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差生”兴趣培养之我见

2020-11-28 07:42李勤文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差生兴趣培养音乐

李勤文

摘 要:青少年一代的音乐文化素养及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就更要勇于承担责任,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就对一个音乐能力存在差异的班集体,培養这些音乐“差生”的音乐兴趣展开探究。

关键词:音乐“差生”;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81

如果说阳光雨露、吃饭穿衣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的话,那音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精神生活之必需。为了激发“差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音乐认知水平,特进行一些尝试,并探讨其不足之处。

一、了解个别差异,正确归因,诱发兴趣

“差生”给教师们的感觉往往是那些在课堂上打打闹闹,上课不听、下课不交作业、在班集体中拖后腿的同学。音乐是一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空间的情感艺术,不能以文化成绩好坏作为评价标准。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摸底调查,了解差异。想要了解班上学生音乐兴趣大概情况,首先可以对刚接手的每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就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到班上学生的音乐素质概况。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不管原因是什么,对音乐缺乏兴趣的同学所占比例不小,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和区别对待了。

2.正确归因,诱发兴趣。在了解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爱好后,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跟一些“差生”进行交流。了解“差生”对音乐缺乏兴趣的原因,走进“差生”的内心世界,听听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看法。文化成绩好的“差生”对音乐缺乏兴趣,针对这类“差生”,教师可给他们讲解学习音乐对文化学习的帮助和益处:它可以缓解你紧张的学习情绪、消除疲劳,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你的想象力及敏锐的观察力等。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跟升学择校直接相关,关系到你的前途和命运……而文化成绩差的“差生”对音乐缺乏兴趣又是什么,跟这些学生交流时,让他们明白并不是语、政、英、数、理、化学不好,音乐也一定学不会,有很多同学甚至是音乐家,他们的主科成绩不理想但学音乐却同样有非凡的灵气,只要多用功一定会有收获的。正如德国音乐家巴赫所言:谁像我一样用功,谁也会有我一样的成就。总之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及师生的交流,让 “差生”走出对音乐认识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上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就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做到“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也会增强不少。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轰轰烈烈进行课改的今天,我们都注重到了要提倡、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但教师也决不能忽略我们是一台好戏的总导演,必须要充分发挥好我们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打动学生,甚至是死气沉沉,别说是“差生”,就是对音乐有点兴趣和爱好的同学,久而久之也会对音乐失去信心和兴趣,音乐在他们心中就变得更枯燥乏味。因此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方面应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要“优”“差”兼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优秀生”和“差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案,以备在教学中既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又可考虑到“差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教材的内容设计要趋向简单化、形象化,贴近生活,难易相承;这样既满足了基础较好的同学学习要求,又兼顾到了“差生”学习进度,有些章节甚至可以考虑更多地让“差生”来展现自我。比如在音乐欣赏民勤音乐《红崖之歌》时,所学内容都是跟学生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音乐,民勤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方言土语”的音乐氛围中,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多,这时多给“差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来介绍地方音乐,或示范性哼唱几句粤曲,或说说有关这方面的名家名曲等等……,这些都不失为培养“差生”音乐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机会。

2.要有丰富的情感。如果一个演员在表演时首先不能感动自己那他也很难感动观众。同样只有情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情感的学生。而我们的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它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空间并通过各种音乐要素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做教师的不要求你情感一定要丰富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要我们能感动学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足够了。首先教师在言语上要有亲和力,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如果一堂课就像一湖水既无涟漪也无浪花,那就只能是死水一塘。其次在示范上尽量做到声情并茂。教材中的一些歌曲部分都是学生前所未听的,那教师的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歌曲的风格、情绪,在示范时尽量做到跟歌曲的风格、情绪一致,让学生对歌曲产生想进一步学会的欲望。在欣赏器乐曲时,在教师的能力范围内如能用音色相同或相似的乐器深情地给同学现场演奏一段,一看教师要现场表演就算平时再不安分的同学也会静下心来认真观看教师的表演了,这比欣赏任何高级的影像资料都具有吸引力,收到的效果肯定比单一的聆听录音好得多,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要有得体的教学形态。都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这话不错,因为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要为人师表,你的一举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首先教师在穿着上一定要端庄得体、落落大方;切忌夸张、花哨、过分张扬,当然也不能邋里邋遢、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因为“差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太集中,他们抓住教师某些不足而成为课堂闲聊的话题这不但扰乱课堂纪律对教师本身来说也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教师教态中不允许出现的形象决不能在课堂中出现。古语说得好,“其身正,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次,教师在言语上切忌对学生粗言秽语,更不能对“差生”进行挖苦或打击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有伤自尊的谩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能一声六月寒”,本来这些“差生”在某方面表现的不足时就已经够自卑的了,教师再给他  (她)加以致命的打击,这只能是让好的变差、差的变得更差了,与此同时教师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缺少了互动的教学,试想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

三、挖掘闪光点,培养兴趣和信心

不管是成绩差还是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在某方面存在不足时,他们就會在哪方面表现得不自信,而信心又是成功的内驱力。所以提高“差生”的音乐水平、培养他们的兴趣,还得善于挖掘其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这是培养、激发“差生”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增强“差生”的信心。

1.鼓励式。对“差生”可常用如:“只要……就能……;假如……一定……;你一定行的……,如果你再努力点肯定会表现得更棒”等鼓励支持性语言,尽量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回答问题或上台演奏演唱;尽量给予他们与优秀生同样表现的机会。

2.互评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养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每次答题或表演完毕都要互相进行点评,说“好”那要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如果“不好”又应该怎样做,尤其是当优秀生回答或表演完后,让“差生”来评价他们,当他们的挑“刺”挑到点子上,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赞同时,其满足感自然会油然而生。

3.表扬式。对“差生”偶尔一次积极开口或表演要及时予以表扬,教师可由衷地向他(她)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或说出“你真行”“很正确”“近来进步真是很大”等既是鼓励又是表扬的话语,或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肯定和鼓励,这不但营造出活泼、热烈、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同时,也让他们有了下次还要表现得更好的愿望和信心。

4.奖励式。对在课堂中积极回答、表演得到同学认可和掌声的同学都可以得到相应加分,这些分数会跟期末成绩挂钩,如果平时表现积极期末总成绩又高,那该生的综合艺术测评成绩也会相应上升,这么实惠的“政策”无论是对“优秀生“还是“差生”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四、加强课外锻炼,展示自我

作为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谁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许,甚至有优于别人的愿望,这对于“差生”来说觉得更是可盼不可求的事。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内给“差生”多制造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外,给“差生”提供一些课外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1.参与各种音乐社团。为了激起“差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应鼓励“差生”根据个人爱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小组。如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及民乐队等。在辅导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对这些“差生”给予适当“照顾”,耐心指导,同时还可让高年级或基础技能较好的同学进行帮扶,这更能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通过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训练,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的不只是“差生”,优秀生一样受益匪浅,能当“小教师”同样让他们有了很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和演出。当“差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音乐社团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应当在适当的时机让他们参与各种表演或比赛。较小型的如班级文艺活动等,就可考虑多给机会让“差生”参加,而当一些大型的活动如校庆或县级、市级的文艺比赛活动时,可以选拔进步较大的“差生”参与,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激励了未被选上的同学要更加努力,以争取下次有参加的机会。当他们参与的这项活动拿到理想的成绩时,“差生”心中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更是不言而喻,因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同时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集体主义感、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到了音乐所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培养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好音乐的兴趣。

总之,音乐是美妙的、动听的,但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如何引发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走进这神圣的殿堂是值得每个音乐教师探究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努力,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差生兴趣培养音乐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