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子涵教授微传

2020-11-28 07:45王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散文诗贵州教授

喻子涵,本名喻健,土家族,1965年生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硕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三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新闻传播学双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发表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学術论文、时政评论、新闻报道等近200万字,著有学术理论著作5部共200万余字,文学作品集6部共60万余字,另有30万余字新闻报道与评论集(待出),作品和论文收入国内外100多种文学选本和论文集。曾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散文诗九十年“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奖、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大奖”、第十次“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二届“贵州专业文艺奖”特等奖和第三届贵州“金贵奖”,另获全国地市报新闻奖、全国少数民族新闻奖、贵州新闻奖等4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2项,其他课题4项。曾先后被授予“贵州民族大学优秀教师”和“贵州民族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称号。

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喻子涵教授早已声名远播;一旦相见,可用“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他。喻子涵教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或是一位记者、编辑、诗人、作家、学者、教授,而在笔者这里,他是一位可爱可亲可敬的长辈和老师。身形偏瘦的喻教授仿佛有着巨大的能量,无论是文学创作、学术科研、行政工作,还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对研究生的细心指导,都让我们敬佩不已。一屏挂在他家客厅墙壁上的书法“勤恳读教写,用心诗赋文”,这是喻子涵教授对自己人生的定位,而这短短十个字也正是他这几十年学习、工作、生活的缩影。

角色多重,尽心尽力

喻子涵教授曾说:“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什么环境创什么业。”这说明他善于注重各种能力的锻炼,并且干上一行热爱一行。1987年7月喻子涵教授大学毕业后留在铜仁师范学校当了三年的团委书记。为了提升自己,他又不断学习,考入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本科。1990年3月,通过招考,他被选调到铜仁日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此时他又从教师变成了记者。很多人后来才知道,这一角色转变,是因为喻教授从内心深处对记者这个职业有更多的认同感,写作长处得到发挥,为社会服务的作用更大。他说“记者的一支笔可以维护社会公平,可以传播正能量,也可以为底层百姓代言。”他利用各种机会向老记者、老编辑、名记者、名编辑学习,一年时间他就成为新闻报道的骨干,随后担任铜仁日报社副总编辑,并获评为主任编辑副高职称。2000年喻子涵教授被铜仁地委、行署授予“铜仁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获拔尖人才奖,另获各种新闻奖、写作奖、论文奖、文学奖数十项。

正当他在传媒界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2004年7月喻子涵教授结束15年地方传媒工作,被引进到贵州民族学院(现贵州民族大学)从教。从记者甚至是传媒机构一位业务领导转到高校当一名教师,或许人们对他的选择有些不解。在世人眼里,记者可是“无冕之王”,社会地位和职业影响多高哇!但他不这样看。他说,他想用15年的职业积累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记者;另外,贵州民族大学刚开办新闻学专业,专业教师十分紧缺,他想为新闻教育尽一份力量。业界和高校的两个需求,使他就这样重新抉择、重新定位了自己。

喻子涵教授说,他初到高校时就承担专业主干课程,十六年来,教过的本科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专业新闻报道等;有了新闻与传播硕士点后,又承担深度报道专题、社论与时评写作等2门研究生课程,至2020年他带毕业的新闻与传播研究生有7名,现在校的还有5名。另外,他还是文学院的硕导,开有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跨媒介写作研究、现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研究等3门研究生课程,带毕业的研究生有3名,在校的还有3名。在毕业的10名研究生中,3篇硕士学位论文评为优秀,1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2名获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每年都有学生回校找喻老师团聚。喻教授说:“当年我心目中有学生,如今学生心目中自然会有老师,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我就觉得很值了。”

喻子涵教授在高校一直是“双肩挑”,先任文学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任新闻传播学教研室主任,2009年底又调到学校宣传部任副部长(后主持工作)。喻教授在宣传部工作期间,努力做好民大宣传工作,更好地为民大发声。他说,搞宣传工作,无非是这两句话:“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那么,发挥校园新闻宣传的引导作用和教育功能,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形成教书育人正能量和勤学上进的学风,传承“奋发蹈厉、庄敬自强”的贵州民大精神,这是“内聚人心”的主要体现;“外塑形象”方面,他们与省级和中央等相关媒体合作,每年推出50多篇重头报道,有效传播贵州民族大学形象,提升了贵州民大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那些年正是贵州民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从民院升为民大,从本科教育升为研究生教育,以及接受教育部的各种各样评估,等等,他说,从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来看,他们的内宣和外宣工作是没有白做的。

