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现场云”新闻生产模式创新研究

2020-11-29 06:42张嘉琪
科技传播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新华社

张嘉琪

“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现场云”)是新华社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19”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而做出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旨在打造与国内媒体共享共建的“现场新闻”移动化在线生产平台,开启了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新局面。

1 “现场云”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随着智能化媒体的崛起,新闻生产更加强调全时性和场景化体验,智能终端、大数据、AI 等技术的运用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还原新闻现场,这为“现场云”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基础。同时,为了推进媒介融合,创新媒体服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积极展开了新闻生产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1 新华社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以移动终端、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主流媒体意识到:只有革新生产传播模式,积极融入到媒介融合的转型升级实践中去,才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壮大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竞争力。新华社社长蔡名照于2016年最早提出了“现场新闻”的概念,他指出:“回顾整个新闻的发展史,就是新闻不断接近现场的历史。”[1]在此理念基础上,新华社进一步对具体的生产模式进行了探索,搭建了以“移动直播+新闻”为主要形态的原创新闻移动化在线生产平台——“现场云”,以实现新闻的直播式、全息化、移动化生产。此举不仅是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创新媒体服务的战略性举措,同时也是新华社从自身的内容建设、协同发展、战略布局等需求进行的自主设计和革新。

1.2 各级媒体用户发展的需要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普及和深入,各省市(县)级媒体也积极加入融媒体建设的队伍,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短板、资金缺位、渠道限制以及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区域性新闻同质化内容普遍、自主创新能力弱,传播力、影响力不足。因此,各级媒体亟需解决技术、资金、人才等问题,以提高媒体生产力和影响力。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始终发挥着牵头领导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最终决定与国内各媒体和党政机关免费共享“现场云”,并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服务和新华社的优势平台资源,为其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现场云已吸引河北青年报、广州广播电视台、枣强县融媒体中心等3 200 多家媒体及党政机构用户入驻,4 万多名采编人员注册使用,日均现场报道400 余场,全网总浏览量逾亿次,基本实现了对国内大部分媒体的覆盖[2]。

2 “现场云”的运行模式和特点

2.1 入驻操作快速便捷,进行式报道加深沉浸体验

“现场云”App 通过不断收集用户反馈和迭代升级,已实现轻量化、轻逻辑操作。各级媒体机构和个人可通过各地的分社或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开通账号入驻,资格审核通过后,即可开通媒体管理员账号,并且可以自主增设不限数量的记者编辑账号,进而开展全媒体直播[3]。同时其新媒体中心还配备了全天候服务的客服团队,能及时为用户答疑解惑。

在实操上,“现场云”革新了传统的采编流程,实现了“行进式报道”。新闻制作无需再由记者采集传回编辑部后进行,而是与编辑部同步进行实时编辑和发布。采编人员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够实现拍、采、传、收、审、发的行进式新闻生产全流程,并生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报道,实时、全面、生动地展现新闻现场的全貌,变独立报道为全媒体碎片化融合报道,为受众提供直观即时的现场感和沉浸式体验。

2.2 借助优质平台,垂直化与全面化联动推广

“现场云”利用H5 技术将记者实时发布的报道内容,按时间顺序自动聚合成一条信息流,各机构用户只需将链接发布在各自的网站、App、微信号等渠道,即可查看和互动。“现场云”App 页面不仅可以收看中央的新闻信息,还能观看全国各市县、乡镇的新闻直播,真正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垂直化、全面化。

为了提升入驻机构直播报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所有的直播报道将同步进入新华社客户端,对于部分精华内容又会进行二次剪辑,并在新华社微信公号、新华视点微博、新华社新媒体专线、新华社海外社交平台以及抖音、腾讯、头条、一点资讯等商业平台进行分发,双方共同署名,借助优质平台进行深度推广。

2.3 良性的竞争机制和实战化轮训战略

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现场云”在App 页面开设了一栏排行榜,包括生产力榜和人才榜两项排名,并通过周榜、月榜和总榜进行汇总。从机构发布的报道、直播和视频的数量以及每月新增采编人员数量的排名,能够反映出各级媒体的生产力状况和发展潜力,不仅促进了媒体用户的新闻生产力积极性和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上榜媒体的名誉度和影响力。

新华社不仅为各级媒体提供免费的平台服务,还积极开展实战化轮训以培养全媒体人才。“现场云”每期会在全国各单位遴选10 余位优秀采编人员在总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培训,内容包括全媒体采编策划、短视频制作、媒体调研、业务研究等。新华社还安排了重点培训、主题授课、以及社内资深编辑、首席运营师等“大牛”的专业座谈培训,使学员能对平台的定位、流程、模式进行全面认识。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与“现场云”的正式员工一起融合办公,协同完成新闻策划与报道,并且定期进行业务轮岗,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意识和能力。如第八期学员熊东帆、卢丹等人策划、实地采访与制作的短视频《外卖女骑手的“飞驰人生”》[3]和《起底“论文代写”:数千元“包过”实非原创 全职写手月薪可过万》[4]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均破100万,同时被新华视点微博、一点资讯等平台转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3 “现场云”的优势与革新

3.1 关注基层,常态直播助力经济

新闻要走进现场,现场要更多的深入基层。以往传统媒体对基层的报道要通过转载地方新闻或派记者亲临现场进行复杂的策划与报道,而“现场云”以其轻量化操作、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联合“地方云”即可进行实时的直播报道。同时借助新华社客户端等优势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在资源利用、成本节约、原创性和新闻价值方面都实现了最大化。地方媒体通过“现场云”可持续跟进本地基层的发展状况,并能及时与中央各级媒体进行成果共享,实现了基层与媒体的协同发展。这不仅是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融合的典范,更是开展信息扶贫、产业扶贫的有利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

