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促进养羊增收措施

2020-11-30 03:37朱清杰河北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公羊精料发情

文│朱清杰(河北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何旭 闫振富(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秋收,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时至金秋,百草成熟,营养丰富,正是万物收获之季,也是养羊的好季节。对于养羊从业者来说,针对秋季天高气爽,白天温度适宜,早晚凉爽的天气特点,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法,重点抓好羊只育肥和配种两项重点工作,以促进养羊增产、效益增收。

一、科学分群管理

根据羊的生物学特性,秋季是羊只增膘育肥和母羊集中发情配种的关键季节,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羊只实施分群饲养管理,加强管护至关重要。首先,将留种的公、母羊逐只分析,围绕其生产性能、健康状态、年龄、母性等综合分析,分别确定公母羊参加配种群和非配种群。其次,对繁殖母羊和后备母羊按个体大小或年龄等因素合理分群,为配种工作奠定基础;再次,对种公羊按个体大小实施分群管理,圈舍选择通风、向阳、干燥并远离母羊舍的地址,进行专人饲养,同时做好调教、运动、修蹄等配种前期准备工作,并调整体重;最后,将不适合留作种用的羊只按年龄、性别、大小、强弱进行分群育肥,及时淘汰,减少饲养成本。

二、科学配种增产

秋季是母羊发情相对集中的季节,此时母羊膘情好,发情正常,排卵多,易受胎,有利于胎儿发育。以9~10月配种,来年2~3月产羔为宜,母羊产羔后天气渐暧,有利于羔羊成长发育。

抓好母羊的配种工作,首先要鉴定母羊的发情,鉴定方法主要采用观察鉴定、试情公羊鉴定两种方法。观察法主要是观察母羊精神状态和外阴部变化,如母羊表现兴奋不安,对外界刺激敏感,食欲减退,主动接近公羊并有交配欲,外阴处潮红肿胀并分泌少量黏液,不停摆动尾部,则判断母羊发情。公羊试情法主要是选择绑有试情布的成年公羊放进母羊群,如有主动接近公羊,特别是接受爬跨的母羊,即已发情,应迅速挑出。

其次做好配种工作。对于发情母羊通常采用本交配种和人工授精配种两种方法。其中,本交配种一般选择成年配种能力正常的种公羊按照1∶30的比例同母羊进行自然交配,通常采用两次配种的方法,第一次配种选择母羊发情后24~30小时为宜,间隔12小时后仍发情则进行第二次配种,这样可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对于规模化的养殖场,建议采用同期发情后再人工授精的方法,将含孕酮制剂的海绵栓或CRID放置羊阴道深处,同时肌注复合孕酮,待放置12~14天后取出,同时肌注400IU~750IU孕马血清,48小时后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12小时可进行补配。

由于同期发情对种公羊的需求量大,可采用人工输精的方法来缓解。对于配种后的母羊做好配种记录,并按配种时间先后及个体大小进行分批、分群饲养。间隔15天持续试情7天,不再出现发情表现的母羊可以归入怀孕母羊群进行统一管理。为母羊分娩和羔羊接产做好前期准备。

三、科学调控营养

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羊只分圈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是保证羊只正常健康生长的关键,也是养殖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秋季,应重点加强对育成羊、繁殖母羊和种公羊的饲养管理,为配种创造营养条件。

育成羊每天饲喂混合精料0.4千克,蛋白质和能量占比分别达到15%和70%左右。此外还要搭配青干草、青贮饲料、块根块茎多汁饲料等多样化的粗饲料,同时注意钙、磷、食盐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繁殖母羊空怀期应适当加强营养,抓好膘情,促进母羊发情、排卵及受孕,配种前10~15天,饲喂量达到3~4千克,其中精饲料达到0.2千克。妊娠前期胎儿生长发育较慢,所需营养物质和空怀期基本相同,可以维持空怀时的饲喂水平,主要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切勿饲喂发霉、变质异常饲料,杜绝空腹饮水和饮不洁净水。少有惊吓、驱赶等剧烈动作,避免流产。

