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1-28 07:42王宏平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王宏平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师亟待探究的重点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属于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文章根据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72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时期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学生的学习视角,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很多高中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理念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时,对概念性的知识问题进行重点的教学讲解,并且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思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所采用的题海战术很难使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思维,很多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枯燥和乏味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对后续的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教师在函数教学中,要逐步拓展学生对函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与把握,增强学生对指函数和幂函数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概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函数基本性质的同时,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支配时间,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挖掘其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从多角度挖掘并探究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拓展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使学生树立一定的函数学习思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对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认真思考相关问题,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由于部分学生在学习当中,从多角度探究正弦公式和其应用,所以教师要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主体探究和思考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在课堂当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并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能依靠自己的探索性思维解决问题,使思维更加活跃和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学生形成正確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深入地分析和探究问题,不断完善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学习思路,使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得到发展。教师也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主动提问的方式来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观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通过这种长期的思维引导,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设置新颖的教学内容,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对于学生学习领悟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解答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教师通过开放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扮演好教学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体会和感悟。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与学生密切地交流和沟通,使教学气氛更加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性作用,尽可能地完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也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意见,多鼓励学生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养成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使学生思考:在抽奖时分先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吗?当所设置的奖项被抽走后,后面的人就会失去中奖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这种形式的抽奖是不公平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使学生利用概率的知识思考抽奖的公平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是学生思维得到突破和提高的重要教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也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渠道来帮助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完善和提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增强对学生的思维引领和学习提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状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师也要在当前的教学中,与学生主动沟通,切勿压制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和创新,防止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偷懒的情况。教师要尝试使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教师也要在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当中,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逐步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思维,多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