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研究

2020-11-28 07:52杜春梅代长明朱大鹏宋熙平
商情 2020年1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新能源

杜春梅 代长明 朱大鹏 宋熙平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提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从培养过程、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培养及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能源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

1 引言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具有扎实学科领域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综合掌握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风电设备原理及风电场运行的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毕业以后可成为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 以“学生”为本的培养过程

教学工作是培养过程的主体。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其他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原则。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各项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工作原则。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畅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采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优化育人环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我院多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教学优势及师资力量优势。采用合理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模块,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个性培养教育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每隔两年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正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培养效果。因此新能源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类的知识,从而提高了京万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门路。

3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创新能力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异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或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服务社会。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革过去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积极适应时代及社会发展要求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不断加强创新课程类课程比重。对教师也要加强创新方面教育,使其强化实践育人意识。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对传统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新形势下,成绩已经不单单是衡量人才质量指标的唯一手段。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以后的升学及就业的新的标准。这种能力既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能体现其他能力即适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适应以后的工作,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

4 校内创新实训平台及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与企业及校内单位合作,建有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工科类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及实践之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各类学生创新平台及基地,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类教师主导的教、科研活动,以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构建新能源类的校内模拟工程实训和校外实习两大实验实践平台可以大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首先通过校内各类创新平台进{训莫拟的工程专业实训,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概念。同时,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团结协作可以初步建立起科研创新的概念。

充分利用张家口地区区域优势,与各大新能源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经过过校内平台一定时期的锻炼,学生可在掌握一定创新创业方法后可以进一步到校外实习平台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来,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解决新问题、发明新办法的创新能力。

5 培养及育人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技术创新中心”“学科竞赛”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以本专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學的质量,保证了较高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认真研究国家新能源相关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需,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以达到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升。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GJJG325。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8JY2004。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新能源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