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大上”贴近人心
——新时代科技人物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索

2020-11-29 06:42杨频萍
科技传播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大上院士科学家

杨频萍

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人物报道承载着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等社会功能。一篇深入人心的科技人物报道,其社会影响力是很深远的。关于陈景润、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报道,曾吸引了一代青年人勇攀科学高峰,引领了时代的精神走向。

科学精神历久弥新,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载体,倡导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做好科技人物报道是新闻媒体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要让科学精神生动可感,科技人物要贴近受众,生动立体,有感染力,目前大量的科技人物报道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和采访对象之间存在专业隔阂、知识差距、刻板印象,科技报道容易陷入概念化、框架化、学术化等误区。笔者在工作中陆续采访了王泽山、吴光辉、王贻芳、赵淳生、陈洪渊、沈树忠、郭万林等数十名院士,以及多位国之重器的总师,对科技人物报道问题的难题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

1 科技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科技人物报道聚焦科技领域的典型和先进,与科研生产活动密切相连,因此与一般人物报道相比,有一定的专业性。长期以来,公众对科技人物的了解知之甚少,与文体明星、人文社科学者相比,科技人物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更难被普通人被体察和感受,相关人物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也受到明显的制约。

1.1 “刻板印象”造成观点先行

科学家在公众印象中往往可敬但不可亲,容易联想到不食人间烟火,不苟言笑,不舍昼夜、执着追求等等。要想提升科学家形象,记者不能够有刻板印象的预设。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容易发现对于科学家的报道容易模式化,其个性特点,个人魅力被科研活动所湮没。以对典型人物、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王泽山的描写为例,大部分报道都采用自然时序为主的连贯叙事,从专业选择、科学研究到成果产出。“国家需要就是我的方向”“迎难而上”“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产学研相结合”是高频词汇各大媒体的报道比较同质化,新闻框架和叙事手法比较雷同,这与科学家在记者心中的“刻板印象”不无关系。

1.2 与科学家交流的难度客观存在

塑造人物,离不开人物从事的重要工作。科技工作专业化程度高,一些领域对普通人来说不仅枯燥,还难于理解。

一个好的人物采访,不仅仅是一方单向的输出,记者要对人物的经历、观念、情感有理解甚至碰撞。而科技人物典型的不少是业界大家、院士等,一方面他们与文体明星等不同,科学家日常生活都专注于科研,不愿意也不太善于被公众所关注;另一方面,记者的阅历视野、专业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交流停留在表层,受访对象没有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见科学家的个性特色,记者难以体会受访对象的真实情感,科技人物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无从得见。

1.3 组织材料存在经历堆砌或主观拔高情况

曾有学者[2]这样总结典型人物的行动模式,“先进=自我牺牲+亏待家人+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最后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科技人物的报道中,受传统典型宣传模式影响太深,甚至机械复制宣传套路的方式比较常见。

科技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主要是宏观叙事,场景单一,在许多科技人物报道中,集中于采访对象成长经历,成果获得,感觉是简历材料的堆砌,完全看不到科技人物对作者的丝毫触动。另一方面的极端是作者对科技人物经历的全知视角、过度主观的描述和表达,这两种情况,都让受众感觉疏离,与科技人物相距甚远,不是身边可亲可敬可感的人物,缺乏吸引力,难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大大降低了科技人物报道的社会效果。

无论是采访前的刻板印象,还是采访时的表层性接触、撰写时的平面化处理,都是科技人物的典型性和新闻性没有很好地结合,传播的效果会因此大打折扣。

2 科技人物报道的突破方法和路径

科技人物报道要有生命力,如何突破宣传套路,创新报道模式和表达方式,是必须正视的课题。

2.1 科学“背景”与人物“前景”的融合

采访科学家必须“脑力先行”,做足其科学领域的功课。做足功课并非是要详尽报道其科学成果,更不能堆砌对方的科研成果,否则将偏离人物报道的初衷。科学家人生离不开其躬耕的科研领域,科学“背景”是我们了解科技人物的切入口,是我们走近科学家人生绕不过去的“门槛”。从科学“背景”入手,我们能了解到科技工作者背后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文化,也更容易体味到科技工作者的酸甜苦辣。