2013年9月,喻子涵教授调任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作为该中心的创立者,喻教授最初致力于民族文化产业研究的队伍建设和框架建构。经过三年的时间,他率领团队把最初的“空架子”打造成了“一园”“二院”“两中心”“三基地”的产学研一体化格局。其成果也十分突出,尤其是承担并完成贵州省“2011计划”——“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结项时以全省第二名“优”等成绩获100万元奖励。另外,组织实施了三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研发及产业孵化”系列项目,共研发出“多彩贵州”系列创意产品10套、民族文化类电视片6部、“多彩贵州文化研究”书系7部,获批民族文化创意研发产品专利10余个,举办贵州民族民间故事戏剧改编及展演、非遗传承培训,效果很好。这些成果体现了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和协同创新办学模式的探索,喻子涵教授的硕士学位论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构建与传播研究》就是其中一些探索性项目的理论总结,深得其导师晓苏先生的高度评价,学位论文获优等。

诗路漫漫,矢志不渝

喻子涵教授对文学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取得的成就也令人瞩目。1993年喻子涵教授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出版,这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创作路子之后诞生的一部具有爆发力的作品。这部充满理性思维和哲人气质的作品,以敏锐、质感、宏阔的想象和奇崛、繁密、跳脱的意象,构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诗性世界,因此1997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先生评论道:“喻子涵以他的孤傲、寂寞和孕于其中的对于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巨大忧患性沉思,为我们提供了充满激情、力度和浪漫主义气质的新型散文诗篇。它超越了一本散文诗集艺术成就本身的意义,而对散文诗走向一种大度和宏阔有其重要的启发意义。”贵州散文诗学会会长徐成淼先生也说:“喻子涵对散文诗这种文体,对散文诗的审美内质,有一种准确而高层面的把握,对自然与生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特别敏锐的见识。他的散文诗中最有个性、艺术上最为独异的作品,可说已具有‘专利性质而与他人相区别。”正是因为有这样高的成就,2007年在北京纪念中国散文诗诞生九十周年活动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文艺报、中外散文诗学会和河南文艺出版社联合授予他“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称号。喻子涵教授作为一位生长在云贵高原、乌江岸边的土家族诗人,他用散文诗刻画和诠释了“乌江人”既坚韧孤傲、又悲悯豪阔的精神气质,获奖二十年之后的2017年,这部作品列入他的家乡“沿河县精品文化工程”再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除了《蓝色天空》和《孤独的太阳》以外,之后喻子涵教授还出版了散文集《雨天作文》和散文诗集《回归或超越》《喻子涵的散文诗》《汉字意象》,新作《苍茫的回声》也即将出版。尤其是《汉字意象》这部散文诗集,使喻子涵的散文诗创作呈现第二个高峰。这部散文诗集,颇具创意写作的特点。他说,作為诗的汉字,是诗人自己的文字,是诗人所处时代的文字;作为汉字的诗,它揭示汉字与人永不离弃的契合、汉字里潜藏的人的影子和基因,是一种心象的呈现和创造性的表达。不少评论家和诗人对《汉字意象》有着高度的评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评家谭五昌先生说:“喻子涵的汉字散文诗,借由具体汉字用诗性语言叙述生命内在的故事”,“借由汉字意象,深入到了诗歌与现代人生存的关系,对这一精神场域的跋涉,突显了诗歌内在的深刻性”。散文诗评论家黄恩鹏先生说:“每一个字里面,我都能窥察到一种民俗学、人类学、哲学等。”散文诗评论家崔国发先生说:“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汉字,在他的妙笔下,跳荡出智慧的火花;一次次饱蘸诗意的观照,在他所创设的意义增生的语境中,焕发出奕奕耀目的神采,喻子涵先生也因此而岿然傲立于当代诗坛,堪称‘汉字散文诗之宗。”于是,这部散文诗集先后获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大奖”和第三届贵州“金贵奖”,的确是实至名归。

