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2020-11-28 07:52王文
商情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新路径网络时代思政教育

王文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在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思政教育不可或缺,尤其党性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已不再适应当前需求,高校必须立足当前、紧跟形势才能打破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壁垒。本文旨在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行剖析,进而为网络时代思政工作探寻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时代 思政教育 新路径

一、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对思政教育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给思政工作带来了便捷,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态,还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借助各种网络公开培训课来提升自已;与此同时,网络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难控性,尤其是舆论导向的难控性。网络不像传统媒介那样,会对负面信息进行过滤,而是将所有积极的、消极的信息全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辨别能力较差,从而使得舆论导向混乱甚至出现失控。我们分析完网络带来的利弊,怎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网络时代下思政工作存在的向题

(一)认识层面: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的认识狭隘,仅仅局限于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下具。

(二)实践层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设置的思政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没有贯彻“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根本原则”。

(三)应用层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差,加上年龄差距带来的观念差别,共同导致所讲授内容无法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探析

(一)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为保证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有渠道可循,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容量大的、信息传送及时的网络交流平台,同时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信息与学生的精准匹配,并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实现信息的连通和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保证思政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帮助,增加学生对于这一交流平台的信任程度以及依赖程度,同时有专门部门负责及时清理净化网络平台环境,防止出现各种不健康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的思政教育网络环境。

(二)路径创新

构建高校官方社交微平台,构筑全覆盖的网络舆论环境,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需求,把握舆论主动权,降低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情绪。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1、制定严明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招聘制度。根据工作职责,学科背景要求设置相应的条件进行公平、公正的选拔,从而吸引一批真正热爱思政工作的人来壮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梯队。

2、加强管理和培训。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加强培训力度,以便对网络平台的运用驾轻就熟。

3、加强管理。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将考核机制与晋升机制相结合,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网上网下一把抓”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融入网络世界,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群体并了解其所思所想,这样学生思政工作才有针对性。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网上受到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在网下来消除。因此高校应该辅助思政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创建一种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朱丹,刘正之.网络时代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及路径探索[J].2015,(41).

[2]王莹,于钦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A].2017,(04).

[3]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猜你喜欢
新路径网络时代思政教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