妊娠2个月后,是胎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90%初生重在此期间完成,此时应加强母羊营养,避免胎儿发育受阻。怀孕4个月后适当控制粗饲料的饲喂量,尽可能喂些质地柔软的饲料,如青贮、微贮秸秆以及青绿多汁饲料,精料中增加麸皮喂量,通肠利便,比空怀期蛋白质提高15%~20%,钙、磷含量增加40%~50%,适当添加维生素A、E、D。产前半个月,根据母羊的消化、食欲状况,逐渐减少饲料的喂量,避免母羊分娩初期奶水过多或过浓而引起母羊乳腺炎、回乳和羔羊消化不良和下痢。

种公羊是决定整个羊群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关键,科学的饲养可保障其良好种用价值和利用效率。种公羊的草料力求多样,营养全价,易消化,理想的粗饲料有优质青干草、苜蓿干草、三叶草等;精料有燕麦、大麦、豌豆、玉米、豆饼、麦麸等;多汁饲料有胡萝卜、甜菜、青贮玉米等。非配种期间,种公羊应每日补给精料0.5千克,干草3千克,胡萝卜0.5千克,食盐5~10克。配种准备期至正式配种期间,精料增加到1千克,含蛋白质的优质干草2千克,胡萝卜0.5~1千克,食盐15~20克,保证充足饮水和每天2小时以上的运动。

育肥羊分为羔羊育肥和成年羊育肥,在育肥前必须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别分群管理。

羔羊育肥一般45天左右。前35天混合精料0.35千克/只·天:玉米65%、麸皮13%、豆饼(粕)20%、食盐1%、添加剂1%。后10天混合精料0.45千克/只·天:玉米91%、麸皮5%、骨粉2%、食盐1%、添加剂1%。

成羊育肥一般60天左右,精饲料为大麦、米糠、菜籽饼和酒糟等,前、中、后20天精料分别为400克、500克和600克左右。

注意:育肥羊粗饲料不限量,以采食完食槽内没有剩余或稍有不足为准;饲料变换逐渐进行;保证饮水。

四、科学防疫灭病

秋季是羊各种疾病多发和流行的高峰季节,应重点抓好疫苗接种、圈舍定期消毒、驱虫三方面工作。

疫苗接种:一是注射三联四防疫苗,用于预防羊梭菌性疾病,有羊快疫、羊黑疫、羊肠毒血症及羔羊痢疾,免疫期半年,安排在9月中下旬至10月初进行接种。二是羊口蹄疫疫苗,用于预防羊口蹄疫,免疫期4~6个月,春秋两季均需要接种羊口蹄疫疫苗,可安排在三联四防疫苗接种后10~15天进行。三是小反刍兽疫疫苗,用于预防小反刍兽疫,其免疫期2.5~3年,每年春秋两季针对免疫期外且年龄达到6月龄以上的羊,可安排在口蹄疫疫苗接种后10~15天进行。

定期消毒:定期清扫圈舍内饲料残渣、残草和粪尿,保持羊舍内清洁干燥。选用10%~15%生石灰水溶液、过氧乙酸或漂白粉等药物对圈舍环境、食槽、水槽、器具等进行消毒,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防止疫病的发生。

驱虫:秋末使用广谱驱虫药对羊群驱虫一次,驱虫选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药物。驱除体外寄生虫可用0.1%~0.2%杀虫脒水溶液,或1%敌百虫水溶液等药物进行药浴,也可用虫克星针剂进行皮下注射,杀灭体内外寄生虫。为保证驱虫效果,同一驱虫药要间隔7天两回用药,用药期间及时清除羊粪并堆积发酵处理。

五、科学及时备料

利用秋季各类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丰富的季节优势,养羊(场)户应抓住时机大量储备草料以备冬春季节饲喂。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沙打旺、三叶草等,可以晾干后进行存放,禾本科牧草如皇竹草、甜象草、黑麦草等,可以收割后青贮存放。玉米秸秆收割后进行粉碎,放入青贮池压实密封存放,大豆秸秆、花生秧采用晾干堆垛的方式存放,饲喂时再进行粉碎加工即可。

猜你喜欢
公羊精料发情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羊短期育肥有高招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