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悬疑影片《误杀》的叙事策略

2020-11-29 01:21张一帆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时序

张一帆

《误杀》是一部正义的悬疑题材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用反侦查的手法和警察展开了一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心理博弈的故事。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曾说:“一部电影最坏的毛病就是缺乏清晰性。”[1]这也印证了经典好莱坞影片的叙事原则就是把线性叙事结构作为电影的主干,而或然性的“可能”和必然性的“只能”则成为故事情节组织安排的基本依据。《误杀》正与好莱坞一贯的线性叙事保持一致,采用了独具匠心的双线叙事结构。影片由警察局长的儿子和李维杰女儿被侮辱事件双线展开:一边是李维杰为了保护女儿借鉴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把时间和空间打破重新整合,试图将女儿误杀埋尸的案件隐藏的过程,另一边是警察局长为获取儿子下落寻找线索和李维杰展开对弈的过程,以双线交锋贯穿整部影片。本文就电影中如何运用叙事策略对《误杀》展开论述。

1 充满对立的叙事人物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电影叙事中的人物关系影响甚至决定电影剧情的走向。本片的选角并没有选取当下流量小生或国宝级的明星,唯一被大家熟知的是演员肖央,影片中陈冲扮演的“对手”拉韫在角色的呈现中散发出女性独特光芒。

电影以“双线叙事”展开。两位中心人物被导演置于对立面,分别为代表着“善”的罪犯和代表着“恶”的警察。影片中的李维杰是一个电影资深爱好者,酷爱悬疑电影,在对手眼中李维杰只是一个有着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文盲。电影中他“看”过1 000个以上的案子,而他的对手拉韫是一个有着十分丰富断案经验的警官,职业生涯中“破”过1 000个以上的案子。在一定意义上,电影就变成了1 000部电影和1 000桩案件的比拼,人物之间的对决也由此展开[2]。一方是低学历、没文化,仅凭电影情节来保护家人的社会底层小人物;一方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溺爱儿子的警察局局长。从身份上,两个人物就具有对抗性,致使正反角色站在对立面拼演技、拼智慧、拼耐心。身份的对抗之余还有情感对抗,两个人虽社会地位相差甚远,但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赋予了两个人父亲和母亲的情感,丰富了对立人物的情感表达,加强了戏剧张力。

除通过地位阶层表达对立之外,导演还通过拍摄人物速度的不同来塑造人物形象。影片1小时14分钟处,拉韫查找李维杰的观影记录,该部分采用快节奏剪辑。犀利的眼神、果断的态度,再加上拍摄的快节奏处理,将拉韫的快、准、狠形象凸显出来。其间她翻阅资料,插入儿子素察的幻象,仅用15秒画面就呈现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和牵挂,人物层次饱满丰富,让观众看到一个女人作为警官的凶狠和作为母亲的柔弱。在塑造李维杰形象时,从影片33分钟开始,李维杰为保护女儿开始处理素察的手机和汽车等一系列的行动,一改往日悬疑片的刺激快节奏,镜头速度给观众一种徐徐诉说的叙事感。其间李维杰镜头的特写也是处变不惊的面部表情,心思缜密、思维清晰、高智商、立体感的人物形象被展现出来。没有台词,夹杂回闪出来的画面,反而营造了影片的紧张之感。

人物在叙事类型影片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误杀》的叙事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轨迹和事件激发出一系列的人格特征,展现出作为对立面矛盾冲突的典型形象特征。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就是人物在观众心中形成的过程,而这种对立的人物形象加强了影片的看点,保证了整部影片的逻辑合理性和严密性。

2 运用多种叙事时序

叙事时序就是钻研“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时间顺序的安排。时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顺叙,这种叙事时序是严格遵循时间的流动,以故事时间的本来顺序来展现事件。另一种为时间倒错,主要分为倒叙和闪回。热奈特认为,所谓时间顺序的倒错指“故事时间与叙事时序之间各种不协调的形式”[3]。本文依次分析叙事时序在电影中的具体运用。

