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问题表征与破解路径

2020-11-28 07:52张博
商情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大学生

张博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处于消费水平随年级升高而不断提高、结构多样化以及消费方式电子化的状态之中。大学生消费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在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从政府、高校、家庭、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学生 消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在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对刚进入大学且已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拥有着众多挑战。消费观的正确树立,尤其是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金融背景下,如何树立、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展示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过程中的存有问题,从而为大学生如何拥有正确的消费观提供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现状

1.消费水平随年级升高而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表现出稳步升高的趋势,此外,受年龄及消费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消费水平有着随年级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的趋势。据《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为1325元。其中消费水平介于1000-1500元的学生占比最高,达到了43.2%。而据《2019年大学生媒介与消费趋势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男生月消费为1655元,女生为1571元。而在这部分被调查的学生中,其从大一新生到研究生之间的月消费水平,增长率达到了21%。调查数据显示,使用蚂蚁花呗、借呗等超前消费软件的学生所占比例为60%,使用多样化消费app,如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软件的学生为89%。总结分析来看,当前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多样化A即的开发)、移动支付设备的不断开发(如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超前消费软件)以及个人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是密切相关的。

2.消费结构多样化发展。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互联网环境不断改善以及学生消费观念不断改变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据《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数据显示,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中,衣、食与交际是其日常消费的三大支柱,其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6%、11%以及18%。而据《2019年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日常消费除日常基本伙食费外,其用于化妆品、美容美发、服装等形象消费方面的开支所占比例为62%。用于聚会、旅游等社交娱乐消费所占的比例为51%,用于学习方面消费所占比例为50%。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其父母,一般来说,父母每月固定的资金支持,是刺激大学生日常消费的原因之一。父母经济支持的固定性是阻止许多大学生无法进一步拓展其消费的原因之一。互联网网贷平台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分期付款功能的推出,为大学生超前消费的使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此类消费方式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大学生能够满足其日常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额外的消费需求,提高了其消费水平与能力。总结来看,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出现冲击了传统固有的当月资金当月消费的消费结构,互联网超前消费方式的方式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其消费结构的多样化改变提供了条件。但应当注意的是,互联网超前消费方式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过度消费的不良行为习惯提洪了便捷,这在日常生活消费时应当引起特别关注。

3.消费方式的电子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改变通讯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消费方式。像是随着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方式的发明与出现,受制于时间与地点的传统线下购物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对于地点固定、模式单一的线下购买与支付模式,新颖、便捷、快速的互联网购物与支付模式是其消费方式的首先。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使用过电子金融消费。总结来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出现两极分化。由于各位大学生家庭收人经济水平的不同,在消费水平方面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根据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可以将其消费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是高消费人群,此类人群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2000元以上,对各方面的消费要求都比较高;第二类是普通消费人群,此类人群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1000-2000之间,在大学生中也是最普遍的消费水平;第三类是低消费人群,此类人群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一千以下,家庭情况比较困难。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

2.消费结构不合理,教育消费过少。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形象消费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他们借助时尚和名牌来提高生活品质和个人形象。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形象消费也越来越高。当今的五花八门的娱乐休闲场所更是丰富了大学生娱乐活动的种类,大学生是一类思想超前、接受面广、视野较宽的群体,加之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娱乐活动方面的消费加重了自身的经济负担。此外,人际交往也是重要的消费支出内容,其中包括同学聚会、恋爱消费、通讯消费等也是一项重要支出。而教育消费则占了很少一部分,这就表明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很丰盛,然而精神生活却极为匮乏。

3.理财能力不足,崇尚超前消费。大部分大学生在购买过程中往往看到的是五花八门的商品,而很少有人会在意其开销是否平衡,他们的消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且,无计划消费现象严重。此外,由于各种形式的互联网信贷的兴起,有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购物欲不惜超前消费,大学生认为,信用卡可以大额度消费,这不仅助长了他们的盲目和超前的消费行为,也会在大学生中形成奢侈和浪费的不良消費氛围。大量透支后不能偿还会使个人的银行信用等级降低,甚至被拉入黑名单,这会给他们的将来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对于那些大量透支信用卡而没有偿还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沉重的打击。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建议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

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但消费需求旺盛,所以一些人利用有效、便捷、门槛低的互联网金融诱导大学生进行不合理消费,为了保证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法制化运行,这就需要政府各个部门联合监管。首先,政府应该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金融相关立法工作,使得互联网金融有法可依,保证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其次,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前提是对向大学生提供金融服务的平台展开定时检查,以确保平台符合标准,对违反规定开展金融业务的平台进行调查和管理。最后,政府应该规范市场准人规则,根据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正规的、有资质的金融平台。

2.高校:加强金融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地方,高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探索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引在校大学生养成正确地消费行为,一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使金融知识教育常态化。比如在学校可以定期举力、金融知识讲座,开设关于互联网金融消费的相关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与科学模拟实践。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特别是非金融专业学生的金融基本知识素质,大学教师应该努力将金融知识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育当中。二是对学生加强管理,了解学生资金需求。学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帮助学生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三是全力以赴做好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更进一步指引在校大学生努力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适度消费,杜绝日常生活中的享乐主义、不劳而获、攀比心理等不当认知带来的过分消费。

3.家庭:合理控制学生消费,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庭是对很多学生展开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合理、适当消费观念的教养来源于家人的言传身教。一方面,学生家长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支柱,应适时关切儿女的经济开支,把控学生消费的具体情况,了解异常消费支出,合理控制学生的消费额度,教导子女理性消费。另外一方面,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多半受父母的直接影响。所以,家长在现实生活中有必要做到理性消费和恰当消费,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节约意识,从而树立艰苦奋斗、自理更生的意识。

4.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严格要求自己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成年的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自身消费观教育还需靠自我管理,从自身出发,做到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在校大学生本身有必要反对并抵制不恰当的消费行为,有必要正确看待个人信用尽可能在自己的忍受范围内进行恰当消费,能够做到独自思考并适当消费。自觉践行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时,应当研习和探究基础的金融基础常识和专业知识,并能拥有较好的金融行为立场,提升个人的金融修养,以进一步提高应付变动的金融市场的技能。其次,大学生的精力应该放在学习知识、技能上面,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享乐生活。大学生应当提升自身的觉悟,竭尽所能的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精神文化素质。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社会举办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加深对消费知识的理解,以大幅提高自我操控能力和消费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199IT.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EB/OL].http://wwsv.199it.cow/arcbives/806479.html

[2]199IT.2019年大学生媒介与消费趋势研究[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903634.html199IT.http://www.199it.com/archives/806479.html

[3]麦可思.2019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EB/OL].https://www.maigoo.com/news/536242.html

[4]李中国.科学磨课设计与实践[M].科學出版社,2017.6

[5]张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消费大学生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大学生就业趋势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