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礼仪: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范式

2020-11-28 10:08王静雅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礼仪爱国主义仪式

王静雅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又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好仪式礼仪这一载体,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仪式礼仪是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一定程序的、象征性的活动。仪式礼仪,可以有效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使人们在参与仪式礼仪的过程中铭记历史、产生共鸣,从而提升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当前高校仪式礼仪的“形式主义”倾向、标语化现象比较突出,许多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味的仪式礼仪活动,都是匆匆开始,又草草结束,带有表演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当前高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精心筹划实施,适度改造创新。

一、精心筹划实施仪式礼仪是前提

前提,一般来说是指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因素和基础性条件。新时代运用仪式礼仪成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是精心筹划和实施仪式礼仪。新时代,各种新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层出不穷,从大学生的表现层面来看,收到的成效没有完全达到教育目标,归根到底是筹划和实施环节没有完全落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运用仪式礼仪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前,高校就应精心做好筹划工作,并积极采取措施以保证规范实施,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精心筹划实施仪式礼仪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有本可依、有迹可循,有利于筑牢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因此,精心筹划实施是新时代运用仪式礼仪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

1.精心筹划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

高校思考和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需要结合新时代特征精心筹划仪式礼仪,主要包括精心设计所运用的仪式礼仪和精心宣传所运用的仪式礼仪两个环节。

第一,精心设计所运用的仪式礼仪。这个精心设计包含以下内容:制定仪式礼仪主题及目标、营造合适情境氛围。

在制定主题目标方面,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组织者应在仪式设计之初,利用大数据搜索爱国主义教育资料,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制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应利用好仪式礼仪这一载体,结合“中国梦”这一主题,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在营造情境氛围方面,高校可以放映电影、纪录片等影像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通过仪式礼仪活动中灯光和音乐的配合,打造出更为真实和动人的情境,以适合的情境氛围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新时代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需制定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这有利于筑牢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优化仪式的场域设计,有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传播范围和效果,有助于挖掘仪式时空的情感象征。”新时代高校以仪式礼仪为文化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高校学生在情与境的交融中更好地体悟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第二,精心宣传所运用的仪式礼仪。高校要运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在爱国主义仪式礼仪活动开始前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文字、音频等方式介绍活动内容。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活动总结,并刊登活动照片及视频。高校也可以通过报纸、广播、通知单等传统形式进行宣传。

精心宣传所运用的仪式礼仪,有利于扩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的认知,使其惠及更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宣传,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的信息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平台上频繁出现,从而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欲望,调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爱国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

2.精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

高校应通过坚持正确思想引领、提升对仪式礼仪的认知程度两个环节,精心实施所运用的仪式礼仪。

第一,坚持正确思想引领,确保仪式礼仪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因此,组织者在运用仪式礼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符合时代发展的本质原则。加强国史党史的传授,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原则不动摇。

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有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正确思想引领,就可以增强仪式礼仪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使爱国主义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偏离根本方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提升对仪式礼仪的认知程度,确保仪式礼仪实施的有效性。这主要包括培养大学生对仪式礼仪的认知程度,提升组织者对仪式礼仪的认知及使用程度。

在大学生的认知方面,高校应加强对仪式礼仪内容的传授,并与时俱进地开展爱国主义仪式礼仪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感悟在实践中运用。

在认知方面,组织者应该认识到,互联网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来说,改变的是方式,而不是德育本身;必须首先理解“仪式礼仪”这一理念,并提高主动运用仪式礼仪的意识,将其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

提升对仪式礼仪的认知程度,可以使大学生将爱国主义仪式礼仪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及组织者对仪式礼仪认知上的盲目性、非理性、责任感缺失等情况,有利于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实施的有效性。

二、适度改造创新仪式礼仪是保障

保障是指用保护、保证等手段,与起保证作用的事物构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新时代运用仪式礼仪成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是适度改造和创新仪式礼仪。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逐渐显露出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部分,这就要求高校要适度改造创新传统仪式礼仪,保证其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社会发展现状。适度改造创新仪式礼仪,能够给予爱国主义教育稳固的支撑,保证仪式礼仪与时俱进、常办常新,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符合当代政治要求,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适度改造创新,是新时代运用仪式礼仪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

1.适度改造传统的仪式礼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高校适度改造传统仪式礼仪主要包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仪式礼仪、转变传授模式两个环节。

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仪式礼仪。高校要充分利用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人心凝聚功能,结合新时代发展状况对传统仪式礼仪适度改造,巧妙地将当代社会弘扬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广泛开展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仪式礼仪活动,如举办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历史人物优秀事迹再现活动、志愿活动签字仪式等。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仪式礼仪中,可以使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形成价值及观念上的共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也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第二,转变传授模式。根据新时代网络传播工具迅速发展的特点,组织者应从仪式礼仪单向灌输模式为主转向引导互动模式为主,在互动中组织者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状态,掌控仪式礼仪的节奏。

转变传授模式,使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组织者的引导下完全投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这使组织者和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既有利于巩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又有利于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适度创新所运用的仪式礼仪

新时代对仪式礼仪适度创新主要包括利用互联网适度创新仪式礼仪、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适度创新仪式礼仪、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适度创新仪式礼仪三个环节。

第一,利用互联网适度创新仪式礼仪。新时代高校在对仪式礼仪创新时,可在互联网平台上举办线上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活动,或刊登仪式礼仪理论普及和宣传信息。高校在运用过程中,应权衡互联网使用的利弊,既要重视仪式礼仪与互联网的结合,又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参与仪式礼仪的教育和引导。

如今,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作为主要的受众群体,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高校借助并利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这一特点,对仪式礼仪进行创新,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增添新的活力。此举措也使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打破时空界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互动,使大学生在组织者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适度创新仪式礼仪。高校可以利用现代传媒转播技术,抓住大型仪式礼仪活动的教育契机,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仪式礼仪直播;或在学生密集的地方,如食堂、图书馆大厅、广场等地设立大屏幕以供观看。

新时代,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各类媒体平台迅猛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快速便捷地接收爱国主义相关信息,达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此类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仪式礼仪的传播途径,增强了对仪式礼仪推广的力度和深度,扩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范围。

第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适度创新仪式礼仪。高校实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仪式礼仪相结合,开展符合新时代发展现状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活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适度创新仪式礼仪,能够切实提高此类仪式礼仪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工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仪式礼仪的兴趣,提升大学生参与仪式礼仪的体验感。同时,此举措使仪式礼仪既体现出时代性和创新性,又能够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真正使仪式礼仪成为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文化载体。

三、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身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刻不容缓,高校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运用好仪式礼仪这一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使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礼仪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礼仪爱国主义仪式
3~6岁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仪式感
仪式感重要吗?
筷子礼仪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礼仪篇(下)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