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物面汗潜手印显现方法研究*

2020-11-28 06:23谢刘阳谢明仁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渗透性手印客体

谢刘阳,谢明仁

粗糙物面汗潜手印显现方法研究*

谢刘阳,谢明仁

(甘肃政法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手印作为一种可以进行同一认定的证据,有很大的现实作用。而在刑事检验中,如何在各种客体上以最好方式提取手印显得非常重要。粗糙的物体表面不平整使汗水的手印线条不一致,导致出现手印的外观显现、提取和分析等阻碍。希望能寻找操作便捷、效果明显的方法,为不同的粗糙物体提供适当的显现方法。

手印;粗糙物面;粗糙客体;显现方法

当前犯罪分子选取的作案手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取证带来了挑战。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定会留下线索,例如足迹、指纹、DNA或工具使用痕迹。其中,指纹是高频痕迹。因此,通过研究指纹科学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取得指纹信息,为取证提供有力的支持。

人手表面的皮肤在与各种物体接触时所形成的痕迹称为手印。人们可以通过在客体上留下的手印进行显现提取并加以分析,从而获取遗留在犯罪现场的各种信息。刑事案件现场的指纹的外观通常受指纹留下的物体表面状况的限制,若单一地使用刷显法提取指纹,有可能会对痕迹造成损害。仔细分析客体的状况是确保效果的前提。通常,光滑物体可以通过使用常规方法(例如刷显)获得更好的结果,但是一些粗糙的表面物体会因属性的不同导致指纹损坏变形,从而为这项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此时,如果使用与光滑客体相同的显示方法,则难以显示理想的线条;相反,它很可能破坏原始线条。本文的目的是收集相关的指纹采取方法,并比较各种指纹方法对不同对象留下的指纹的影响,以期针对不同对象采用适当的显现方法,以达到最理想的结果,有效地提取犯罪现场信息。为发挥其应有的证据作用,并为案件工作展示带有不同物体的指纹提供一定的思路。

1 粗糙物面概述

客体是否粗糙,与人们所处的观察尺度有关。固体表面原子的不规则性使表面凹凸不平,存在大量的组织或成分缺陷,这些缺陷将成为吸附、催化、润湿、粘附、腐蚀以及摩擦等现象的主要根源,因此,加大了粗糙物面客体上的手印显现难度。

1.1 粗糙物面的界定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有关的国际标准中GB 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的定义,物面粗糙参数由间距参数、高度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痕迹检查中的指纹产生和指纹现场问题基本上发生在同一平面上,没有高度参数的特殊要求。对指纹保留条件和外观效果的主要影响是物体表面微小突起的平均单峰间距,即国家标准中的间距参数。如果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则可以看到不均匀的峰谷。将在对象表面上间距不大的峰和谷组成的微几何特征称为对象的表面粗糙度。出于让技术人员实际运用时能更高效地判断对象表面粗糙程度,这里将以成年人乳突线宽度作为本次的比较基准。一般来说,成年人的乳突线呈现特点为:宽为0.2~0.3 mm,高度为0.1~0.4 mm,密度每平方厘米有20~30条。在显微下观察物体表面由不均匀的峰谷组成。当不低于2个连续的突起峰之间的距离小于乳突条纹线的宽度就可以判定为此为光滑的物体。当2个连续的突起峰之间的距离与乳突条纹线的宽度类似是就可以判定此为粗糙的客体。若大于乳突条纹的宽度时,就认为是非常粗糙的客体。

1.2 粗糙物面的种类

常见的粗糙物面客体主要分为两种:渗透性客体与非渗透性客体。人们常用的写信纸、打包用的牛皮纸、各种纸箱以及生活中的打印纸等都可以称为渗透性客体;而像各种工艺品的漆面、人造皮革、天然皮革、各种陶器等很多常见物品都属于非渗透性客体。

