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肉牛产业的影响

2020-11-30 03:37李秋凤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牛场肉牛用工

文│李秋凤

调研│曹玉凤 祁兴磊 曹永强 王松坡(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就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产业的影响,结合河北省、河南省和湖北省调研报告,按照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饲料功能研究室的安排,本团队于2020年2月10日~15日继续调研了河北省23个肉牛养殖场、河南省6个肉牛养殖企业、湖北省5个肉牛养殖企业,调研区域包括河北省13个地区、河南省6个地区、湖北省5个地区,涵盖24州(市)34个肉牛牦牛繁育场、养殖场(企业)、合作社,同时对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等3个省份所辖区域内的饲料厂、屠宰场进行了咨询与了解。对比分析此次疫情对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肉牛牦牛产业的影响,具体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一、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疫情情况对比

从调研来看,牛肉产量河北省最高、湖北省最低。自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15日湖北省的疫情系数是河北省的238倍,是河南省的74倍。从出台的政策来看,3个省份都转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产品运销受阻、饲料短缺紧急政策,其中河北省2月7日公布了:农资生产经营有困难?可拨打“抗疫情·解农困”行动求助电话。河北省和河南省相应出台了新冠肺炎期间优化审批服务的通告,简化饲料运输审批手续。

二、疫情对3个省份肉牛养殖现状影响程度对比

1.河北省和河南省饲料运输受阻现象有所缓解,湖北省形势依然严峻。结合李树静等调研报告和张志平等的调研报告,再加上本次调研结果分析认为,在湖北省武汉市宣布封城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个潜伏期(2020年1月23日到2020年2月5日),河北省和河南省的省内运输影响不大,多数养殖场在春节期间贮存了肉牛饲草饲料。在进入第二个新冠肺炎疫情潜伏期(2020年2月6日),由于贮藏饲料用完,需要购置饲料,从目前调查看,河北省大型肉牛企业由于企业自己有饲料厂受影响较小,肉牛用饲料暂时可支持15天左右,但由于大宗饲料原料需要从外省调配运输受限,原料涨价幅度较大,2020年2月25日之后,牛场运营将面临严重困难。

河北省大多数200头以下的小型肉牛养殖场均在农村,由于受封村封路的影响,饲料难以运输到养殖场,个别牛场开始用大豆、小麦等作为饲料,艰难度日。继续跟踪调研河南省6家大型肉牛养殖企业,饲料供应充足,饲料运输没有受到影响,而小型肉牛养殖企业饲料运输受阻,主要是因为在农村道路封闭造成。湖北省交通全面受阻,养殖场饲料供应受到严重影响。在第一个新冠肺炎疫情潜伏期就有40%的养殖场饲料供应不足,到了第二个潜伏期80%肉牛养殖场饲料短缺,其中40%肉牛处于精饲料断绝状态(见图1)。

◎图1 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饲料供应情况图

综上所述,在3个省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湖北省,其次为河北省,影响最小的是河南省。

2.河北省和河南省用工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湖北省肉牛场用工最难。3个省份都出现用工难的问题,其中以湖北省最为严重。以河北省为例,肉牛场外地员工都不能回牛场务工,本地员工如果是附近村的居民,则出村务工之后不能回村,因此也限制了肉牛场的用工,多数肉牛场处于勉强维持状态,动力不足,严重影响肉牛生产。

3.3个省份屠宰场几乎都未开工,最近出现开工势头,但困难重重。3个省份的屠宰场目前运营均受影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用工难,大多数屠宰场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而目前封闭式管理导致工人不能到岗;二是买口罩难,屠宰场工人需要大量口罩,目前口罩不仅购置困难,同时还增加了屠宰场的成本;三是无牛可宰,由于受疫情影响道路封闭式管理,包括育肥牛在内的活牛交易严重受阻。

4.人工成本、饲料成本上涨,养殖效益下降。从河北省看,一般50头以下肉牛养殖户由于饲料充足,家庭管理居多,牛场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等影响不大。

