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2020-11-28 10:08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育者政治思想

郭 丹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作用,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的定义是一个动态化过程,是伴随着媒体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其发展之快,变化之多,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新媒体发展的不成熟;因此,对新媒体内涵的理解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地做出改变。目前,人们对新媒体的理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卫星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是在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它主要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的特征

1.交互性和集成性

多向性是新媒体的主要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模式实现了多向信息传递互动模式的融合,个体在不同的媒体平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并凭借新媒体的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模式。此外,新媒体的集成性,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调性,将文本、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集合在一体,实现了感官效果。

2.海量性和共享性

新媒体作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储藏着方方面面的知识,超链接的功能,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外延,加深了内涵。新媒体环境下,世界连为一体,全球各地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获取,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3.虚拟性和泛娱乐化性

基于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平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其他虚拟的人物交流,这就使新媒体有一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娱乐超越自身的限制,全方位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娱乐为迎合大众,赢得市场,功能被无形扩大,大量有用信息淹没在娱乐化浪潮中,逐渐发展为影响深远的泛娱乐化思潮。

4.开放性和即时性

如今,新媒体正在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并允许所有人自由进入且参与讨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信息共享和传播方式突破时空、地域限制,人人都成为传播者,人人都享有话语权、知情权,无论哪一阶层、哪个国家的人都能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彰显其开放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发布信息的流程简单、传播及转载的速度快,世界上每个地区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能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者,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和新挑战

媒体的发展、成长是有历史性的,在当今中国,新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带来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

首先,新媒体能够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开放、智能化的新媒体有充裕的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且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多元化的新媒体形态,如声音、图片、视频等,将其辅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以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传授主流意识文化,并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新媒体能够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内容和多方面的任务,既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法律教育,又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道德标准教育;既要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法律观念,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面对这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海量化信息资源的优势,结合社会热点,挖掘、汇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大学生视野,及时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最后,新媒体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二者不能平等对话、即时沟通,彼此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感,且缺乏相互的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时代,信息虚拟性的传播机制打破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间的界限。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学生利用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媒体平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担心身份暴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利用新媒体的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了解把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此外,教育者要加强对互联网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运用网络话语的能力,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实现话语平等,话语互通。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处理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

1.海量信息使大学生价值观面临选择偏离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海量化的内容不仅包括宣传主流意识、弘扬正能量的新媒体报道,也包括饮食娱乐、明星八卦等讯息,还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传销及虚假广告等不良信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辨别能力有限,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受网络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导致其价值观与时代主流意识和文化偏离。如当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发生矛盾时,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个别大学生信奉利益至上而抛弃集体主义。

2.泛娱乐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被边缘化的挑战

以微博、微信兴起为标志的新媒体颠覆了传统舆论、舆情传播的单项模式,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成为泛娱乐化滋生的温床。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能随时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他们常常沉溺于日常娱乐化的生活中不能自拔。尤其是网络游戏和娱乐明星,常常成为大学生追求和崇拜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具有超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满足和契合大学生的心理追求,因而面临着被边缘化的挑战。

3.开放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挑战

开放的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健康信息,也不乏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手段不断提高、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能适时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双整体”的平等互动理念,快速掌握教学新技术,那么将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顺利开展。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提升教育工作者掌握新媒体的能力

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位的重要角色,他们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和个人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水平,保持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变中求进,变中求新,坚持以学生为主,建立长效机制。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学习和接收新知识、新技术,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如新媒体中“弹幕语言具有诙谐幽默、简介凝练、形象生动等特点,以正确价值引导为前提,规范使用弹幕语言,能提高网络话语运用能力”[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试着了解和掌握弹幕语言,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媒介认知能力、使用和自控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能力。”[3]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者和接受者,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对新媒体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和自制力,塑造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其次,高校应更加注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并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的识别防范能力。

(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新媒体集虚拟性、泛娱乐化性、开放性于一体,不仅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成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大势所趋。首先,优化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舆论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德育教育、诚信教育、传统孝道思想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迎合大学生求知心理,实现文化育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其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新媒体的法律法规,创新高校信息监管制度。高校要建立完备的校园信息监管部门,严格进行信息筛选、过滤,适时检测和跟踪,禁止大学生浏览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站及色情网站,确保信息安全,保证大学生在弘扬正能量、天朗气清的环境中运用新媒体。

四、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媒体正是这大变局中的时代产物之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使之面临复杂多变的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当代大学生要借助新媒体优势专注于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媒介素养,增强对新媒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高校要构建社会化的教育合力“场”,优化新媒体环境,发挥新媒体传播的时代感和亲切感,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秩序和良好风气,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教育者政治思想
品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