1.3 粗糙物面对汗潜手印及其显现的影响

手印是在手与物体之间产生接触时,手向物体施加力量,该物体同时对手产生了物理上的反作用力, 两者力量的结合使物体表面产生变所形成的。由汗液和残留在物体表面的附着物形成的分层手印(用肉眼不易发现)被称为汗潜手印。在汗潜手印的遗留方面,由于粗糙客体表面的凸凹不平的特征决定了其手印纹线的不连贯,会使得遗留下的潜在手印的部分信息缺失,手印中的一部分细节特征,如小勾、小眼、小桥、小棒、小点、起点、终点、分歧、结合等特征如果恰好遗留在粗糙客体表面的凹陷部位,就可能会造成该特征的缺失。当物体表面出现较大程度的凹陷时,即使有物体与手之间的互相产生的力,也不会在物体上留下具有采集或者研究价值的指纹,也就无法形成侦查所需要的确切证据。

在显现方面,由于粗糙客体表面的性质,使得纯光学显现的方法难以直接显现附着在粗糙客体上的手印,常规的刷显法也因客体表面凹凸不平,使刷显时受力面受力不均、附着物随机遍布,所以非常可能影响粗糙对象表面的手印的完整性,这都会让手印的显现变得更加困难。

2 粗糙物面汗潜手印显现方法

常见的粗糙物面汗潜手印显现方法有如下四种:荧光粉末显现法、DFO显现法、茚三酮显现法、“502”胶熏染显现法。这四种常见的显现方法原理各不相同,操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使用带特殊荧光粉和荧光试剂的多波段光源显示指纹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但又因其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在常见显现方法中选择尽可能高效、准确的显现方法尤为重要。

3 粗糙物面汗潜手印显现方法比较

在粗糙客体上遗留下汗潜手印时,应先对整个现场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判断,通过对案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使用光学检验方法寻找手印可能的遗留位置,分析确定手印的基本遗留时间。要尽可能先拍照,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手印显现方法方法显现。

3.1 非渗透性粗糙客体手印显现方法比较

荧光粉刷显法:荧光粉的外显特点是有艳丽的颜色,所对应的色谱齐全,显现效果明显,指纹与附着本体之间的对比度高,并且不吸收水分,不会结成块状。此外,国内的原材料易得,采购成本较低,还可以较长时间保存,对于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是适用的。只不过这种方法对干燥程度高、遗留时间较长的指纹对象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加水以提高手印湿度。由于物体在粗糙表面上凹凸不平,物体表面的非指纹材料部分很可能粘到粉末,一定程度上,该方法显现的手印纹线的清晰度和流畅性一般。

“502”胶水熏显法:此方法弥补了传统显现的缺点,适用范围广,一般各种物体表面的指纹都能达到显现。它可以显示较长时间以前的痕迹,即使难以捕捉到“502”聚合物的纹线,也可以通过染色等手段呈现出高质量的荧光指纹。综合运用粉末显现和烟熏染色法,得到的显现手印效果更好。它缓解了由粗糙物体表面的不平整引起的手印线条缺乏连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线条的清晰度和一致性。荧光试剂的使用仅对部分表层物质产生着色效果,并且很少改变手印物质的原始化学属性,因此,在将潜在的手印染色后,再使用其他的方法显现效果将会更好。

对非渗透的粗糙物体上的新鲜手印,运用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但是对于材质不同、形状大小不一致的对象物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当然,一般来讲粗糙度较高的物体所展现的效果差异也相当明显,“502”胶粘剂染色由于产生强烈的线条清晰度和痕迹的一致性,比其他方法要好一些。对于存在时间久的汗潜指纹,荧光粉的使用效果通常不佳。这时需要对物体进行加湿处理,增强了指纹部分的吸附能力,相当于产生了修复作用。

3.2 渗透性和半渗透性粗糙客体手印显现方法比较

茚三酮和DFO显现方法,对于一天以上的陈旧指纹或渗透性较好的客体上所遗留的指纹均效果理想。茚三酮主要与形成手印的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但是放置的时间越长,显示的效果就会越差,一般72 h内显现效果较为理想。在显现牛皮纸上的汗潜手印时DFO的效果比茚三酮明显得多。DFO与氨基酸反应的非常明显,并且与氨基酸反应可以产生出具有刺激荧光的物质,因此DFO显现方法在弱指纹、色彩较繁杂或者较深的物体中优于茚三酮的显现效果。除此之外,在使用DFO显现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没有反应时,还可以用茚三酮弥补,反之则不行。

