为有效降低和规避中小企业的审计风险,我国应通过对别国先进经验的借鉴,加快对法律法规的完善进度。在法律层面上完善具有的审计法规和曾策,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根据中小企业在审计工作中的困难现状,明确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对审计项目的实际存在风险进行研究。在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工作时,应重点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进行强调,对审计工作中的固定程序进行专门规定,做好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监管,以减少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差错和舞弊行为,并对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的问责和处罚机制。这会提升中小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审慎性,保障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

(三)对传统审计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由于传统的审计方式有重重弊端,我国应借鉴国际中较为先进的风险导向方法进行审计,积极创新中小企业审计的方法和形式,这种技术通常用于财务数据的审计,中小企业的审计风险源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机制有漏洞,仅凭借数据分析,很难使审计人员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法了解真实的企业财务情况,增加了中小企业审计工作的执行难度,也无法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违规问题,因此应将非财务数据也纳入审计的环节之中,健全中小企业的审计内容,同时也可以将中小企业的审计工作交由专业化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开展,使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

(四)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建设

提升审计人员团队的素质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可以提高企业对审计风险的抵抗力,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强化自身的审计水平,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合理的选拔招聘,引入高水平,具有经验丰富,良好职业道德的审计人才来优化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团队,中小企业审计人员自身也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及公正性的原则,使企业遭受的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审计在我国审计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重要的中小企业,要对其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进行有效预防。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内控机制的完善,审计方式的改进,人员素质的提升,以减少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经营人员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