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阅读,厚积薄发

2020-11-27 06:40李应贵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雨习惯读书

□李应贵

读书是一生的事情,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责任。

“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的确,阅读是人生重要的一课,它是启迪明智的钥匙,是开启成长的智慧之门,是发现世界、感悟生活的重要阶梯。阅读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好习惯应当从小培养,读书亦然。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不容小觑的积极影响。可是,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阅读会如何助力孩子的成长?在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该如何积极配合?这些问题,成为了当今家校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首先,家长和老师都要明确阅读能够影响学生成长,让阅读为孩子的成长插上翅膀。其次,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切勿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最后,家长要配合老师,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样。相信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让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是成长的启明星

如今,写作文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家长为了让孩子的作文能得高分,总是会买许多作文选让孩子看,想以此来迅速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殊不知,博览群书的目的如果仅仅只是让孩子在写考场作文时妙笔生花,那么目光未免过于短浅了。

博览群书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书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有惊险刺激的冒险,有温馨抒情的童话。通过阅读,学生会开阔视野,不再仅仅拘泥于狭窄的生活空间,会发现世界在自己所见之外有着其他层出不穷难以想象的时空。阅读给学生的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阅读会发现,眼界开阔后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有趣。

博览群书可以让学生开阔胸襟。小说中对立的事件、复杂的人物,会让学生发现在现实生活之外还有不同的世界。让学生了解了大千世界无所不有,思想不再拘泥于自己所处的狭小圈子,便在生活中对待差异性更加宽容。

博览群书可以让学生提升获取信息,以及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尤其是通过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学生会学会在阅读整本书时捕捉关键信息,体会中思想,努力揣度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会让孩子进行一次又一次复杂的思考训练。

除了写好作文,阅读也会对人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既能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孩子各项能力的好习惯,阅读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教师要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培养一个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让学生爱上阅读是一场“持久战”。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爱上阅读的问题上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反感,适得其反。教师需要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一开始,我在班会课上和学生们说了许多关于读书的益处,以及很多名人读书的故事,并且在班级中设立了图书角,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家里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图书角供大家阅读。图书角刚刚设立的时候,学生都很新奇,每个课间都一窝蜂地挤在那里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可时间一长,新鲜劲儿过去了,图书角渐渐成了摆设。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想这可不是办法。学生还小,没有足够的耐心,读书带给他们的“收益”短时间内又不能显现出来,于是他们很快便没了兴趣。我想,“争强好胜”是孩子们的天性,不如给他们找一个“标杆”做榜样。

我选中了班里最喜欢读书的小雨。小雨是一个文静的女孩,父母都喜欢看书,所以小雨耳濡目染,从小便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我注意到下课后,当别的孩子都出去玩的时候,只有小雨坐在位子上安安静静地看书,不仅如此,小雨还会把自己看的内容巧妙地运用在作文中。因此,在她的作文中总能看到名人名言和好词佳句。于是,在一节作文课上,我重点表扬了小雨的作文。我说小雨的作文文通字顺,主题鲜明,并且每篇作文中都恰如其分地运用名言佳句,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果然,大家都向小雨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时我又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大家都是同一个老师讲课,为什么小雨的作文却写得那么好呢?”

看着学生们疑惑的表情,我揭晓了答案:“因为小雨从小就喜欢阅读,她一有时间就会坐在座位上看书,小雨的阅读量很大,厚积而薄发,读得多记住得也多,所以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比别的同学有更多的素材。”

那节课之后,图书角又开始“人满为患”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欣喜地发现,在作文中运用好词佳句、名人名言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虽然有些学生用得并不精准,但是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我也不会给他们的作文打低分,而是在旁边写上鼓励的话语。看到孩子们读书热情高涨,作为语文老师,我真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家长要为孩子的阅读保驾护航

在培养孩子阅读的问题上,老师的努力只是一个方面,家长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很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可自己却从不读书,还有些家长下班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这些情景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家中无人读书,家长又强制孩子读书,这往往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像小雨,父母并没有刻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只是她从小就看着父母捧书阅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不仅给学生布置了阅读任务,还给他们的家长布置了阅读作业——与孩子共读一本书。

起先,很多家长有抱怨情绪,认为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老师还给自己“找事”。有一次我在家长会上说,作为学生,孩子们也在他们的年龄段辛苦地学习,如果家长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那么孩子又怎能不将阅读作为自己的包袱呢?家长们听后,纷纷表示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事实证明,共读一本书这一想法让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家长陪伴不仅能监督孩子完成阅读任务,还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就拿我们班的王寻(化名)为例。喜欢踢足球的他曾经是班里阅读任务的“落后分子”。在布置“亲子共读一本书”这项作业的初期,王寻的抵触情绪特别强烈。可是王寻的父母很有耐心,不愿意放弃。为了让儿子爱上看书,父母便在王寻玩游戏时坐在旁边朗读。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终于有一天,王寻主动跑到父母的卧室,嘟囔着说:“我想知道汤姆·索亚后来怎么样了?还在小岛上吗?”这一进步让王寻的父母欣喜不已,连忙从床上爬起来给儿子读书。王寻在不经意间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又在不经意间养成了“听故事”的习惯,由此可见,家长的亲身示范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确,读书是一生的事情,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责任。

猜你喜欢
小雨习惯读书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卧薪尝胆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