比如采访报道两院院士,他们都是各领域顶尖专家,背后有各领域的学科文化及思想、研究范式。比如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他所从事的重要科学工作之一是粒子物理实验,从大科学计划的发起,到大科学实验项目的具体实施推进,以及期间所面对的争议及应对,都烘托出科技人物的前景,即一位站在基础科研世界顶端的科学家,对于基础科研的执着追求和科学态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德滋与“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是他的科研态度,作为岩石学家他有自己的研究范式,“每逢礼拜天,他就带着水壶和干粮,乘最早的一班火车到达工作地点,一个人独自翻山越岭调查煌斑岩,采集标本。晚上背着几十斤的石头标本,乘最晚的一班慢车回到南京……”“一锤一锤”敲到山顶是他所在领域的科学剪影。

采访科学家问他们的创新秘诀也是个常见采访问题之一,但任何“创新之问”都离不开科学家自身的专业工作。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是著名的分析化学家,他向记者讲述了分析化学学科的进展,从一般材料的组成和含量、超纯物质的痕量杂质分析,到单细胞中单分子、生物大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和活体中的单细胞分析。要弄清楚细胞这个“小宇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复杂的反应,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精神?陈洪渊凝练了“穷究物性,敢为人先”几个字,做学问必须无止境地探究物质的本性及其相互作用,要琢磨透彻。如果想广义或精准地定义人物的科学精神,往往抽象且不够贴近,将人物置身于科学背景,从其具体研究领域和科学方法出发,人物的科学精神才真正落地。

2.2 群体“共性”中提炼人物“个性”

要防止陷入刻板印象,陷入公式化宣传的陷阱,必须注意在科技人物作为科学家的共性中,提炼其个人的个性神采,凝练人物精神。

著名文学理论家徐中玉先生曾说,有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显得灰色而乏味,就是因为作者不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而是从若干生活的公式概念中汲取主题和形象。不仅要看到人物头发的颜色、皮肤、脸部线条、衣裳,一定还要窥见人的灵魂[2]。相比文学作品,具有载道功能的新闻更是不能忽视人物的个性特色。

人物的个性特色如何体现?如果仅仅从人物纵向的成长经历,往往只能获得热爱科学、刻苦钻研、不惧困难等科学家共性的特点,事实上,科技人物的主体个性寓于他们在科研攻关过程中的差异化表现,当然发掘这些个性源自于记者对于科技人物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从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用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

在《只要能给人光明,我愿做掌灯人》一文中,笔者寻找到了王泽山院士一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科研成果归属在科技界利益相关,理工科发表文章,导师署名是惯例,但王泽山院士严格规定不写他的名字,甚至在研究所一次总结会上,专门说明了一项成果的归属,“这些年来,大家都习惯性地认为我牵头的项目成果都是我的。但事实不是这样……”在申报专利时也坚持让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王泽山的“无我”也体现在对竞争对手的气度,他在一次工作项目评审时,毫不吝啬地为当时竞争关系的单位讲清了关键问题,让对方少走了很多弯路,只因为“大家都是搞国防的,谁成功了都是国家受益”。责任前“有我”功名前“无我”,不讲“人情”却富有“人情”,生活“将就”科研“讲究”等等,王院士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正是折射出一位大科学家的人生格局和精神追求。

科学家在面临一些人生选择的重要节点和一些矛盾纠结时,更能真切生动地展现其个人魅力,折射其科学家的精神,如何寻找吸引人的冲突感,才能增强科技人物的可看性和感染力。

在国家采访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张国良,最动人的一个故事细节莫过于他的艰难选择。突破技术封锁、生产出中国自己的碳纤维,不仅是吃尽苦头,更重要是心理承受力。张国良说,做碳纤维12年了,前10 多年都是亏损,2018 年才开始盈利,他跟同事开玩笑说睡不好的原因,“每天要投入20万,睡一觉醒来一辆桑塔纳没有啦!”创新所需要的毅力和勇气可见一斑,人物充满冒险和激情的个性形象也就跃然而出,有了丰满的人物形象,人物的思想观点也更加令人信服,“跨越创新门槛后,后来者想做到我今天这个程度,花费的时间少一点,有些错误可以跨越,但我们这些年走过的路,他一步一步也都不能少,学费可能少交一点,但是不能不交。”创新带来的底气让人感同身受。