倒叙是叙事者在论述故事的结果或者关键情节以后,再来论述故事的缘由或始末。影片以倒叙的手法展开,开始镜头通过铁栅栏拍摄了监狱的场景,并上演了一场试图越狱的戏码,被装进棺材埋入土地,在棺材里点燃火柴看到一具睁着眼睛的尸体,随着一声尖叫开始影片的叙事,给观众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李维杰最终是选择了自首还是被抓获?是否逃狱成功?这些都在观众心中留下疑问,首当其冲的片段增强了本片的悬疑感,使观众为之后的每个剧情转折紧张。本应叙述案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导演却以倒叙时序展开,打破时间的线性传播,营造悬念,增强影片的叙事性。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时间或场景的论述[4]。影片中不止一次使用插叙,在影片68分钟,警察问话相关的证人,在将近4分钟的时间内,前后使用了三次插叙,分别体现在餐厅老板、卖爆米花的男孩以及酒店老板问话中。又运用插叙将警察的问话分隔开,虽然分割了线性时序,但让案件循序渐进,理清案件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闪回在时间的延续上更加短暂。影片用闪回的方式来营造紧张气氛,在21分处,泰拳赛场上的选手激烈搏击,闪回到平平、母亲和素察在仓库争夺手机互相搏杀的场景。不断闪回两场“战争”的现场,按照影片剧情的发展同时描述。从共时性出发,在泰拳赛场达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共时发生的还有仓库母女遭到素察暴力的最高点,增强了影片的刺激感,使观众对两场“战争”中人物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这一系列的动作,映射出平平内心的变化,展现了她的慌乱和紧张。两场战役的结束,宣告了李维杰一家和警察之间的心理博弈正式拉开帷幕。

3 悬疑刺激的叙事情节

《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整体的故事情节走向是直线叙事,没有过多地波澜起伏,叙事结构较原版也没有改变。影片前半段是铺垫性的叙事,一改以往悬疑片的感官视觉刺激的大场面,在铺垫中将断案线索安排得扣人心弦。

情节上的起伏变化从原本一家四口平静幸福的生活开始,激励事件是李维杰的妻子女儿在正当防卫下误杀了素察,为保护家人他开始了一系列行动;情节的转折点是警察将嫌疑目标集中在李维杰一家,李维杰通过“审讯”家人意图摆脱警察的质问;低谷点是小女儿安安在拉韫的嘶吼中承认看到埋人事件;以及到最后的挑战,警方去李维杰家开坟,大家都等待着“真相”被揭开,却意外地挖到了一只羊,用“替罪羊”开脱了一家人的嫌疑。

在原片《误杀瞒天记》中,以男主人公的“我相信警察会保护我们”结束,暗示了藏尸地点在新修缮的警察局,现实意义上是将杀人的罪恶掩藏在所谓的正义之下。而翻拍版的《误杀》在情节的改动上最大的莫过于结局,在结局上增加了自首的情节,这一情节的增加再次把电影的悬疑张力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也有人质疑这个结局是否突兀,但导演这样设计结局并非无中生有。首先在自首之前该市爆发了一场大暴乱,这场暴乱的直接原因就是李维杰利用竞选市长这件事来和拉韫对抗所产生的后果,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为了尽快阻止暴乱带来的影响,选择自首比较符合李维杰的人设;其次,小女儿安安将试卷的分数70改为100,这件小事的过后影片中的背景音乐是《We All Lie》,这是电影《天空之城》的片尾曲,而这部影片讲述的正是孩子教育问题,说明李维杰意识到自己的所做所为已经影响到女儿的行为做事,所以选择自首是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恰恰是自首这一情节,凸显了本片的情感导向,衍生出社会责任意识,以本土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4 结语

《误杀》突破了以往悬疑类电影的“凶案——侦探——破案”的常规格局,而是把悬疑点放到了代表“恶”的警察和代表“善”的罪犯谁将赢得最后的胜利,很多观众自始至终居然都为杀人的罪犯捏了一把汗,呈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观感。这部“正义的悬疑”从人物和情节上都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成为了我国史上评分最高的国产改编电影。影片收场,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时序
清明
基于Sentinel-2时序NDVI的麦冬识别研究
基于不同建设时序的地铁互联互通方案分析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关键时序研究
基于FPGA 的时序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一种毫米波放大器时序直流电源的设计
基于模体演化的时序链路预测方法
轨道电路动作时序对进路解锁的影响分析
DPBUS时序及其设定方法
基于时序扩展的邻域保持嵌入算法及其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