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型主持人双重功能的内在关联

2020-11-29 01:21杨淞钧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悬念派出所主持人

杨淞钧

在调查类新闻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需要担任“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发挥“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功能,且在最终的节目成片中要以一个角色去为整个节目的传播效果服务。这就使他们不能够单单只从记者或主持人单方面考虑问题,而是要从节目的整体出发,将“记者功能”和“主持人功能”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把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1 平等的交流

记者型主持人兼具记者功能和主持人功能,在调查类新闻节目中,无论是采访报道进程到哪一个环节,都一定要注意表达上要做到平等的交流,这样对于新闻当事人的采访和整个节目的传播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1.1 与受访者平等交流——记者功能

当记者型主持人以“记者功能”在进行调查行为时,一定要保持恰当的态度和言行。对待弱势群体,要让她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面对镜头能够敞开心扉;对待穷凶恶极的歹徒或是毫不作为的官员,若仍是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那就不符合节目的价值取向了。所以在这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找准平等的平衡点。

1.2 与观众平等交流——主持人功能

记者型主持人身处新闻现场,能够亲身经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所要以“主持人功能”将其参与故事的真实情感和所思所想传达给观众,塑造出“朋友”的形象,拉近双方距离,产生强烈共鸣,增强传播效果。

在《新闻调查·松花江:休养生息》节目中,敬一丹在开篇说道:“这里是长白山天池,松花江的源头。我是喝着这里的水长大的,所以对母亲河一直有一份深深的向往。但是这些年,污染改变了她的模样,她累了,病了,受伤了,这次我们就是想从源头开始,和她一路走下去,一起去看看疲惫不堪的松花江能否得到喘息。”

敬一丹通过自身感受和真情实意的表达,唤起广大观众的内心情感,瞬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后面又采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她累了、她病了、她受伤了”,把松花江人物化地呈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面前,使观众自然而然地对松花江产生一种怜惜之情。

2 冲突与线索

“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1]所以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为了调查出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就必然需要寻找相关线索,也势必会同被曝光揭露的对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

2.1 “亲临现场”挖掘线索——记者功能

在《新闻调查》栏目中,记者型主持人是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为观众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调查的行动中以及面对受访对象时主要发挥的就是“记者功能”,而在这整个过程中难免会由于挖掘线索、求证、质疑而引发冲突。

《新闻调查·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讲述的是一名普通工人刘骏因为举报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而遭到打击报复,在派出所被殴打致死,最后派出所谎称他坠楼身亡并匆匆火化妄图蒙骗其家属。当期记者型主持人杨春在节目中质疑刘骏跳楼的原因而与派出所所长展开交锋:

杨春:我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在一种正常的状态下,他会从二楼跳下去?这个事情我们的推测大多集中在两种:一种是自杀,另一种是他要畏罪逃跑。

派出所:不可能是自杀,要说畏罪逃跑呢,这其实倒也不算什么罪。

杨春:那有没有第三种可能,你们对他有刑讯逼供的可能?

派出所:没有,我可以用全部的人格啊、法律什么的担保,绝对没有。

杨春:那这个矛盾点我们真的就绕不过去了,他怎么会突然就做出这种跳楼的举动?

派出所:用我们当地话讲就是鬼摸脑袋一样。

杨春:还有一点想不通的是,你们这个二楼,我目测大概连四米高都不到,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跳下去怎么就能摔死呢?

