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探究

2020-11-28 07:42高玉奇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高玉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养成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外,也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改变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借助引导和培训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方法,真正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23

一、课堂上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促使独立思考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学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学科内在的逻辑思维,并习惯于采用思考式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理解式地记忆数学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在最关键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上,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忽略了这一点而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这种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的课堂模式下,即使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多种变化,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仍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只会让学生逐渐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成为只会接受哺育的雏鸟。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要彻底改变数学课堂的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数学的各种规律、定理和课题,能够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寻找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来说,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教师必须要把握引导和兴趣两个关键点。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互动引导和结合实际生活这两个主要的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

(一)采用问题引导

从引导的角度上看,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独立思考的概念,知道独立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先从心理上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过度依赖,产生质疑和批判性思考的念头。然后,通过提问等师生互动,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让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新问题时下意识地进行思考,进而独立地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小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时的思考过程。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知识点的简单和基础,大部分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课堂教学时会下意识地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对待。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课堂上并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去讲解具体的概念内容,以及对这一概念的推导过程、适用范围等,而是让学生直接对概念进行背诵,然后搭配练习题进行巩固。从表面上看,学生直接背诵公式定理大大节省了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但若观察实际的学习效果就会发现,这种简单背诵的教学法非但没有减少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反而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因为大多数小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些数学概念,没有养成数学思维,所以他们是在用单纯背诵句子的方式来背诵数学概念,也就是死记硬背。因为缺乏理解,对知识的记忆只能是短暂性的,课后容易迅速遗忘,为了巩固只能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而且这些不足无法在课堂上及时地表现出来,学生在课下练习时遇到困难却无法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只能继续反復背诵和练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改变这种让学生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要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建立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简单乘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加法的知识作为铺垫导入。在课堂开始的部分用加法的相关概念和知识作为引入的部分,将乘法的式子拆分开来转换成加法,将这些同样数字重复相加的式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这些特点明显的式子进行计算。在学生完成整个计算的过程后,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式子按顺序排列起来,提出观察这些式子的表现形式和计算结果的特点,并总结规律的要求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式子的问题,并有意识地探索规律。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实现学生从加法的思维向乘法的思维转变,进而让学生首先得出乘法就是使加法更简便的一种运算。在学生对乘法有了初步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具有对比意义的加法式子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这些加法的式子可以用乘法来进行替换吗?”学生很快就能得到“不能”的答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式子才能够进行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有什么特点?学生完成整个的思考过程后,教师再把乘法口诀表拿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利用自己之前掌握的规律对乘法口诀表进行拆分。这样的讲解过程虽然看起来烦琐,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计算量,但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概念。这样,学生在运用乘法的过程中即使忘记了表中的内容,也能通过思考和推理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才能真正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逐步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

除了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间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教学思路上来看,这与提问引导的方法相似,都是借助于建立知识体系这一核心思想来开展教学。只不过在此部分中教师要更加关注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的联系和应用,整体上采用构建情境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解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概念时,可以先为学生构建一个与知识概念相似的现实场景,然后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场景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认知和理解能力上的不足就能借助于对具体生活场景、生活问题的熟悉程度和经验体会来弥补。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抽象化和知识化,转变为数学的概念逻辑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思维,强化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尤为适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效果显著。但是,这一方法也有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的部分,那就是情境的创设和选择。

在选择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在对班级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偏好来决定。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贴合自己生活实际的情境和例子,才能够让他们产生充分的代入感,进而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借助这样的情境也能迅速激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而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概念的学习和具体题目的练习时,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对概念和题目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分析过程,而不是凭借机械的记忆来完成。能够尽可能避免因为记忆出错或是忘记了背诵的内容而出现面对题目一筹莫展的情况。这样的数学知识讲解过程和课堂教学才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学生独立思考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产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外,还要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的思考能够有方向、有目的,围绕关键点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在缺乏思考方法和思维逻辑的情况下进行思考,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做无用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相应地增加对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的讲解和培训。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的重新组合,列出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然后设计教学内容,并通过完成題目实践练习的过程来完成。

具体来说,因为当前数学教材在知识安排上比较分散,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难易程度不同的知识点,可能分布在小学的高中低各个年级。这样的教材编排顺序虽然贴合了学生认知能力逐步增强的规律,但却过于散乱,不同部分间相隔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学生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大多忘记了前面的。所以,教师在对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不足,通过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等方法将新旧知识点进行串联,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学习初级知识内容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顺着知识内在的逻辑线来探究新知识的内容,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推导,进而完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这样,学生即便在课下进行自主复习,也能够通过推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当前不懂的问题,尤其是对公式定理类的知识,可以借助于推理思考的过程来巩固理解和记忆。借助于推导公式的过程,学生对于公式的运用环境的理解也能更加透彻。所以通过这种思考和学习过程的多次重复,学生就能逐渐掌握思考的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有理有据的思考,真正提高学生关于数学学科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显现出弊端,尤其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有所欠缺。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一目标,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智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分析[J].中华少年,2017(36).

[2]李德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华夏教师,2018(31).

[3]侯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