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传播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

2020-11-29 01:21荣小辉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居家全民受众

荣小辉

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体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全民健身队伍呈现扩大化、年轻化趋势。全民健身运动不仅局限于徒步、跑步、广场舞、太极拳、太极剑等室外运动。近段时间,线上体育锻炼的爆发,使居家健身迎来一个小高潮,居家健身得到更多健身者的喜爱。在客厅、阳台、阁楼等,只要稍微大一点的空间就可以开启健身模式。种类繁多的免费线上运动让人们居家健身多了许多选择的空间,值得结合新媒体传播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1 新媒体的定义

早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就提出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形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等最新技术都是新媒体出现的必要条件。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一些App,浏览的网站,各种短视频,像微信、抖音、微博这样的互联网通讯社交工具等都属于新媒体范畴。

2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2.1 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制作和发布时间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真正具备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以传统媒体中的报纸为例,它的诞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是要经过收集资料、采访、撰稿、编辑等环节。同时还要进行图片的扫描、文字的录入等复杂过程。电视和广播的过程也是大同小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新闻的时效性,而网络新闻却节省这些环节。随着新媒体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播速度也在迅速地加快。只要网络顺畅,随时随地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就可以发布出去,时时刻刻掌握着新闻的最新发展动态,不存在滞后性。

2.2 海量性

新媒体传播的海量性表现为它具有信息的容纳和储存的巨大能力,其传播的速度快、容量大、信息共享的范围广。为新闻发布者提供了足够的版面,使其能够发布丰富的新闻信息。避免了传统媒体受制作成本、版面空间、内容承载力等因素限制,造成新闻片面化、零散化,无法对新闻进行全方位播报的现象。新媒体传播除了对新闻进行采集外,还可以对历史新闻信息进行纵向存储。随着时间的增加,信息量也会成倍增长。还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建立庞大的新闻数据库,方便以后对相关新闻的检索和了解。

2.3 扩大性

扩大性是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信息技术进入到迅猛发展的时代。受众群体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终端了解更多、更新的时事动态,从而扩大了受众群体。对传统媒体而言,听众或者观众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在固定的时间收听或者观看相关的节目。这样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扩大群体范围。然而,新媒体传播就有所不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方式来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新闻动态,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受众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受众者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会将信息进行分享,进一步促进新闻信息的传播,对扩大新的受众群体起到推动作用。

2.4 互动性

新媒体传播改变了过去线性单向传播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双向互动。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受众者的地位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不再是作为新闻的接受者,被动参与到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这个过程中,而是主动参与到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完成了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之间的角色互换。发布者和受众者、受众者之间可以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和互动会带来更多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发展。总之,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更有力于加强受众者的代入感,使其可以自主的选择新闻,这样的沟通和互动,是新闻良性发展的主动力。

2.5 个性化

新媒体传播更具个性化。受众者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发布者。既通过网络获得自己所需要信息,也能利用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消息。新媒体可以做到面向个人。个人同样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真正实现个性化的传播服务。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从众多信息包围中解脱出来。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拓宽新闻传播的渠道,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传播的个性化发展。

3 新媒体传播对全民健身的影响

3.1 构建“大体育”“大健康”理念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倡导作用。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应当大力宣传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不断刷新人们对运动健康的认识。通过免费在线课堂,录制公益讲座的视频,让更多人学习到科学的健身知识,引导正确的健身过程,防止运动中出现损伤。同时媒体要呼吁政府、企业,相关专业人士投身于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政府在顶层设计上积极推动,对于企业给与一定的支持,对于那些相关专业人士或健身达人,可以创作并推广居家的科学健身视频,相关图文信息,通过直播、网上课程等零距离的方式,带领和指导健身者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构建“大体育”“大健康”理念。

3.2 改变健身者运动习惯,优化全民健身运动模式

传统的健身模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会阻碍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进程。选择什么样的锻炼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锻炼的理念,养成运动健身的好习惯。只要想运动健身,一个很小的空间,就能感受到大汗淋漓的痛快,体会其带来的乐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选择多种健身方式。时间紧张的时候可以选择居家健身,在线打卡健身。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健身房或者户外进行锻炼,将线下和线上相融合。线上运动的小程序、App、健身视频以及体育直播讲座成为居家健身的好帮手,丰富线下的健身体验。同时悄然改变人们的锻炼习惯,优化全民健身运动模式。

3.3 大力发展家庭体育,传承家庭体育文化

人们通过新媒体技术的终端可以获取更多科学的健身理论知识。通过网上一些运动的小程序、App、健身视频等在家随时就可以练起来。这种居家健身进一步促使家庭体育时代的到来。居家健身属于家庭体育的一部分,承载着家庭教育、培养良好家风的过程。家庭成员在家一起参与锻炼、邀约一起到户外徒步或体育旅游,在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同时,改善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家庭合作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推动了家庭一起锻炼的活动模式,从而将家庭体育文化传承下去。

3.4 重视科学指导,将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

有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对于运动和饮食的度,每个人的衡量标准都是不同的,这些都需要科学的指导。体育和医学不是完全脱离,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概念。医学知识可以科学的指导体育锻炼,以健康为目的参与运动。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使患者的一些医学指标恢复到正常区域,从而达到医学治疗的效果。如果将两者更好的融合,从医疗角度去看体育,重新发现体育。从体育角度来看医疗,重新认识疾病。用医学来帮助健身者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将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把“运动促进健康”提升到“健康离不开运动”的层面。

猜你喜欢
居家全民受众
全民·爱·阅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可持续全民医保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