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7 06:40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车健斐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领会演奏者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 车健斐

音乐具有声乐、器乐之分,无论哪一种,音乐的表现力都离不开其本身的内涵及演奏者的情感流露,作为音乐艺术的特色,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有所重视。

一、基于学生音乐知识体系建构的训练措施

教师展开节奏训练时,应当重视相关音乐知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沉淀音乐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节拍训练、音乐内涵、音乐艺术。从节拍训练来看,音乐节拍是音乐节奏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最为明显、最容易被学生掌握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领唱、集体演唱、拍手掌的形式,引导学生以规律的拍手掌的形式融入音乐节奏中,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持,使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此类节拍。从音乐内涵的角度来看,音乐内涵是有关音乐的定义、曲谱、音高、乐器等相关知识,旨在基础性地教育学生音乐常识,学生对音乐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循着规律,把握音乐特色,掌握各个音乐的节奏,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音乐艺术是演奏时所呈现出的艺术气息,教师应当教育学生体会演奏者的情感流露、音乐的中心思想。掌握音乐的“情感线索”,学生可以更容易掌握音乐节奏。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神圣的战争》中,教师要求学生欣赏时,可以引导学生集体打拍子,可以较为简单地掌握音乐节奏,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思考音高的起伏变化以及曲调的缓急快慢,教师也可以告知学生音乐基本定义,让学生侧重观察旋律的起伏变化,以此感受音乐的优美,以及对慷慨激昂情绪的表现力,教师再对照歌曲,将歌曲中的主题思想告知学生,学生就可以依托旋律、情感,精准掌握音乐节奏。

二、基于学生音乐认知能力及习惯的训练措施

学生的认知能力及习惯可以帮助学生领会音乐,事先深入了解音乐的背景、主题思想,从而结合认知到的内容,重新审视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增强。从认知能力来看,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将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带入音乐中,尤其是如何领会音乐语言,可以根据曲调的起伏变化、快慢缓急掌握哪些是忧伤的,哪些是昂扬的,哪些是喜悦的,哪些是压抑的,以此与音乐内容背后的文学语言对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品鉴音乐旋律,音乐节奏把控能力可以得到增强。从认知习惯来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展开音乐教学之前,让学生对音乐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音乐的感情基调、起伏变化、中心思想具有基础性掌握,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黄河船夫曲》中,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之前,可以鼓励学生收集《黄河船夫曲》历史背景以及该音乐所要描述的画面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描述各部分寓意下,对该首歌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

三、基于情感体会的训练措施

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时,可以循着情感体会,了解演奏者及音乐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感信息,学生在精准把握下,一般可以用“情感”作为线索,掌握音乐节奏,展开训练时,可以从经典片段品鉴、多听多学多领悟,加强学生情感体会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片段,在提前知悉该片段所要渲染的感情基调的情况下,体会演奏者、曲调旋律是如何演绎的;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听、多学、多领悟,积累音乐品鉴经验;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现实生活带入音乐中,体会创作者和演奏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可以在感同身受下深层次地领会音乐。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西风的话》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对自身对秋天的理解,领会成长的意义,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曲调、歌词中,把握创作者的情感,若学生仍旧难以领会,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多听、多体会,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不断沉淀学生音乐素养。

四、结语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应当涵盖节拍训练、音乐认知、音乐赏析等,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音乐节奏。具体训练时,教师可以从音乐知识体系、音乐认知能力及习惯、情感体会等方面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能从历史背景、寓意、情感等方面深入了解音乐,最终把控音乐节奏。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领会演奏者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新时代云南乡村绿色发展:历史背景·机遇条件·路径选择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卢梭的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