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图书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点与应用方式

2020-11-28 07:52魏建荣
商情 2020年17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资源整合信息技术

魏建荣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且效果十分显著。本文首先阐述图书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点,具体包括提升管理效率、资源整合、丰富图书类型等,然后提出几点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书管理 信息技术 资源整合

引言:图书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较为复杂,对管理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管理方法,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促进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因此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图书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点

(一)有利于图书管理效率的提升。纸质书籍是传统图书管理的对象,其具体工作内容为书籍整理和分类,由于纸质书籍较多,故管理效率十分低下。但这种情况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之后得到了改善,虽然管理对象没有变化,管理方式却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改变,管理人员在整理书籍后,仅需将书籍资料录入至系统,即可在后续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完成对书籍的分类和整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图书管理的制约。负责不同区域的管理人员,均可借助网络系统查询整个图书馆内的资源,服务更加快捷。此外,信息化管理方式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从而促进了图书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整合图书资源。信息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具有众多组成部分,包括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融入,为图书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图书资源,以满足阅读者的需要。如:管理人员借助网络构建数据库系统,将纸质图书转化为数字资源录入其中,同时利用网络与其他资源库相连接,互相交换图书资源,以增加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故部分书籍中,含有错误思想,图书管理人员在整合资源时,应注意剔除此类书籍,确保图书资源的质量与要求相符。

(三)丰富图书资源。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后,图书馆的图书种类会得到极大补充。主要是在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限制下,图书资源主要以散装订书和报刊杂志为主。但信息化技术应用之后,以电子杂志、数字化图书为代表的电子图书资源成为了图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宏观角度上看,这种图书资源的丰富,推动了书店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租赁和出售逐渐变为了服务。从微观角度看,图书资源的丰富,能够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无论学生,还是普通职工,均可在图书馆中查找所需的资料。由此可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的发展来说,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图书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

在新时期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阅读意识不断提升,喜欢到图书馆中阅读书籍,故加大了图书管理的难度。但由于专职图书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每个图书管理人员都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任务,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难免会出现整理不及时、分类不准确等问题。再加上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服务范围较小,仅做好本职工作即可,所提供的服务与人们期望值不符。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故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应用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是应用信息化技術的前提基础。建议图书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求,及时更新硬件设备。比如:构建内部局域网络,使每一台计算机都能与网络相连接,为阅读人员查找资料,创造便捷的条件。除了网络之外,还要更换硬盘和处理器,更换大容量硬盘可以存储更多的图书资源,而更换处理器则可以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是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2)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换,图书管理人员应基于阅读者当前的阅读需求,对传统图书管理系统进行调整,以强化管理和服务的效果。

(二)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突破时间和空间对图书管理的束缚,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想要使阅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简言之,就是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资源相融合,通过构建数据库的方式,建立网络图书馆。例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就在信息化时代下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该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其存储的书籍超过了400万册,其内部拥有多个数字资源系统,比如:方正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知网等等。此外,图书馆还基于信息技术,构建了特殊数据库和教学参考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三)线上与线下管理方式的有机融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线上和线下管理方式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将计算机作为载体远程管理图书。据了解得知,目前图书馆普遍应用了远程图书管理系统,只要具备权限,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系统,管理人员在家中亦可利用该系统对图书进行管理。学生是该系统的另一个用户,学生登录系统后,可查询图书借阅情况。这种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解放了图书管理人员,还能预防图书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借阅超时、图书丢失等等。

(2)在图书馆采购新书后,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对图书信息进行同步记录,从而使图书信息录入的精确度得到保证。比如:在新书采购完成后,图书管理人员应使用扫描设备将图书信息录入到图书管理系统,然后方能按照图书的类别,对其进行整合和分类。

(3)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特征,故部分电子图书中可能充斥着不良信息,容易对阅读者的思想健康造成影响。故图书管理人员应加大管理力度,在保存珍贵图书资源的同时,对图书资源进行审核,如发现其内部存在不良信息,应及时删除,以规避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此外,管理人员还要转变管理观念,由管理主导变为服务主导,为阅读者提供技术和阅读指导的服务。主要是部分大龄阅读者对于电子阅读了解不深,因此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十分依赖。

结论: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图书管理系统,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其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丰富和整合图书资源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促进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资源整合信息技术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