派出所:牛脚印的水里还能淹死人呢,当然这是很意外的事[2]。

在这段对话中,杨春在采访派出所所长时是带着十足的质疑态度的,这种态度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是一致的,毕竟在面对如此不合常理的情况,本能的反应就会让人产生质疑为什么一个正常人在一个正常的氛围里会突然跳楼。而派出所所长在面对杨春直击要害的提问难免心虚,只能狡辩。

2.2 “上帝视角”串联线索——主持人功能

另一种情形是节目中的记者型主持人已经掌握了新闻事件完整的情况,以“主持人功能”站在“上帝视角”,起到穿针引线、串联线索的作用,把看似不相关联的事实和线索连成一体,使不断被引出的新人物和新场景的结构形散而神聚,便于引领观众更好地跟随和理解。

《新闻调查·西安体彩风波》讲述的是西安一个17岁的保安刘亮花了几十元买彩票,中奖获得一辆宝马车,可两天后却被彩票发行方告知说彩票是假的,他不能把车领走,且体彩和刘亮双方均召开发布会并以人头担保自己所言非虚。在节目的开始,当期记者型主持人张鸿勋基于已对此次新闻事件的整体有了完整的了解,便提纲挈领地为观众简单介绍了这起新闻事件的大概情况,然后说:“相信电视机前的您和我现在都有同样一个念头:既然对立双方所言完全矛盾,那么到底谁在撒谎?撒谎会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撒谎的是刘亮,那他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了骗取这台宝马车;但如果是体彩方面在撒谎,那我们不禁更好奇,对于这个已经人尽皆知的大奖,即便不给刘亮,也是会给其他人,若真如此,又要怎么样才能将利益给到个人呢?”在进行描述时,张鸿勋的思维十分清晰,用强大的逻辑链把观众心里的疑问捋清楚,引起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一起去分析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离奇的事情发生。

3 悬念和揭秘

所谓“悬念”,就是用一种直接的方式先声夺人地勾勒出新闻报道的核心冲突,再通过记者型主持人的调查行为去一步步地探寻、认知并且展示出矛盾的各个层面,以激发出观众对事件当事者命运的一种欲罢不能的关切之情。

3.1 隐于故事始终的悬念——记者功能

在《新闻调查》的每一期节目里,记者型主持人最初都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并不知道整个新闻事件的原委,而是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经过走访调查、解谜求证,来解决不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悬念。以这种“剥洋葱”的方式,在节目最后为观众呈现出整个新闻事件的真相。例如,在《新闻调查·祥康的秘密》中,王志安首先为观众们展示出了火遍全国的祥康集团所生产的几款保健品,再随机采访几名群众提问对这家公司和这些产品的印象如何,又搜集了该公司通过某电视台的卫视频道推销产品的所谓“养生”节目片段,让观众更加好奇这个在这些家喻户晓的保健品到底是药到病除的灵药?是夸大其词的宣传?还是弄虚作假的骗局?所以,在本期节目中,祥康产品究竟是真是假的定性这一问题即为隐于故事始终的悬念。

3.2 显于串联词中的悬念——主持人功能

在调查类新闻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通常还可以运用“主持人功能”的串联词来设置悬念——这时候的串联词既可以对前一阶段调查探索的想法感受、梳理归纳和总结陈述,也可以为开启下一阶段的调查行为设置悬念。例如,在《新闻调查·上海楼倒事件》中,柴静是这样将观众带入到节目中去的:“你也许见过一栋楼爆破的过程,一栋楼在灾难中塌下来的样子,但你一定没见过这样离奇的倒地方式。这座楼有13层,38米高,1万多吨重,现在的样子就好像是突然被一股神秘的力量连根拔起,然后又把它非常完整地搁到了地上,甚至连很多玻璃窗都没有破碎。这个画面实在是离奇得近乎荒诞。”这段开场白里柴静以非常口语化的生活语言描述细节,把本就离奇的现象营造得更加神乎其神,也使观众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导致这栋大楼倒塌的原因。

4 结语

5G时代即将到来,如今的媒体行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跃和发展。记者型主持人作为其中的一个群体,在顺应媒体大发展的浪潮中要不断地适应变革,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调查类新闻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作为栏目主体核心,我们通过研究其“记者功能”和“主持人功能”的内在联系,将二者剖析开,探求1+1>2的效果。

猜你喜欢
悬念派出所主持人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巧在开篇设悬念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