对于渗透性和半渗透性粗糙客体上的汗潜手印,比如牛皮纸,粉末方法只能显现较新鲜的汗潜手印,而茚三酮和DFO显现法则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皮革和人造革,茚三酮和DFO显现效果很差,用“502”熏染方法则能有很好的效果。

在实验中,当对粗糙物体上的汗潜指纹上进行显现实验时,需要把握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多种方法进行整合优化,以提高显现率和显现水平。

4 总结与展望

手印显现技术自诞生至今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科学技术备受一线侦查员的亲睐。从对粗糙客体的界定及其常见种类、现如今常用的手印显现方法对不同粗糙客体的显现效果方面,总结了不同的手印显现方法所适用的情形。

目前,手印显现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在各种复杂客体上潜在指纹的显现技术正在进行不断革新,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相关的显现技术仍然存在严重的短板与限制,这些都需要及时研究突破加以完善。各类纳米荧光材料的光学性能各异,对于手印显现效果的帮助也不尽相同。如果将不同类型的纳米荧光材料制成复合型荧光材料,从而取长补短,相信将会有效改善手印显现的效果。指纹显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在荧光材料基础上的指纹无损DNA显现相关技术。潜在指纹DNA为指纹证据提供了生物学方面的证据,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首先显示指纹,则显现试剂将对DNA提取物的污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后续的DNA研测;如果第一步从DNA入手,将不可避免地破坏指纹,使其无法正常显现。如果将两种单独的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就可以以它们部分的优势推动整体的发展,手印物证的价值也将迎来新的突破。相信,随着手印显现技术的革新,在各种复杂客体上的手印显现将会不断突破,手印显现技术将会在刑事技术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1]谢森林,李迪.手印痕迹检验的科学技术探究[J].身边科学,2019(7):18-20.

[2]徐敏.粗糙面客体潜手印的显现技术研究比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0-23.

[3]江对,刘浩辉.关于粗糙客体物面显现汗潜手印的研究[J].广东公安科技,2018,26(3):36-40.

[4]周毅锦,王萍.表面粗糙客体上的指纹显现[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4):160-163.

[5]李林.浅谈粗糙客体表面的手印显现[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3):96-98.

[6]王夜微,钱洪鑫.不同承载客体手印的显现[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18(5):71-75.

[7]王猛,鞠金晟,朱中旭,等.手印纳米荧光显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9,49(12):1425-1441.

[8]王少城.常见手印显现方法概述[J].科学中国人,2016(6):9,11.

[9]江永浩,谢建修,李金凤.浅谈“502”胶熏显汗潜手印的差异分析[J].法制博览,2016(19): 161-162.

[10]马竞.“502”胶熏显非渗透性粗糙客体上汗潜手印的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3):177-178.

[11]张飞.粉末法显现汗液、油脂手印的机理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6,31(6):118-122.

[12]杨榆,杨晗云.不同粉末显现效果的比较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6(6):109-118.

[13]OLIVEIRA A C X,LEAO A,BALZUWEIT K,et al.Fluorescence of a natural fluorophore as a key to improve fingerprint contrast image[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19,64(6):1867-1872.

[14]XI D,XU Y,XU R,et al.A facilely synthesized dual-state emission platform for picric acid detection and Latent fingerprints visualization[J].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2019(5):169.

[15]TAN T T F,LAW P P K,KWORK S W K,et al.A novel solvent-based method to separate duct tape from porous surface for fingerprin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20,65(1):141-143.

[16]TANG M,ZHU B,QU Y,et al.Fluorescent silicon nanoparticles as dually emissive probes for copper(II) and for visualization of latent fingerprints[J].Mikrochimica Acta,2019,187(1):19.

[17]CHUANJUN Y,MING L,MENG W,et al.Sensitive development of latent fingerprints using rhodamine b-diatomaceous earth composites and principle of efficient image enhancement behind their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0(10):383.

2095-6835(2020)20-0095-03

D918.91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41

兰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3-80);甘肃政法大学重点项目(编号:2016XZDLW04)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渗透性手印客体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摁下鲜红的手印
红手印
美丽的红手印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上那个刻有手印的地碑
浅议犯罪客体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