“现场云”不仅有效推动了基层媒体的转型升级,还促进了基层的经济发展。2020 年5 月,由福建省闽侯县政府主办、福州日报承办的“闽侯丫好吃”农产品扶贫第三场直播活动在“现场云”火爆开场,活动推出潘式金鱼、橄榄制品、陈青红酒等特色产品,2.5 小时成交逾3 800 单,累积观看量超百万次,在疫情期间销售额不降反升[5]。闽侯县县长表示,未来将把直播平台建设常态化,提高农户的品牌化营销,实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双提升。

3.2 整合媒体矩阵资源,迈向“四全媒体”

首先,“现场云”一改以往的离线式生产模式,变为“行进式报道”,使受众与新闻现场趋于高度同步,使新闻生产实现了“全程化”;其次,其内容生产呈现出“全息化”发展态势,平台中发布的现场新闻中绝大多数为视频、图片报道,纯文字报道较为少见,不仅有效提高了采编效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有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现场云”积极调动记者、编辑、通讯员等全员生产和在线协同,还有力地推动公安、消防、交警等行业用户参与主流资讯生产,同时启动了拍客计划,使规模化的自媒体进入新闻生产体系,真正实现“全员”生产。最后,“现场云”从“全效媒体”要求出发,更加注重适度效,提升传播的精准度。其中直播式报道以其高即时性、高贴近性的本土化传播满足了不同区域的受众的“刚性需求”,精剪策划的短视频则满足了寻求新闻性、快速阅读的“泛资讯”受众。通过对受众需求的针对性分类和有效供给,全面提升其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

3.3 技术搭建“三跨”联播,实现同频共振

新华社依靠大数据、电子通讯、航拍等技术实现了跨媒体跨区域跨媒介的联播式新闻,进一步构建了“现场云”联动报道生态体系。2019 年9 月正值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新华社重磅推出《60 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不仅首创“卫星新闻”报道样态,也再次以实力诠释“无技术、不新华”的“爆款”产品路径。在采集上,项目团队联动新华社31 个国内分社及亚太总分社、驻台记者站,综合运用遥感卫星影像、航拍、实景拍摄等方式和传输的大量图片数据,进行视频混剪、特效渲染、后期包装制作。同时通过“现场云”平台联系百家用户,实地拍摄具有浓浓烟火气的民生镜头,打造成3 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多省沧海桑田的变迁发展,带人们领略来自“太空视角”的大美中国。截至2020 年1 月,该系列已播发22 个篇章,总浏览量已超31 亿,互动量超1.27 亿,共计3 500 多家网站、“两微一端”采用、转发[6]。

通过多端协同和联动,此次系列报道的全媒体产品覆盖了微信、报纸、客户端、电视台等多平台,呈现在学习强国、央视网、中新网等多家中央媒体平台以及腾讯、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同时还通过新华社微博账号进行矩阵式传播,邀请迪丽热巴、李现等8 位流量明星作为自己家乡篇的特约主播,开展互动宣传。微博话题#我从卫星看家乡#和#60万米高空看中国#浏览量超3 亿[6]。此外,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也播发了此次报道,形成了“全社+全网+全国+全球”式的内容生产发布体系,取得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线上到线下同频共振的良好宣传效果。

4 “现场云”的未来发展方向

4.1 互联网商业模式

“现场云”目前尚未迈出商业化步伐,依旧把盈利点放在受众消费和第三方机构上,但已经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全网一出口”的发展格局。在发稿量和内容质量达到更高水平时,将通过开发内部资源交易系统和对外版权追踪销售系统,与机构用户形成合力,变独立谈判为以新华社为代表的集体行动,提高议价能力,降低个体维权成本,开创互联网协作式生产和版权收益分成等合作模式。

4.2 进一步深化媒体协作

未来新华社应继续发挥内容权威优势,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以破解需求为着力点,依托顶级政策、资源及软硬件支持以及自身的体量效益,积极发挥集成作用,用内容的增值变现来回馈用户,使之成为“现场云”创新报道的驱动核心。同时,进一步对直播进行推广,依托“现场云”人才、技术、资源共享对县(市)级媒体、政务机构进行帮扶,有效聚集用户,通过建立媒体用户分析平台,为其提供融媒体发展资讯和建议,进一步深化媒体协作。

4.3 扩大“移动端通讯社”影响力

“现场云”刷新了县(市)级用户对新华社网上通讯社的认知,新华社可在此基础上推进“新华云生态”建设,使中央、地方媒体联动,政府、媒介、用户信息共享,实现互利共生,形成强大的信息链和传播圈。同时还要加强顶层设计,为“现场云”的运作进行系统搭建、咨询服务、智能管理等,以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移动端通讯社”。

5 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成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所在。新华社推出“现场云”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战略性举措,使其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直播新闻在线生产平台。“现场云”的媒体融合实践进一步提高了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带动了新媒体业务的创新发展,加快了新闻生产数字化的全面升级,成为了媒体与群众交流合作的纽带。未来,“现场云”将继续秉持创新协同的原则,向“全员、全息、全程、全效”媒体融合的方向迈进,切实发挥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

猜你喜欢
新华社
再创新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新华社短视频产品的特点和启示
塔克拉玛干沙漠雪景如画
“快笔小新”:新华社第一位机器人记者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图表
聚焦2016新华社年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