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计量测试常见误差因素探讨

2020-11-27 03:07谭波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3期
关键词:电压表电学电阻

谭波

东华计量测试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29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增强了对电学计量的研究,研究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因素的分类。这需要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本文从电学计量的角度分析探讨常见误差及产生原因,并加以控制。

1 电学计量的必要性

电学计量涵盖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电容、电感等参数,涉及仪器仪表众多。如今,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电学计量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全球化发展中,电学计量关联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因此,要保证电学计量测试准确性,就必须发现误差、消除误差。这不仅关乎产品质量、行业收益,还间接影响国家进出口商品质量以及进出口利润[1]。

2 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2.1 人为因素

在测试工作中,计量人员须熟练掌握测试方法,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会产生误差。例如,使用仪器时,应该对中未对中,应调到水平、垂直或平行状态未能调好。其次,在指针式仪表读数中,视线应垂直于仪表表面及刻度线,采用“三线重合”读数。不同人员读数、视力不同,存在角度差异、读数差异,导致误差出现。第三,用力习惯不同,产生不同误差。如插销式仪器,不同的插入力或旋转力,产生不同的接触电阻,导致测量结果不同。

2.2 方法因素

测试过程存在不同的方法。测试方法不同,误差不同。首先,未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减小或消除误差。例如,未采用修正的方法减小系统误差,未采用替代法消除恒定误差,未采用对称测量法消除线性误差。其次,在非标准方法测试中,方法不同,产生的误差也不相同。第三,在重复性测试中,多次测试产生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大小与测试次数有关[2]。

2.3 测量仪器因素

第一,仪器的准确度级别是根据检定规程和设计性能而规定的。等级不同,测量误差不同。对于指针式仪表,不是选用等级越高的仪器,测量误差越小,还要考虑量程范围。例如,用0.2级量程100V电压表和0.5级量程10V电压表,测量10V时,0.2级电压表的绝对误差大于0.5级电压表,选用0.5级量程10V电压表测量误差更小。第二,仪器仪表显示特性产生误差。仪器显示的有效位数不够容易导致误差。如需要五位有效数字,一旦使用四位半的数字电压表测量就会出现问题,存在分辨力不够的误差。仪器的刻度设置不合理、光点不够亮等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第三,数字仪表间隔采样的影响。采样方法可能漏掉一些被测量的波动信息而产生误差。第四,灵敏度、鉴别阈的影响。灵敏度不够会引起误差。鉴别阈的大小因人不同。如电子电位差计,当同一行程方向输入量缓慢改变到0.04mV,指针产生可觉察变化,此变化量因人不同。第五,调节细度不够引起。当改变最小步进值超过灵敏度,用估读得出结果,也可能引起误差。

2.4 测量设备因素

有的测量仪器需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测量。有些辅助设备不需检定,很难发现设备出问题。例如,可调电源是电学计量常用辅助设备,一般不送检,出了问题不易发觉。其次,开关变差影响。开关是电学计量常用构件,存在动态变化的特点。开关转动后转回原位时其接触电阻会发生变化,形成开关变差,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例如,电阻箱的开关器件,需进行开关变差测试。标准电池的准确度可达微伏,其测试线路对转换开关要求很高,为避免开关转动产生热电势,应采用微伏级低热电势开关。第三,线路各接点和导线电阻的影响。线路是通过导线及各接点如焊点、接线柱、开关等进行连接,会有一定电阻,一般测量不考虑,但在准确性要求高的测试中会产生不可忽略的误差。例如,在低阻测试中,采用“四线法”消除引线电阻影响。在高阻箱测试中,测试引线电阻消除残余电阻的影响。在有交流的测量场合还应考虑接线柱、接点、导线电感和电容的影响。

2.5 环境因素

第一,温度影响。温度对标准电阻、标准电池的准确度有很大影响。例如,标准电池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恒温槽内温度及温场均匀性有严格要求。第二,湿度影响。当绝缘体受潮,绝缘电阻变小,对高阻阻值影响非常大。第三,磁场影响。未经屏蔽的电动系仪表对磁场敏感,空间中交变磁场的影响不能完全排除。第四,电场影响。在交流电路中,具备电位差的物体会产生电容电流,对其基本电流产生干扰。第五,静电力会作用于仪表指针、动圈继而产生误差。第六,电源影响,包括电压波形、频率、相位差以及稳定性等。尤其当电网频率波动大,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会产生更大的波动。第七,外界条件偏离额定条件值,包括温湿度、压强、震动等。

3 防控误差的相关措施

3.1 落实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首先,构建符合人员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相关设施有效运行。比如,环境温湿度等条件应满足规程规范开展测试工作的要求。其次,将不相容区域进行划分,避免出现相互影响。保证工作环境推动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定期对仪器检定和维护保养

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使仪器处于良好状态,避免使用不合格仪器。对于老化程度较高的仪器应及时更换。更换后,履行相应手续。若改变原有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应按新标准重新考核,保证每一项测量标准量值传递的有效性,推动测试准确性的提升。

3.3 完善相关制度,提升计量测试的规范性

首先,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重视每一项测试方法及仪器的正确使用,从而促进测试工作规范性的提高。其次,对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对人员资质考核,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从而促进测试工作水平的提升[3]。

4 结语

总之,应重视对电学计量测试误差的分析与探讨,加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降低人为、环境等因素影响,深入探究测试误差规律并总结,不断提升计量测试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电压表电学电阻
织物电阻测试仪校准中电阻示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初中电学可能值问题分析
浅谈汽车控制模块中电阻的识读
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实现自动控制电阻类型分析之气敏电阻
电压表的妙用
再探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串烧”式电学实验复习法お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