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探析
——以盐城工学院为例

2020-11-28 05:45宋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工科本科生导师

宋谦

(盐城工学院学生处,江苏盐城 224000)

党的十四大以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得到重视,但其薄弱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1987年、2000年和2010年,国家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要求,也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1 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培养单位要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一般是校、院两级管理,人数比较少的由学校统一管理,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逐渐受到重视,要求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加强培训、规范管理;导师负责、导员协同,建设一支集教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全力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

在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个重要队伍。相较于比较完善的本科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我国各高校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普遍不够重视[3]。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与日俱增,传统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逐渐壮大的研究生队伍需求,形成完善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迫在眉睫。教育部43 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提到“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 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4]。江苏省《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应按照不低于1:300 的比例配置研究生辅导员。在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匮乏且工作体系薄弱,研究生培养不只需要科研、学业素养的锻炼,更有思想教育工作的磨砺。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矛盾问题尤为突出。综合各项因素,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深远,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开始较晚,各项制度和管理还不完善,因此该研究在探讨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辅导员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建议和方法创新,对于完善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机制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现状分析

1.1 本科生和研究生管理教育现状比较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明显差距[5]。首先,通过与本科生比较发现,硕士研究生特点突出,表现为思想多元且成熟、人员分散且独立、结构复杂且不一、目标明确且多样,需要做到个性化管理。其次,工科类研究生相对于文史等专业的研究生来说,除了进行专业学习外,大多时间和精力都在实验、实习、研究上,部分出现政治倾向淡漠,价值功利化等倾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不高。与本、专科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比较来看,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且较为滞后,主要问题是定位和要求、配备和选聘不明确,目前就江苏省对研究生辅导员配备有明确要求,即不低于1:300 的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同时因为研究生和研究生辅导员在年龄、社会阅历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所以辅导员威信不够也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困难。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来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于开学初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时间短,效果差,但其实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的学习诉求可能更高,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也更加渴求老师进行共同探讨和研究,希望得到专业的解释和学术上的回答。

1.2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研究生辅导员,顾名思义,是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研究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见表1),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发展提供了契机,但随着研究生教育问题的逐渐显现,对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学者认为,目前研究生辅导员的育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导师负责制存在误解。部分研究生辅导员认为育人工作的责任主要在研究生导师,所以在思想教育方面没有自己的计划和工作目标,全面服从研究生导师。二是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研究生培养不适应。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加自主,定位更加明确,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高,所以对于研究生辅导员的专业需求也比较高。就目前来说,大多研究生辅导员与所带研究生专业背景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真正贴近学生做好研究生教育服务[5]。

表1 近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统计

1.3 盐城工学院研究生管理现状

盐城工学院2012年取得全程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挂靠江苏大学),在2018年5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学校设立研究生处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管理的职能部门,下设学科建设科、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校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申报与管理、 省级优势学科的申报与管理、培养研究生等工作。

盐城工学院自2019年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校研究生70 余名,充裕的奖助学金为在校研究生解决了生活方面的经济困难,同时学校对研究生的科研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学习和生活环境较为完善。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之初就建立研究生会,为研究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提供平台。但同时,由于学校研究生多为工科研究生,长时间待在实验室,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学校研究生职能部门职责侧重于学科建设,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分工不够细致,缺少综合管理科等职能科室。同时,学校还未建立完备的研究生辅导员制度,这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通过个别访谈发现,目前学校还未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管理服务稳定性低,辅导员流动性强等特点使得研究生们的管理更加依赖于研究生处和专业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处于尴尬期,日常管理较为松散、不够系统。学生希望拥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及帮忙做一些日常事务处理工作,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做好指引。

2 结论与建议

2.1 研究结论

该研究通过对盐城工学院现状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1)从国家层面来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本科生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研究生思想政治队伍体系,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落实不到位,研究生导师注重科研,而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2)从学校整体来看,没有完备的研究生辅导员制度,存在研究生辅导员定位不明确、人员匮乏问题以及导师和辅导员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与本科生培养比较,研究生培养缺少活动支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于理论宣讲和穿插在专业课程中间;(3)从地方工科院校本身来看,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偏向于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4)从研究生辅导员本身来看,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个人发展要求比本科生辅导员更高,需要做学习型的辅导员,总结经验,开展研究。

2.2 对策与建议

在人本主义理论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7]。结合工科学校研究生特点和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对于国家来说,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国需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对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教育管理的分析,调研当前存在的问题,参照其他地区发展的优秀经验,充分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出台具体明确的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政策和地方鼓励政策,因地制宜地给予政策指导。

对地方工科院校来说,学校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调整培养方案,逐渐更新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提高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增强工科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包含研究生专职管理干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骨干、研究生辅导员等人员在内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作研究生处行政事务工作流程图,使研究生教育管理更加制度化、条理化,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从而增加其工作投入。首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要注意结构合理,打破校、院、系界限,统筹配备研究生辅导员,比如,可以选择具有更高思想素质和领导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研究生辅导员,可以设置一名年级辅导员和多名各专业兼职辅导员,同时加强研究生心理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其次,要注重团队建设,让研究生辅导员融入学校辅导员队伍,参加辅导员工作沙龙,进行相互研讨,并做好模范典型示范;同时要做到合理评价,建立系统的研究生管理和考核机制,理清学校、学院、学生处、研究生处、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做到结果和过程相结合。

对于研究生辅导员本身而言,研究生生源复杂和性格多元的特点决定了研究生辅导员对自身的要求应该更高,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8],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虽然在学科和研究方面有研究生导师更加专业、细致的指导,但作为整个研究生群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学会“举一反三”,通过互相交流,实现能力和优势互补,加强研究,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在提高自身研究能力的同时也能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善于总结规律,实现工作“常做常新”。在研究生管理过程中,导师负责制的管理方式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因为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在年龄、职称、经历等方面差距悬殊,导师更加关注自己的学生,研究生辅导员更加关注整个研究生群体,辅导员难以介入培养环节且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因而在工作中需要勤加思考,做到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要了解导师,积极邀请导师参加研究生的各类活动,探索与导师合力育人的有效方式,努力做好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桥梁”。

研究生的独特培养方式使得研究生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集中于研究生一年级,因此,研究生辅导员要做好研究生管理,可以建立研究生事务工作台历,把握研究生一年级、实习、毕业等时间节点,做好典礼育人。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手段,以责任心和创造力努力实现工作有规划、有方法。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争取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要深入到研究生群体中去,融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活动全过程,给研究生营造一种身边“贴心人”和人生“引路人”的良好氛围,建立一支可靠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帮助研究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工科本科生导师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