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020-11-28 07:42马尚军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解决策略

马尚军

摘 要:数学是初中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科目之一,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数学教学工作正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使之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能使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显著提升,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阻碍其全面发展。文章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展开分析,通过了解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29

一、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的分析

(一)教师过分占用学生时间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型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优化和完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避免在教学工作中过分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要求一切教学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来落实。教师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未能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合理地为学生预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一味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令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导致总体教学质量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专业性技能及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开展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对各种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吸收,这充分体现出教师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才能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受到自身教学能力及授课特点的限制,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不熟悉,导致教学工作过于生硬,甚至常常照本宣科,未能全面挖掘教材中很多潜在的知识点,未能为学生开展拓展延伸学习,再加上数学教学工作本身就具有抽象、系统的特点,使得学生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未能处理好学困生问题

数学教学工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当学生存在学习上的问题时,教师如果未能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学生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学习质量将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成为大家口中的学困生。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困生问题[1]。在数学学习中,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较为显著,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平等的眼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忽略对学困生转化问题的重视,只是一味地注重讲解重点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未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应用价值,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随之会出现各种学习上的问题,从而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错误地以为只有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虽然说考试能够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重点,但却不能衡量教学质量。教师如果盲目追求高分数教学的话,将会严重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处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分析

(一)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

为了处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做到良好的知识储备。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挑战具有难度的数学习题,才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所以在教学中常施行题海战术,让学生挑战各种高难度的数学试题。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学生只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因为部分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数学基础,在处理各种具有难度的数学试题时,存在各种问题。教师应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学生准备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全面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几何图形等各种重点知识。虽然说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的学习重点,但是教师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重点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促使其循序渐进地学习。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系统的数学问题,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积极采用合作学习形式

教师要积极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总体质量。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各种教学模式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利用,其中合理地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会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有限的,且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各不相同。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会让学生能够做到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日常表现及兴趣爱好等,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竞争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之主动融入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参与度,这对显著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有深远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合理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解题思路来处理。

(三)为学生开展分层教学

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来开展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只有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数学教育,这就体现出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为学生进行分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进步空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是对数学具有浓厚学习兴趣且成绩较好的学生;B层次是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C层次是对数学有抵触心理,对数学未能形成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然后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安排具有针对性的任务,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

(四)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

良好的教学环境将会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造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当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时,不仅要融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还要加强学生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当教师在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时,还要注重合理性,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促使其向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及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材料,挖掘数学材料中的潜在教学资源,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教育。

(五)科学的应用现代化设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逐渐完善,当前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合理地采用现代化设备来开展教学。通过各种教学设备的合理应用,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点做到形象化记忆,减少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重点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设备只是用来辅助教学,并不能代替教学工作,教师一定不要过分依赖现代化设备进行授课,而要掌握应用现代化设备的时机,实现对教学工作内容的补充,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学生营造一种先进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结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这要求教师积极地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过分占用学生时间、教师自身专业性技能有待提升,以及未能处理好学困生的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为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应用现代化设备,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显著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獻:

[1]蔚彩东.浅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祖国,2018(14):233.

[2]靳瑞霞.浅议初中数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9):6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解决策略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