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11-28 10:08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经理层所有制混合

栗 华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改革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但同时,相对于单一投资主体的国企或者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产权结构、资本构成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给企业带来的新变化,也使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新问题。

一、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意义

屈庆锋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一项重大改革,既是放大国有资本控制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一招,也是拓展民企发展空间、激发民营资本活力的重要途径,要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重大意义”[2]。

1.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通过上市、股份制、重组等途径发展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大致分成两大类:一是国有控股的,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二是非公资本控股、国有参股。截至2017年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比例已经超过65%,资产总量的63%在上市公司。可以说,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的重要创新形式,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

高质量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国有企业无论在打牢根基、规范运作,还是在创新形式、提高效率上都要发挥排头兵作用。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当前的新兴事物,更要从其“一出生”就要把好正确发展前进方向。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有利于把国企独特的政治优势、党建优势、文化优势延伸拓展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增强党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提升企业政治站位、管理能力、队伍素质,将广大职工群众团结起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贡献;有利于将国企的政治优势和非公企业机制灵活的效率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难免会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复杂问题。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内生动力不足,有的民营企业存在顾虑,害怕以后失去话语权;还有社会上“国进民退”论,“与民争利”论泛起,对国企改革方向抱有质疑;社会上少数声音认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跟纯国企不同,只重视其经济属性,忽视其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重视企业党的建设等。[4]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对一些事关重大的问题认识模糊、把握不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开展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团结依靠职工群众,强化思想文化引领,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实现各方股东回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成功。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大体上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有资本控股的,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的党建工作基本上是传统国企的延续和发展。对于这一类型企业的党建工作,重点是要充分全面考虑、切实保护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保护民营资本的正常收益;一类是国有参股、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虽然目前在数量上占比较小,但党建工作作用的机制、途径都有了较大变化,遇到的现实情况相对复杂。尽管目前有一些国有参股、非公经济控股的企业,党的领导正在逐步融入公司治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不断强化,“党建进章程”工作有效推进,“交叉任职、双向进入”逐步落实,但仍有不少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主要的挑战有四个方面:

1.产权结构多元化对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

随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逐步由过去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转变为多元参股直至股权高度社会化分散化的企业,出资人由以前的单一国有的一元股东逐渐转变为包括国有股东、非公股东、管理层持股等多元股东,由此带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对效益效率的追求更加显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在国有股权比例不断稀释的情况下,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好领导作用,实现政治领导与引领发展有机结合,有效协调与其他治理主体、股东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如何找准工作切入点,让企业各方利益主体认可支持,发挥党组织独特优势,防止党组织作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真正做到领导而不越权,参与而不干预,充分发挥引领、监督和保障作用,提出了比过去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情况下更高的要求。

2.企业治理结构变化对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同资产投资者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地位看法存在差异,对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看法也不同。在实践中,部分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进章程”落实不下去,企业内部设置党的机构遇到阻力,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决策的前置程序不能得到认同,基层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所需的时间、物力、财力等保障有所弱化,部分非公股东对党建工作的时间、经费等持不同态度,甚至认为党建多余,是财物、精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员工结构新变化对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同来源构成的员工队伍,有着不同的思想基础、利益地位、文化背景,从业心态各不相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显著。党员队伍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既有产权所有者、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也有普通员工、劳务人员、外聘员工等。管理层人员中有来自国企的,也有来自非公企业的,既有中共党员,也有一些民主党派的,还有一些群众身份的。从结构上看,年轻党员队伍逐渐壮大,高学历化明显,呈现出思维方式活、主体个性强、知识层次高等特点,思想更具独立性,个性化、差异化比较明显。党员、员工结构的这些新变化对如何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如何实现党组织管理和契约化管理的有机统一,如何发挥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员、员工听党话,跟党走,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是加强党建面临的新挑战。

4.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严峻经济形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产业政策,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党建工作,积极宣传贯彻中央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干部员工的政治站位和宏观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党组织设置和活动开展、引领企业发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职工的方式载体都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来谋划。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党组织要在“三去一降一补”、做强主业、瘦身健体、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方面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在凝聚思想共识、团结组织动员、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等方面主动作为,体现价值。

三、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关措施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怎样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公司法人治理有机统一起来。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进一步抓好党建顶层设计

“国有企业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要同步谋划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相适应。”[5]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把认同党的领导、支持党建工作作为选择合作伙伴的基本条件,与合作方、战略投资者充分沟通,达成思想共识,在改制方案、股东合作协议、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组织法定地位,把“党建要求进公司章程”作为混改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内容。在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机构设置、功能作用、权责边界、制度保障等方面根据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权的权重不同,有所差异。党委在公司治理中要依照公司法律、公司章程和公司制度发挥作用,提高依法治企能力水平,在此前提下,确保党的政治领导嵌入公司治理,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实现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效融合

国有企业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必须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的原则,党组织对企业的领导主要包括:党组织引导企业在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引导和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培育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党组织要支持董事会依法行使决策权,支持经理层依法行使经营权,支持企业发展;党组织要团结凝聚服务职工群众,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国资绝对控股、国资相对控股或具有实际控制力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应着力建立“内化式”党建模式,突出强化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对于非公控股、国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应着力建立“内嵌式”党建模式,突出强化政治主导作用的发挥。

3.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

党组织要切实在企业运行的每个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一是明确党委的议事规则和权责边界。作为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党委意见在董事会或经理层的决策中予以贯彻;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党委意见在董事会或经理层的决策中予以体现;国有参股企业,党组织意见作为董事会或经理层决策的重要参考。党委要注意加强与董事会、经理层的沟通,使党委会研究讨论结果与董事会或经理层决策保持一致。党委在发现重大决策事项不符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时,应当向董事会或经理层提出意见,如不当行为得不到纠正,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寻求支持。董事会或经理层对党委决策的意见如有异议,国有股东方要赋予董事会或经理层保留向上级组织申诉的权力。二是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6],构建中国特色公司领导体制。要加强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等关键岗位的组织任命管理,在其他岗位推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等。国有绝对控股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原则上应一肩挑,在规模较大单位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原则上应进入董事会,非公股东派出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党员,可以按照程序进入党委,作为党委成员。

4.运用党建独特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工作要立足企业的发展实际,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国有控股企业中,可采取党群一体化方式,把党员和群众都作为活动参与对象来组织发动,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共同为企业改革发展攻坚克难、建功立业。在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企业里,党组织要更加注重发挥服务职能,在关怀帮扶、文化引领、精神激励上发挥独特优势,在党员和职工群众中构筑健康充实的精神家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群众的归属感,在服务中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凝聚企业改革发展合力。

四、结语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既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又有非公有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动,要在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国有股权的比重大小,不断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具体实现方式和途径,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经理层所有制混合
混合宅
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模式探究
关于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
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与公司治理分析
关于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董事会监督下经理层行为选择研究
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再造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