在采写赵淳生院士时,笔者了解到他耄耋之年开始创业,三次失败依然无怨无悔的经历。在功成名就的院士当中,执着于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案例并不多见,笔者抓住赵淳生院士的独特点,让院士敞开心扉,院士说,创业是一块硬骨头,搭上了所有的时间、金钱,甚至负债,科学家办企业实属不易,最难的时候,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外借200 万元,为员工发工资;年近80 岁时他一天还在路上连续奔波八九个小时,从人物独特的选择和故事细节入手,人物背后的情怀和梦想也就自然流淌而出。

2.3 宣传价值和受众体验视角的统一

在信息时代、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要赢得受众,我们要回归和关照人物报道的新闻逻辑,少用显性直白的宣传话语,多用润物细无声的情景语言。

科学精神要落脚在细腻真实的细节,在《探寻大地奥秘的人重归大地怀抱》一文中,在郭令智院士的故事中有个喝水细节,野外实习中学生一壶水喝完了,郭令智将自己的水壶给学生喝,还专门召集学生细致地“教授”如何喝水,“他说,你们这样怎么行呀,将来怎么能担当野外地质工作重任呢……实在渴了,就喝一口含在嘴里,慢慢一点一滴往下咽。”郭先生还介绍自己的经验,“早上出工前多喝些水,野外工作期间尽量少喝水、不喝水,下午收工回来后,再补充一天失去的水。此时喝水也有讲究,不能急饮,慢慢喝,水才能被吸收。”有了这样的细节,受众仿佛坐在郭先生对面,真实可信地感受到一位地质学家的艰苦朴素、和蔼可亲的科学风范和人本关怀。

要让读者共情,报道视角要尽可能的平民化,抓住科技工作者与普通人一样的经历,去神圣化,还原科技工作者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和思考。

笔者在采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院士时,不仅还原了他真实的感悟——“搞科研,有时还需要点运气。”还还原了他作为农民儿子的朴素情感,2015 年12 月17 日“悟空”发射成功时,周围一片欢腾中的常进异常平静,他想的是:卫星研制再成功,如果不出科研成果,这还是一颗失败的卫星。他不能忘记父亲临终前的叮咛:“国家拿10 个亿给你放卫星,你要搞砸了,不是咱泰兴几万农民一年都白干了?你不能浪费国家的钱啊!”这样朴素的情感也是他如履薄冰、日复一日去做好每一件事的原因。

在记者采访北斗三号总师陈忠贵时,陈忠贵刚在雨中做了一场脱稿演讲,有老师忍不住上前表达赞美,“出口成章,演讲完全不用稿子啊!”陈忠贵的本能反应很朴实,“稿子都存在手机里,想看时雨太大没法看。”这恰恰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陈忠贵,北斗璀璨,北斗人却很平实,映射了北斗导航团队的“铸星”征程,也正是这样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日夜浇筑。采写国产大飞机C919 总师吴光辉院士时,提到在80 年代时,他所在的航空工业部603 所条件艰苦,问他为何一直能待着,吴光辉并没有豪言壮语,“因为我们一直有型号任务忙,总觉得自己有‘一亩三分地’,很幸福了!”笔者保留了原汁原味,更没有刻意拔高,正是因为吴光辉简单的“知足”,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这也正是普通人可以借鉴学习的人生启迪。

3 结语

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第一载体,科学精神历久弥新、永绽光彩,在传承中保持不变的内涵,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科技人物报道为科学家“塑像”,要经得起时代打磨,贴得紧人民心声,离不开人物的科学背景,鲜活生活和真实情感,才能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和认同。

当然,要贴近受众,我们除了创新报道模式和手法,也需要拓宽报道的视野。比如不跟风采写,多到现场去发现,去报道能感动自己的科技人物,事实上,引领一代科学热潮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被报道之前,也仅仅是默默无闻的助理研究员。

新时期我们对于科学的关注度又到了一个高峰,迎来科学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可以把更多目光投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个性十足,在传承老一辈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有新的时代特征,我们依托网络平台,以新的科技手段进行融合报道,与受众开展广泛互动,帮助社会公众改变对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引导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支持科学、献身科学,让热爱科学真正成为涌动的时代潮流。

猜你喜欢
高大上院士科学家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假如我是科学家
院士速递
以为G20只是“高大上”是误区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从南非到巴西,中国制造变“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