严谨治学,永无止境

喻子涵教授曾是一位记者、编辑,现在是作家、教授,还是一位致力于地域民族文学、跨媒介文学、新闻传播学、民族文化产业等跨学科研究的学者。他进入高校以后,驰骋学海,采撷古今,萃取中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厅课题2项、基地课题和教改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近100篇,出版学术理论著作5部,这是喻教授学无止境、焚膏继晷、严谨治学的结晶。

早年,喻子涵教授立足于写作学研究,与莫非、周丽玲老师合著的45万字《实用文体写作导引》,选出现实社会所需的各种文体加以分析、讲解,又“导”,又“引”,既有理论知识的阐述,更有具体写作的指导,在图像时代写作能力急剧下滑的背景下,这部著作两次出版,发挥了重要的写作“导引”作用。以此为起点,喻子涵教授2009年又出版了37.9万字的《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这仍是基于写作学方面的拓展研究,但从媒介演变与文学发展的关系,考察了跨媒介文学类诸文体的产生因缘、文本特征、写作方式、语体特色、发展趋势等,从而揭示了跨媒介文学文体的演变现象及其写作规律。

随后,喻子涵教授转向地域民族文化与作家群形成机制研究,其成果有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38.3万字)和2018年完成、2020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地域民族文化视野下的贵州作家群研究》(43万字)。前者以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后者,是基于文学与文化现象研究的大背景,旨在探讨地域民族文化与贵州作家群生成的关系。喻教授认为,贵州人深受山水人文传统的影响而具有豪气与悲悯、坚韧与柔情的民族性格,正是这一片自然环境独特、人文传统深厚的地域,才成为贵州作家群诞生的摇篮;同时,贵州作家群,集中弘扬丰富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同时又创造多元化的、具有时代性的新文学,这对于“文学贵州”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贵州作家多样性的创作成果,也为研究贵州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文学作品转化,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样本。从这些观点,可见一个学人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喻子涵教授的研究视域非常开阔,治学精神没有止境。近些年围绕研究中心的工作和他承担的各种课题,发表了一批关于区域文化形象、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新闻传播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如《“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传播研究》《民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品牌传播策略研究》《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多彩贵州”形象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贵州大学城高校联盟构建与整合传播研究》等等,可谓成果丰富。尤其是2020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舆论·文化:大传播应用研究》(36.2万字),是喻子涵教授进入高校以前15年从事一线传媒工作和到高校以后15年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科研工作的阶段性总结。该书的重要价值,正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等媒体的书讯报道所说:该书是在“大传播”视野下,从新闻、舆论、文化等多角度入手,开展专业性、行业性、实践性、指导性的一种应用型研究……它延展了跨文化传播、跨媒介传播以及互动传播、应用传播的多向可能性。由此可见这部专著的探索价值、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当我们问及喻子涵教授今后的研究目标,他说,由贵州省社科院牵头申报的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重大课题)“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分课题《贵州土家族文学史》(合著)已经脱稿,等待评审出版;目前正在带领研究生投入《西部散文的生态民俗书写与文化寻根》写作,争取在退休之前完成并出版这部专著。

在喻子涵教授的散文诗中,大量出现“石头”这个核心意象。的确,喻教授的故乡在乌江西岸群山深处的丰岩村,他从小伴着石头长大,养成石头一样的品格。尽管石头是寂寞、单调甚至是无奈的,但它是坚韧、冷峻和顽强的,喻教授就像石头一样,一旦认定则始终不渝。纵观喻教授33年来的工作历程,无论是新闻宣传、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还是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不管在哪个行业担当哪一种角色,他都能像“石头”一样内心坚定、表里如一,潜下心来在纷扰的大千世界专注于事,随遇而安;他深愧自己没有上过名校,所见名师不多,但他善于转益多师、择善而从,善于在不断学习中不断超越,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受人们尊敬的人。

王璇,贵州民族大学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传播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散文诗贵州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散文诗八骏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