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策略

2020-11-28 07:42王玉国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王玉国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不仅因为其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高,更因为其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息息相关。然而,写作教学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写作中常常表现出无话可写、千篇一律、味同嚼蜡等问题。如何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使写作教学更加顺利和更加高效,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28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日后每一学科的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写作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小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欠缺,写作教学亟待改革。

一、帮助学生养成丰富的想象力,拓宽其写作思路

从小学生作文写作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写作模式单一、内容言之无物。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未能得到有效激发,让学生陷入狭窄的写作思路中,每一次作文任务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假话、大话、空话的堆砌。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受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能够供其使用的作文写作素材是有限的。同时,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由此使得其即便内心有想法,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并书写下来。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培养,以此帮助学生实现作文写作思路的有效拓宽。具体可供语文授课教师采用的方法很多,诸如情境导入法、联想法,等等。以情境导入法为例,语文授课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应当为学生创设和营造出特定的写作情境,以便让学生的写作灵感在情境的浸染下得以迸发。同时,语文授课教师也可以在作文课堂上结合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带领班级学生进行续写和仿写练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跳出固定思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上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语言游戏,诸如成语接龙、猜字谜等,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的思路变得宽广,并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快乐。

二、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读写结合

影响学生作文的因素之一,是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均会使用自己熟悉且了解的词汇,那些他们接触并学习过但没有使用过的词汇,往往不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习作当中,这就表现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语文授课教师会认为借助带领学生阅读,或为学生布置足够的阅读任务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实则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确实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视野得到开阔、情操得到陶冶,不过这对于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原因在于,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可以让学生洞见阅读素材当中的主题与思想,却难以让学生从中获得词汇运用的技法与诀窍。有鉴于此,语文授课教师在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上,应当注重实现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的结合。

(一)降低阅读难度,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为了使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意蕴,教师会不断挖掘和传授给学生知识,使得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重重。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必事事剖析,不能剥夺学生表达的权利。完全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清晰,表达能力也会更强。

(二)引导学生复述阅读材料

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混乱,层次不清,常常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这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材料复述出来,即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有哪些人物,有什么情节。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仅对阅读材料进行了整体的回忆,还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了语言积累,使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三)引导学生写阅读心得与读书笔记

读书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帮助学生洞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做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读完一本书后,大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体会,會针对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感想、感受,或反省、思考、议论、评价,等等,这就是读后感。教师应该丰富学生读书做笔记的表达形式,发挥读书笔记多方面的功能,提升读书笔记的质量。要通过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前、读中、读后),就一些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大有益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续写,这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能力都有作用。如阅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当学生读到爸爸变小后,妈妈让他每天装在杨哥的口袋里监督他上学,同时还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又神奇的事情。学生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读完后可让学生想象写话:如果你的爸爸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写一写。

阅读与写作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养分,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

三、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以仿写提升学生布局谋篇与遣词造句的能力

一篇优秀的作文习作不但应当具备新颖的立意,还应当有能够娴熟运用的、恰当、得体的词汇。小学生在词汇的精准运用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对此,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科书中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便通过仿写练习使学生将文章当中的语言与词汇内化进个人的语言体系当中。

(一)引导学生仿写文章的开头

“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都是在写作的开始部分感觉到无从下笔,只要是开了头,写作就会顺利许多。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对于文章来说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文章的开头进行仿写。仿写的次数多了,学生就知道如何下笔,也就会降低对于写作的恐惧。

(二)引导学生仿写文章的精美语句

小学生的词句积累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写出的作文语句十分平淡,甚至有病句。精彩的句子能够为作文增色,但是学生又很难写出精彩的语句。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文章的精美语句。在学完一篇课文,或者进行课外阅读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积累到素材本上,并对每个句子进行仿写。虽然一开始时仿写会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教师不能批评、讽刺,而应该多加鼓励和引导。作文需要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对于精美语句模仿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掌握一些素材,熟悉一些写法,写作才会更加顺畅。

(三)引导学生仿写文章的结尾

小学生写作文,结尾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比如,写人作文通常会在最后写上一句“我很喜欢我的××”;写难忘的一句话,最后常常会写一句“这件事真的让人难忘啊”。其实,作文的结尾可以有很多种写法,尤其是对结尾加以升华,会使文章更有深度,更有分量。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文章的结尾。这个结尾可以是平平淡淡的自然结尾,也可以是留白引发思考的耐人寻味的结尾。每一种结尾适合什么样的文章是学生需要去关注和仿写的。

四、善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之所以让人读起来感觉干巴巴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未能积淀起足够的写作素材,这就导致其所写的作文如同无源之水。语文授课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当中善于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这样学生便不会在进行作文写作时感到无从下笔。具体的做法是:语文授课教师应当要求班级学生准备好一个笔记本,将看到或者读到的优美文章段落摘抄下来。随着笔记本当中摘抄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素材也积淀得越来越多。同时,语文授课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日记任务,要求学生将每天的见闻和思考记录下来,这样能使学生逐渐积累写作素材,使其在需要作文写作时,可以从日记中寻找素材。除此之外,语文授课教师也应当注重发挥阅读活动对学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教师应当为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会完成读书笔记,使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拓宽视野,并从优秀作家作品中借鉴写作经验。

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弱与其知识面狭窄及生活经验不足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语言达到目标要求。

以上根据小学语文作文的特点与学生的写作情况,从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拓宽其写作思路的角度出发,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以仿写提升学生布局谋篇与遣词造句的能力、善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等方面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语文作文教学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也需要学生日后多加训练。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需要教师做的努力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应该不懈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4(16).

[2]龚惠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8).

[3]裘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32).

[4]但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28).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