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书证融通课程构建

2020-11-27 19:56许若晨
绿色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考核内容证书导师

许若晨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在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下,酒店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各类新型酒店业态相继涌现,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反观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毕业生就业层次低、后续发展乏力、岗位适应力差等问题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课程体系设置与市场需求发生错位,学生综合能力与酒店业的发展不相称。为了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教育部印发了《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进入了研究视野,这一制度的推行能够显著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制度,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2 1+X证书制度的内涵

在1+X证书制度中,“1”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的毕业证书,“X”则是学生在三年学习阶段中获取的各类配套证书。在高职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证书,可从院内获取,也可从院外获取,证书与学生技能水平、知识素养、学习水平一致,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与毕业证书的本质相同,均是学习凭证[1]。

3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书证融通课程的构建

3.1 证书的引进和开发

为了保证书证融通课程构建的针对性,需要充分考虑到酒店管理对从业者的要求。具体来看: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扎实的酒店业务素养,熟悉酒店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其特点、动态与发展趋势,了解客户需求、客户状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②服务心理素质:酒店从业人员是服务主体,要随时能够忍受来自各方的委屈、怨言甚至误解,时刻以积极心理状态对待工作。③良好的职业道德:酒店从业者,要有责任心、敬业精神,做到诚实守信,热爱酒店行业,重视信誉度,可以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之间的关系。在证书的引进和开发上,要做好调查工作,针对相关酒店、招聘网站开展调研,分析行业协会意见,选择含金量高的行业证书,并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强化合作,根据高校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育人目的来共同开发高质量证书。开发此类证书,能够有效弥补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育人体系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理论、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借助证书优化校企合作体系,节约学校、酒店的人力成本,减少培训时间,也为酒店提供了更多的流动人员,解决其旺季人手不足的问题,对于学校、酒店、学生而言,是一种共赢的结果[2]。

3.2 课程体系的整合

在课程体系的整合上,需要进一步强化与酒店之间的联系,构建合作共同体,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在合作酒店的选择上,需要全程考量酒店综合实力,要求酒店有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与学校合作积极性高,愿意接收取得证书的学生,并为学生提供符合其能力的薪资待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支持。同时,将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行业标准为《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高职院校关于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技能要求、考核内容,通过上述标准的融合,提升培育规格,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建提供指导[3]。

基于这一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除了公共必修课、通识教育必修课之外,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来进行改革。专业必修课是瞄准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为出发点,使之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内容包括酒店业概论、前厅管理、餐饮管理、酒店战略管理、酒店英语、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国际酒店管理、酒店服务营销、酒店消费行为学等;专业选修课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内容包括酒店康乐管理、酒店服务礼仪、度假及会议酒店管理、酒水与饮料管理、酒店信息管理、酒店文化学、酒店统计学、酒店公共关系学、酒店客户关系管理等。

在整个1+X证书制度下的等级证书模块,需要将其与上述板块内容结合,课程教学上,邀请酒店人员进入学校,为学生讲解实际操作案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以高级宴会服务师证书体系为例,除了常规内容外,搭配“营养与配餐”、“侍酒师服务”等内容,根据证书考核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来进行设置,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安排。

3.3 实训内容的创新

1+X证书制度的推行要求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坚持工学结合,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继续创新实训内容,推行证、岗、课融通的教学体系。一方面,促进其深度对接,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之间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上,继续深化,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覆盖全体学生的三全育人体系。酒店的选择需要严格把关,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育人目标是瞄准高星级酒店。因此,在合作酒店选择上,选择四星以上标准,在确定合作酒店前,需要到合作酒店中实地调研,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实习阶段,强化对学生的监管,由学校派出顶岗实习指导老师,酒店人事部门负责监管,从工作岗位、交通、居住上开展管理,以确保学生在实习阶段能够迅速成长。

此外,推行双导师制度,配备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双导师在职责上互补,行动上交流,共同为学生提供指导,校内导师负责学校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锻炼其综合素质,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各个岗位中综合能力的锻炼,强化其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技能。

3.4 改革考评机制

在考核上,根据1+X证书制度的要求来重构考核内容,确保考核内容和方式能够与行业和企业之间接轨。在考核内容上,涵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学校、企业共同参与考核,不同证书,考核的侧重点各有差异。在理论考核上,由校企双方合作,构建题库,拓展传统的理论考核内容。实践考核上,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参与,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沟通合作、团队协调能力等,由双导师共同打分,在实习期间,针对学生的岗位表现、出勤率、职业素养等方向进行考核。在这种考核体系下,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分工合作,发挥优势,让校内导师对考核内容、考核重点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根据考核重点来调整考核方法和内容,在考核决定权上,是由酒店占据主动权,避免在考核中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通过该种方式,也提高了证书的含金量[4]。

4 结语

1+X证书制度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促进了产教融合,为精准化育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支持。就当前来看,1+X证书制度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完善,对于这一课程体系在其他专业中的延伸,也有待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考核内容证书导师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录证书
V eraW an g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