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基于师生互动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

2020-11-28 07:42余爱萍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师生互动小学数学

余爱萍

摘 要: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互动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数学课堂缺乏互动,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造成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如今,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实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生态课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67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形式,其教学理念是双向合作式的,把生态教育思想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结合起来,有利于小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生态课堂的推广中,师生互动仍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些错误的互动方式阻碍了小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氛围欠佳,阻碍互动进程

生态课堂要求课堂氛围具有动态性和生长性,给小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使小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氛围并不理想,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不组织师生互动,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对小学生形成学习困扰,阻碍了互动进程。生态课堂必须要落到实处,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挖掘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唤醒小學生的探索欲望。有很多小学并没有设计半圆形、T行的座位摆放方式,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还有的学校缺少多媒体设备,也反映出学校没有认识到这些自然因子在生态课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影响互动效果

大多数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在分配时间的时候缺乏依据,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述,给学生留出的自由学习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教师不给学生留思考时间,整堂课都在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让小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通常数学教师会将小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则成为旁观者,偶尔会指导小学生,缺少对小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缺少年轻教师,而很多中老年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给小学生的体验机会较少,小学生只能单向、被动地倾听,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突出和谐,创设生态课堂氛围

1.创设课堂情境,促进课堂和谐。数学课堂就是一个“生态场”,构建生态课堂,必须要学会布置数学课堂,使其呈现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素养。首先要学会布置课堂,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班级里有许多生态因子,都是要引起数学教师注意的。在使用多媒体大屏幕的时候,不要让整个屏幕把黑板都挡住,这样会影响学生观看板书。窗帘的高度也是有讲究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保护小学生的视力。播放视频或者音频时音量要适中,声音过大会刺激小学生的听力,让小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其次要学会创设情境。数学教师要将所讲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

2.优化师生关系,确保课堂平衡。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通过面部表情来与学生互动,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当小学生回答问题十分准确时,数学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这样会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自信,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数学教师要保持适当的微笑,不要整节课都板着脸,假装的严肃并不能震慑学生,只有让小学生从内心里佩服,才能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师生互动要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都不同,只有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所进步,才会确保数学课堂的平衡。数学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个体感受,引导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小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要与小学生进行对话,及时了解小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小学生分享学习故事和学习经验,开发其潜力,陶冶其情操。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落实以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强调自主,优化生态课堂过程

1.采用任务驱动,培养自主习惯。一直以来,小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惰性,过度依赖教师,认为数学题不会也没关系,反正数学教师会进行讲解,因此就不再动脑筋。生态课堂强调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教师要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终身学习意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师常用的方式之一,给小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小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完成任务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数学教师要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强化小学生的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另一方面完善数学课堂,增强教学效率。在课堂上,要关注“动态生成”,包括学生和课堂的动态信息。教师要及时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对其优势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锻炼,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构建生态课堂的要求,使数学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

2.开展实践活动,鼓励自主探索。数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可以检验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拉近小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还可以展现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鼓励小学生自主探索,不断提升学习水平。开展实践活动是创新生态课堂的重要渠道,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带领小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寻找知识的来源和用处,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活活动,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要知道,数学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教育技术层面的改革,还在育人方面做出重大的发展。在每次组织实践活动的时候,数学教师都要征询小学生的意见,选择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的活动,使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生活是学习的源泉,也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小学生观察生活,挖掘趣味性的实践内容,让生态数学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中,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聚焦发展,重视生态课堂本质

1.提倡学生质疑,锻炼创新能力。俗话说,“学贵有疑”。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上,数学教师应鼓励小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教师共同探讨数学难题,开发小学生的潜能,锻炼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活动要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小学生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科技越发达,越要让小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很多小学生都沉迷于电子产品,遇到问题就去网上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素养就会下降,影响日常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所以数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保护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小学生质疑的方向有很多,如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量换算、数学应用题等,只有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融会贯通,将知识内容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发展。

2.创新评价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数学课堂评价方式也应该做出转变,符合生态课堂的要求。以前数学教师都是用千篇一律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如“不错”“回答得很好”等,这样的话无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够使其主动融入课堂学习中。数学教师要探寻鲜活的、有意义的评价方式,对不同小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堂评价,鼓励小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最终实现数学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当考完试后,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评价过程是反思的过程,使小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互相评价,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小学生坚定学习信心,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点,便于小学生向榜样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有效的教学评价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让小学生精神焕发。数学课堂需要形成多元化的評价方式,建立评价机制,使小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和改进自我。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数学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摒弃僵化的思想,摆脱陈旧的理论,清理冗赘的数学资源,带领小学生玩转数学课堂。生态课堂的重心是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实现小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质疑、讨论、反思,走上讲台,进行师生角色互换,使小学生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刘彦荣.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5(7).

[2]徐海霞.关于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好家长,2017(38).

[3]李付文.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几点思考[J].启迪与智慧,2016(10).

[4]黄文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2015(3).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师生互动小学数学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