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及对策浅谈

2020-11-27 10:56石宇东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

石宇东

(福建巨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2)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优化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营造信息化管理环境,可加快企业财务数据的整理速度,加强财务核算准确性,为企业业务开展及项目规划提供可靠支持。

一、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实施会计和财务数据处理的一种方式,不仅可降低人力上的损耗,而且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对账、查账、财务报表制作等工作的准确性也将得到大大提升,失误率逐渐降低,有效保证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相关业务活动提供帮助。会计信息化的落实也加快了信息数据处理,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充足的依据,以此优化管理水平。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完成会计工作,达到企业现代化管理目标的重要方式。会计信息化的特征可概括为三部分:

其一,实时性。会计信息化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施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具有实时性特征,可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实时监督和管控;

其二,共享性。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还能改进数据传输共享效率,便于相关制度落实及各部门数据的快速收集,为财务管理方案调整或业务活动决策提供依据;

其三,集成化控制。会计信息化构建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财务工作的集成化控制,并结合现有数据资料,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推动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该平台可对活动落实情况予以动态化管控,加快问题、风险的解决进程,降低经营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上:一是为企业运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支持。会计信息化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产物,高度融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人员可通过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对企业财务状况,资金流向等予以全面分析,实时对企业运营情况展开风险评判,有助于相关监管人员利用合理手段预防企业运营监管中的诸多风险,为运营监管人员制定发展决定供应参照。

二是改进部门工作效率,节约资金成本。一方面利用会计信息化可减少人员上的损耗,利用计算机等技术设备,将工作人员从传统的人工拢账、对账等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人员工作量,减少人员成本损耗。一方面会计信息化可高效利用信息平台及相关软件,完成会计和财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加快工作进程,降低资源损耗,实现成本节约。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可实现不同地区企业单位的合作和交流,加快业务处理进程,扩展企业运营范围,增大企业经济效益。

(二)负面影响

1.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会计信息化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及要求发生较大变化,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开始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财务数据也逐渐趋向数字化管理。鉴于此,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了解信息化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学会系统、快速地进行数字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处理。目前财务人员大多只注重财务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缺乏对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人员不能够熟练地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来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安全隐患增多

会计信息化下,数据资料均是以数字化形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输到相关部门或企业的,但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加大病毒、黑客等的攻击率,很容易在资料传输过程中出现截取、篡改、泄露、丢失等问题,降低数据资料安全性。另外,人员操作不规范,也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无备份文件,进而为企业业务下发或项目开展带来阻碍,降低最终经济效益。另外,介质传输中,受外界影响较大,也容易造成数据丢失或截取的情况。

3.存在连续或重复错误内容

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中,是利用设定好的程度来保证运营轨迹的顺序性的,很多工作流程及内容都已经固定,且不存在改变现象,但财务数据信息是变动性的,因此在信息化处理中,很容易因为程序上的设定错误,导致数据处理存在偏差或纰漏,进而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而传统人工记账分工合作的模式,则在该方面有较好的规避性。对于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管理,务必确保原始录入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才能有效提高当下企业会计工作效率。

4.存储的不稳定性

会计信息化后,财务数据信息会被直接存储到相应计算机硬盘或U盘内,以便于随时调取和应用,但这种数据存储方式,如果计算机故障或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长时间存放,内部的信息数据会有所损毁,甚至使整个硬盘或U盘报废,数据资料存储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难保资料数据的齐全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这些数据唯有基于计算机专业设备才能调取查看,因此会计人员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多备份的方式,将数据信息存储在多个设备中,避免因一处数据的丢失而影响整个会计工作的进行。

四、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

会计信息化既以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及内部人员应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快会计信息化构建力度,了解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为企业业务活动及经营决策提供更多高效、精准的数据信息,推动企业良好发展和建设。在现今发展中,应摒弃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提取以往管理中好的一面,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管理效果。还要做好前期宣传和人员培训,提高会计及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要求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地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科学的预测,并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物质和物性资产是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资源,且无形资产明显要高于固定资产数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高,并且得到了企业管理人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为了稳定发展也不断挖掘有能力创造无形资产的人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在单纯的是以股东利益为核心,开始关注主体及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对员工效益的重视力度,营造良好管理环境,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做好财务人员培训,强化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要想保证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落实,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就成为关注的要点内容。在会计信息化下,财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充足的财务管理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技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基于此,企业应该集中关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两方面实现:

其一,加大现今人才引进力度。企业可从院校或社会中挖掘更多专业人才,构建专业财务管理团队,为会计信息化落实提供助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改善财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完善奖惩机制和考评体系,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的加入,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其二,注重人才培养。开展岗前培训和不定期专题培训活动。岗前培训是为了考察员工对工作内容、流程及操作的掌握情况,不定期培训则是对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知识予以普及,完善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工作落实奠定基础,做到企业资金的实时动态化管控。

(四)完善内部管控体系

内部控制体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以员工和管理内容为基础的控制体系。对员工展开科学管控,可实现岗位职能的明确划分,工作任务的科学布置,让员工在自己适合的职位中发光发热,这样不仅能改进工作质量,也可实现工作模式的创新和优化,避免越权操作的出现,减少不良工作氛围的产生。而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工作要求或目标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促进内部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对会计和财务人员的行为予以规范,严格把控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作用。

再者,针对会计工作建立起明确的奖罚制度,对于保持良好会计工作行为规范的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激励其高效工作,对于触犯行为规范的员工,可采取适当的惩罚,利用罚款等手段规范员工工作。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内部各方面工作不断完善,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控体系

会计信息化下,信息数据流通速度加快,但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加强企业数据资料的安全性,避免窃取、丢失等问题的产生,有必要结合会计信息化特征,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营造安全网络环境。企业要先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约束员工行为,减少不恰当操作带来的威胁。设置杀毒、防火墙等防护系统,定期开展电脑查杀,快速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开设网络安全管理培训,深化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此外,严格控制信息的输入输出,对于所有的信息传输做好记录工作,建立相关监督制度和行为规范来管控员工的信息输出。再者,落实保密条例,对企业核心文件实施加密处理,并根据部门人员职能设置权限。重要文件应做好多点备份工作,将其存放在不同位置,确保一个文件损害,可快速调取备用文件开展工作,维护信息安全性。

五、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落实会计信息化,改革传统管理理念和模式,强化人员能力素质,可有效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做到资金的科学管控,进而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