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画错了”现象探究

2020-11-27 06:40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王乐凤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想象力现象绘画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 王乐凤

在西方,少儿美术教育被称为唯一没有对错论的学科,儿童画被认为是真正自主的活动。如果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0,英语课上只能是0,语文课的汉语拼音中也只能是0,但在美术课中,可以是太阳、笑脸、轮子……你可以把0 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总是遇到一些这样的情况,“老师,我画错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结合对美术课堂中学生的了解和观察,以“画错了”现象为出发点,探究其原因,并且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破除学生“画错了”现象,解决问题,挖掘其“画错了”背后隐藏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重塑信心。

一、正视“画错了”现象,探究背后的原因

(一)定向思维,传达学生单一的表达方式

美术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简单粗浅的绘画技能技巧,它是一种通过学生自己看看、想想、画画等形式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它与很多学科不同,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表达方式。在美术课堂中,教给孩子一种画法显然是错误的,要在课堂教学中传达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看起来“乱糟糟”,很多家长把这类作品称为乱,但在专家的眼里却是生动、有灵气的。如“植物的写生”一课中,假如告诉学生这个茎叶是椭圆形的,颜色是绿色的,把你看到的结果呈现给学生,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就把学生的思维给框住了。

(二)习惯成自然,导致学生涂涂改改

在美术课堂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制约性会更高一些,如汉字的书写,按照教师的基本笔顺和笔画,如果没有按照要求写就是错误的。长久以来,学生的观念制约着其思维方式,习惯成自然,觉得不按照教师的要求或者范画的要求就是错误的。很多学生还喜欢用铅笔画画,觉得铅笔可以修改,在作画过程中,没有自信,总是觉得自己画错了,习惯成自然,导致了学生的涂涂改改。

二、揭开“画错了”真相,挖掘教育价值

美育,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学美术并不是想当画家才学的,儿童美术启蒙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美术教育本身。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不应对学生画得不圆、不方、不正而质疑。当学生出现“画错了”现象并求助于教师的时候,如果教师是对学生批评、质问,那么不仅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导致学生自信不足,思维定势。“画错了”其实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小插曲,只有教师多思考一点,多一份指导的艺术,揭开其真相,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一)心理建设

儿童绘画不需要单纯的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学生在画画的时候从不需要技巧,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得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儿童的艺术创作无所谓对错,因此,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画错了”现象并且求助教师时,教师要主动了解其创作意图,鼓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画画没有对错,只要能够大胆画出来,画的时候你感觉开心、舒畅,你就成功了;如果你画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别着急,你可以想一想,变一变,让你的画更有趣”。教师的鼓励能够寄予他们安全感,让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更自信、更大胆。

(二)将错就错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画错了”现象时,教师不妨顺水推舟,以此为契机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幼儿学会“将错就错”。

案例1:在一次用手指作画的美术课堂中,欣欣在画中不小心洒了很多墨点,看着这些黑点,他难受极了。这时我看到了,灵机一动说,我们来变个小魔术吧,给小黑点用手指蘸墨添加身体和尾巴,让它们变成一只只小金鱼吧。顿时画面就变得生动起来,小金鱼形态各异,富有童趣。

案例2:在一次水墨画人物的课堂中,班里基础很好的一名学生,在画头发的时候因为耳边不小心堆了很大一块墨,心里异常沮丧。他皱着眉头找到我说,“老师我画错了,想把这块墨擦掉,可是没有办法,你能帮我吗?”“为什么要擦掉呢,我们可以改变他的发型,把他变成艺术家的发型”。在课的结尾,我和班里的学生分享了其内容和创作过程,引导他们发现,当画出来的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时候,只要肯动脑筋想一想,变一变,就能变成有趣的东西,而且能让画面变得更丰富。

(三)借形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习惯于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儿童的思维,就会使儿童形成定势思维,粗暴地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儿童学画不应只学画“看”到的,更重要的学画“想”到的,只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才是儿童内心的写照。

三、破除“画错了”问题,重塑孩子自信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画错了”现象是美术课堂中避免不了的,作为美术教师,要正确看待这一现象,要保护儿童绘画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审美能力。教师要以儿童的特点和绘画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心理建设、将错就错、借形想象,帮助儿童在画错了的情境中学会主动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解决“画错了”的问题,重塑儿童自信。

猜你喜欢
想象力现象绘画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