对于50~1000头规模的牛场,在2020年2月15日之前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用工成本增加;二是配合饲料成本上升加饲料涨价以及运输成本增加,三者平均增加了10%~20%;三是育肥牛不能及时出栏,饲料缺口更加严重,造成了牛场流动资金受阻,进一步加重牛场运营;四是由于饲料缺乏造成营养不足,肢体病、腹泻病等情况增加,增加养殖成本。

对于10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主要的问题是:一是饲养工人严重不足,现有工人疲劳务工,导致饲喂不及时和肉牛增重下降;二是饲料自配但大宗原料成本增加10%,小宗原料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涨幅达到50%,并且配送困难,总体增加成本在15%左右;三是屠宰场不开工,资金不能回笼,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综合分析,河北省在此次疫情总体增加肉牛运营成本10%~15%,70%的牛场已经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河南省用工难的情况比河北省较轻,结合张志平等的调研报告和本次调研6家牛场表明,河南省有18%的牛场出现了用工难的问题,所有牛场都存在资金回流困难问题。

湖北省主要问题是饲料运输受阻,牛处于有啥吃啥的状态,多地出现以粗饲料维持生命的现象。另外,由于肉牛育肥场肉牛无法及时出栏屠宰,资金受阻,导致牛场无资金购买饲料,给肉牛养殖带来巨大的压力。

5.河北省和河南省兽药短缺,防疫能力差、湖北省兽药断货。结合李树静等的调研报告和23个河北省肉牛场的调研数据分析表明,河北省在疫情的第一个潜伏期兽药短缺现象不严重,但到了第二个潜伏期由于兽药厂开工不足,造成养殖户无药可买,肉牛场兽药缺口大,调研的80%肉牛场存在兽药不足问题。但目前肉牛场消毒药能基本保障。

调研河南省6家肉牛养殖场并结合张志平等的调研报告,有18%的牛场出现消毒药品和兽药不足的问题。

结合陈颖钰等的调研报告和本次调研的5个肉牛养殖场数据分析,湖北省大部分肉牛场没有足够的消毒药物,仅有37.5%的牛场有疫苗、药品等的储备,62.5%的牛场既没有足够的疫苗,也无法进行采购。75%的牛场面临着消毒液紧缺的现状,也无法进行补足。

6.河北省和河南省大型能繁母牛养殖场繁殖受影响不大,小型母牛养殖户影响严重。结合李树静等的调研报告和张志平等的调研报告,加上本次调研数据分析认为:疫情对河北省和河南省规模化能繁母牛场繁殖性能方面影响不大,因为大型养殖场有固定的驻场配种技术人员、足够的冻精储备和具有部分本交公牛。疫情对小型母牛养殖户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随着疫情的发展,人员的流动管理越来越严格,导致养殖场的配种工作难以展开。

湖北省疫情严重,人员流动管控力度大,因此造成肉牛繁殖场基本工作停滞,冻精、液氮供应停止,肉牛繁殖工作停滞。

三、此次疫情3个省份出现的共性问题

1.饲料运输受阻。由于疫情期交通管制,导致饲料供应不足,饲料原料厂开工不足导致原料采购受阻,运输成本增加。

2.用工难。由于疫情限制人员流动,导致所有肉牛场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

3.资金链断裂。由于活牛交易受阻、屠宰场不能正常开工等问题,造成肉牛行业出现了整体资金链断裂现象。

4.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本次调研的3个省份都出现了基层单位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国家虽然三令五申强调不能阻断家畜饲料运输,但在县、乡、村级公路饲料运输受阻普遍存在。

四、小结

综合分析此次疫情对3个省份的肉牛产业的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湖北省,肉牛养殖40%处于停摆状态。其次是河北省,在3个省份中河北省的疫情指数最低,但人员管控力度较大,导致饲料、用工、兽药等流动受到较大限制,出现饲料短缺、用工难、兽药不足的问题。最后是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在保证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对肉牛场急需的饲料、兽药生产和运输保障较好。

猜你喜欢
牛场肉牛用工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肉牛口炎咋防治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